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作文的特点是命题者为写作者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这个话题只是谈话的中心,创作者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话题导引2005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一字题”话题作文“脸”。这类话题源于2003年高考上海卷话题作文“杂”。这类话题的特点是思维空间广阔,可以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自由地确定立意。2004年上海卷的“忙”仍然沿袭了这种命题形式,大概就是看重这一点吧。可以预测,这类考题在2006年高考作文中还会受到一些命题专家的青睐。文题设计“草”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内涵丰富。白居易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这里是赞颂原草的生命力。成语“不稂不莠”中的“稂”和“莠”,指狼尾草和狗尾草,比喻不成材或没出…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国家教育部继续下放命题权,这样,各省市自主命题卷加上三套全国卷,今年共有16套语文试题。综观这16套作文题,尽管风格各异,命意千差万别,但其骨子里仍然是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换言之,话题作文从最初的发轫,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已经到了后话题作文时代,那后话题作文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下面笔者对此作些简要的分析与归纳。一、命题型话题作文其特点是虽然明确给出了作文题目,是命题的,但它同时又具有话题作文主要的特性: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体裁不限,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如今年北京卷的“说安”,天津卷的“留给明天”,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一方面是命题者在内容、立意、文体方面加大了限制,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审题难度,给考生张扬才情、展示特长提供舞台。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独词命题作文所涉及的涵盖面往往都很大。因此,要写好立意和内容宽泛性作文,就要遵照大题小作、化大为小的原则构思,最大限度的避免面面俱到、浮泛不实;因为只有内容集中,才有利于精耕细作,深入开掘,写出独具风采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化大为小,写就美文呢?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由于它的灵活、开放的特点,与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步调一致,因而成为这几年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的热点作文考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要写好考场话题作文,必须做好“五个一工程”:一个新颖别致的角度,一个新鲜亮丽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整洁美观的卷面。  相似文献   

6.
【考题】 请以“师生之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7.
求支点     
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以科技为内容的作文命题颇受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只要我们稍加浏览,就可以发现以“科技”为话题的作文考题频频见诸中考试卷中。并且一些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类似的写作活动,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等。那么,如何写好此类话题作文呢?一、厚积薄发找支点我们平时应通过阅读书籍、报刊,乃至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丰富我们的科技知识,并多多了解科技信息,如网络、基因,航天飞机、宇宙中的星体……唯有如此,才能引发写作兴趣,才能为选材、构思等作好有力的支撑写出佳作来。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写作科技作文…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为什么难出新意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始于1999年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定型于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后一直沿用至今。2004年,高考作文题共15套,其中全国4套,各省市11套,大部分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较之过去使用多年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它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立意、取材灵活,记叙、议论(有的对诗歌作了限定)多样。因而给考生提供了其他作文形式所难以提供的写作的自由度与发挥空间;从而能较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形式灵活、内容广泛、便于学生表达感情,因此,近年来成为中考、高考普通采用的考题。就话题作文内容而言,新鲜的材料尤能吸引人。怎样能获取新鲜材料呢?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的特点1、漫谈性。话题作文不定观点,自由放谈,只要内容积极健康,均符合题意,这就消除了中学生作文套路化弊病。话题作文像开了个作文茶馆,围绕一个话题天南海北纵横驰骋,又加上文体不限,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当然,这类作文仍然要内容集中,观点鲜明,但那只是一种原则性要求,至于是什么观点,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可正可反,可古可今,可中可外,内容的选择不拘一格。话题作文都有一段导语,不少学生注意到了,于是思路开阔,写出了一些优秀作文。有一些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看到“请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把话题理解为…  相似文献   

11.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现在的话题作文。应该承认,“话题作文”彰显了“三自原则”(自定主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它是命题者为矫正作文应试弊病,为促进学生写作“发展能力”所作的有益探索。这无疑带有改革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童话与理想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以其选材范同涉猎广泛,写作文体不受限制,表现手法灵活多变而倍受青睐。如何给话题作文拟一个漂亮的题目,让它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令读者耳目一新,“一见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揣摩话题作文的内涵,精雕细琢,选取最恰当的拟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综观2004年中考作文.我们可以发现“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数量上已占到1/2强。这种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确实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笔者在参加中考作文阅卷时注意到.不少内容和表达上令人击节赞赏的佳构妙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拟题随意,或文不对题。或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做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读后多少给人留下些缺憾。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试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虑。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解题思路这是一道以名词“心事”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何为“心事”?首先应明确这个词的意思内涵,《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是指难以决断的,而又欲罢不能、放不下的事。这样…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话题作文,即在命题时,提供一个内容,即“话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来写作,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正因为话题作文要求宽松,没有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往往易让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走进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写好话题作文,需纠正错误认识,以下八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6.
本刊编辑部今天请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伊迈尔老师。他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伊迈尔:嗨!大家好!我是伊迈尔老师,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一起学习了。不要觉得话题作文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现在我们就一起看一个话题作文的例子。小喇叭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难题而不解的时候,当一个人处于进退维谷而难以选择的时候,当一个人面对对与错或与别人见解不同而又不能分辨的时候,往往处在“烦恼”的情绪之中。也许你正为自己相貌一般、身材矮小而烦恼;也许你正为自己不佳的学习成绩而伤…  相似文献   

17.
一.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回顾 1、话题作文渐有式微 霸主地位依旧不改 话题作文由于其“三自”优势,从2000年引进中考以来一直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话题被大量的练习、猜题押题导致可以用来考场话题库相对的缩小以及出现了大量的宿构甚至是原文抄袭的作文,它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风光无限了,在五年间至少下降了两层,特别是以一个话题作文单题出现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呈现从传统话题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变的趋势,高考作文命题在坚持开放性的大前提下,寻求“开放”与“限制”的最佳交叉点,既给考生以充分的写作空间,又设定一个合理的规定维度。在后话题作文时代,兼顾“限制”与“开放”的新命题形式,亟需我们的关注和研究,今年南通市四县联考的作文题目就是这种题型。南通四县市2006届高三联考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9.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跻身“发展等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感情,有画面。那些语言干瘪、缺乏美感、不生动形象、没有文采的文章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往往归入低档作文。当然,“文采”不只是指“词藻”,而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  相似文献   

20.
时间递嬗,光阴荏苒。2006年中考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笔者对2005年全国50多个省市区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探析,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做出了几点预测,供同学们借鉴参考。一、命题形式(一)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稳坐“霸主”地位。一是话题作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像的翅膀,可以开启考生情感的心扉,唱出自己心灵之歌。因此说,话题作文是与考生心灵最为亲近的作文命题形式。二是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