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论陶诗的诗学意义——对冲淡诗美范型确立过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诗的诗学意义在于陶渊明创造了独特的冲淡诗美范型.这一诗美范型的确立有一个过程,晚唐司空图对陶诗的研究是关键.司空图之前的评陶、论陶大体属于陶诗风格的体认阶段;司空图依据陶诗以及与陶诗风格相近的王维、韦应物的诗歌,提出冲淡的诗美概念,使之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理想风格范型.司空图之后.苏东坡既评陶又和陶,一方面时陶诗之美有高度的概括和精细的辨析,深化了司空图的诗学理念;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对陶诗进行全面的赓和,使陶诗所代表的诗学理想落实为一种诗学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2.
郭青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1):92-95
方东树的陶诗研究在陶渊明诗歌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前人旧说,指出陶诗兼综儒道的特点,却认为失之于庄老;结合情、景、理对陶诗创作手法的分析,也丰富了前人对陶诗创作特点的认识。他把陶诗风格的自然平淡改为自然清深,是对前人见解的进一步发展。对陶诗用意和用笔特点也作了细致的分析,较前人研究更为具体翔实。体现了其诗学思想中的儒学道统观念及以"义理"为本位的诗学旨趣。 相似文献
3.
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周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从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剖析方法入手,论述了左思咏史诗的精神实质及“左思风力”的内在意蕴,指出左思咏史诗涵概了西晋社会和中国文人崇尚人格完善的审美心态,并据此认为左思咏史诗具有独特深厚的社会内容,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貌,同时也是作者自我心灵历程、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而具有典型性、永久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则积淀了整个中华民族道德、心理及审美因素,能唤起后代读者对人性的赞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间恶势力的憎恨和抨击。尔后,在分述其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将其放在诗歌发展史的范畴之内,全面公允地界定了左思咏史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红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4):130-134
在《文心雕龙》中 ,刘勰所说的“风骨”是指作品通过端庄正直、精当贴切的语言形成的思想内容给读者带来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与风格属于作品的个性不同 ,“风骨”是对所有优秀作品的共同要求 ,具有普遍性。因此 ,认为“风骨”就是一种阳刚之美的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魏宏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4):55-60
在评论建安文学时有论者将“建安风骨”和“建安风力”当作同一概念而任意交替使用 ,甚至认为“汉魏风骨”就是“建安风力”。文章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 ,二者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以古代高尚的隐士、贫士为自己的榜样,而且尤其不掩饰对于隐士志同道合夫妻关系的向往之情;对隐士贤妻表现了敬重之情。陶渊明是历史意识浓厚的作家,用作者眼中的历史来理解相关诗作,其中的历史意识、典实意蕴、委婉之致等都是陶诗的绮丽和丰腴之处。在全面把握作品、作家和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去读解陶诗,方能从其中体会其更为圆融和通达的精神意趣,体会那些具体诗句本身所难以直接表达的意味。陶渊明对待隐士及其妻子的态度、对待“仁妻”的态度,能够提供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51-61
于苏轼个人而言,和陶诗是东坡先生贬谪之后寓居儋州时期生命体验的抒写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于文体发展而言,和陶诗不仅使酬唱这种原本主要是发生在同时代人之间的行为转变为追和古人,由此拓展了唱和诗酬唱对象的古今界限,而且使得原本在前代颇为流行的拟陶效陶二体渐趋衰弱,乃至后世少有人作。东坡先生正是深谙诗歌本出于己,诗情是诗体的内核,而诗体本身是对诗情的兴发与节制,所以能无碍于次韵这一被他人斥为枷锁的诗歌创作法则,创作出深刻影响后世的和陶诗。苏轼选择次韵酬唱这一具有严格规定性的文体创作和陶诗,与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抒写自然情感的文学观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单辉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种审美理想的概括。唐代风骨盛行,盛唐时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共同的美学标准。唐诗中最能体现风骨特征的是盛唐边塞诗。现以王昌龄为例,分析盛唐边塞诗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盛唐蓬勃酣畅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貌,说明边塞诗在唐代是最富于盛唐诗歌所焕发的魅力,闪烁着风骨美的光华。 相似文献
10.
吴相洲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8-41,60
中唐诗相对盛唐诗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风骨的变化。本文具体地描述了中唐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诗歌在风骨上的变化情况,并从诗人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审美观念、构思方式等方面对变化的原因作揭示。 相似文献
11.
胡辉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17-20
鲁迅深受理学精神的熏陶,极为重视个体道德生命的完善,绝不苟且行世.鲁迅晚年连续写了七论"文人相轻",意味着他在精神归属上由早年赞赏的异邦新声向中国"文人"传统的回归.鲁迅无疑是"文人"传统在现代中国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12.
王增学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1):46-49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也有空灵蕴藉、绮丽华美之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他在大历、贞元诗坛上自成一家,在唐代诗歌史上虽不为大家,但不失为名家。 相似文献
13.
张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116-119
杜甫诗中涉及欢宴游赏之乐的宴乐诗呈现悲美的风格特征,即使是安史之乱之前本该极尽欢娱之作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汉代以来宴饮音乐的"尚悲"审美传统使审美客体——宴乐本身即具有悲的特质。忧患意识使杜甫察觉社会繁荣背后的危机:百姓不堪重负;科举制度名存实亡;奸臣把持朝政,从而使审美主体——杜甫具有悲的心理结构。"悲"是杜甫与宴乐发生共鸣的契合点,由此而形成杜甫宴乐诗的悲美风格。 相似文献
14.
程继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4):32-39
宋元以降",稼轩风"对明代词坛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在明初",稼轩风"是词坛主要的生态特征之一;在弘、嘉时期",稼轩风"又深刻影响了明词的中兴姿态;在晚明及明清交替时期,"稼轩风"成为词人的一种精神身份,使明词品位与境界有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袁韵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4):43-48
沈光文诗歌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尚。其来台之前作于浙闽粤沿海的诗作,集激楚豪壮与沉郁悲慨于一体。其书写乡愁、歌咏友情的诗歌,发自肺腑,情感真挚,呈现出质朴率真、清新自然的风格。沈光文一生饱经忧患,但其乐观旷达的个性以及儒道文化的濡染,又使他善于以理性、旷达的精神战胜苦难,苦中作乐,从而赋予其诗作苦趣交集与旷达自适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赵荣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0,(5):57-60
元和后期 ,随着宪宗前期清明政治的逆转 ,元、白针贬时弊 ,关注现实的“新乐府”诗失去存在的现实依托。在历经理想破灭、仕途坎坷的痛苦后 ,元和士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儒士的兼济情怀遭到严重摧抑。迷惘、失落中 ,他们普遍回归自我 ,在艳情或闲适中安顿心灵 ,寻求安慰 ,六朝诗风再次受到青睐。《御览诗》的编集正是当时整个社会士人心态和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陶成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1-77
鼓吹乐曲本身具有军乐属性,其在出征命誓和还师凯旋两种重大军事仪式场合的礼乐应用,促使了魏晋以来命将出征、庆贺胜利等诗篇的生成,直接催生了"凯乐体"战争诗的生成。"凯乐体"战争诗及边塞诗,应用于出征则极力宣扬出战必胜的威仪,应用于凯旋则颂扬军威国威告捷献功。这类作品长期以来被当作歌颂侵略的非正义作品加以批判,是忽视了其"凯乐体"文体特征的内在书写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南永前的图腾诗立足于民族本位,挖掘诗歌的现代价值,既有对传统诗美的因袭,即对偶的运用、语词的反复,又融入了现代性技法,即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艺术和作者独创的感性诗形。南永前的图腾诗体现出一种至真至纯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赵银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53-56
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杜牧咏史诗在晚唐独树一帜、新人耳目。文章通过解读杜牧 咏史诗,分析杜牧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