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燕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7):40-47+94-95
人工智能的普及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数据泄露、算法偏差、责任分配不清、主客关系变得不稳定的风险。有效控制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应当优先考虑其技术设计,并且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确立其在社会中的责任范围,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确立其作为主体的地位,并且坚持其诚实守信的原则;此外,还应当加速其法律化的步伐,建立完善的智能伦理制度,以期实现“人—机”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3.
人工智能促进了社会风险治理系列创新,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烈讨论的问题。通过典型案例与理论研究发现,就“技术[CD*2]治理”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风险治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只有对技术做出最佳选择,才能促使治理效果最佳化。就“政府[CD*2]社会”而言,人工智能不仅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而且通过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社区参与与社区赋权促进了民间社会成为治理主体。就“挑战[CD*2]前景”而言,人工智能将在许多方面迅速使人类智能落后,最重要的风险治理技术问题将由人工智能负责,出现所谓的“技术奇异性”或“奇异性”现象而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就“不足[CD*2]陷阱”而言,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比人类大脑要危险得多,它可能逃脱人类控制并制造更大的社会风险,在治理社会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制造了新的社会风险。尽管如此,人工智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快速性、准确性与广泛性其他功能,促进了风险治理的重大变革,治理者应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主动适应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作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拟人化、强交互性、全感官3个主要特征。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掀起AI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创新,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此同时,也会引发数据隐私泄露、社会失业、行业垄断、算法偏见等社会风险。对ChatGPT的社会风险治理,在伦理方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公民的数字素养和建立伦理审查机构,促进应用的合理化;在法律规制上,应通过立法、权力监督、制度保障等手段,促进ChatGPT的应用合法化;在技术上,应将法律规制、相关伦理等价值观念转化为算法,以算法来规制算法。 相似文献
5.
6.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造和重塑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相较于其他现代技术,基于数字底座的人工智能表现出更强的迭代性、通用性、颠覆性和重塑性等特性,因此对经济社会产生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根据技术的实践性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人工智能社会安全风险可以概括为源于技术本身的本体性风险、源于技术利用主体的主体性风险,以及在规模化应用中对社会群体产生影响的客体性风险。这种类型划分不仅印证了该技术社会影响的全面性,也揭示了风险生成的内在机理。为了构建负责任、有预见性的技术风险治理体系,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营造人文良善的技术生态、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格局,以整体性的敏捷治理体系实现对技术风险的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韩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4):13-17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中国步入了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时期,随之而来的转型风险即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生态风险却成为中国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估转型时期的风险,社会弱势群体增多、政府管理职能弱化、利益分配不均、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利益冲突、经济发展的片面性等因素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合理应对和规避风险需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培育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政府的责任伦理、加强全球合作等方面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治理之路,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中的伦理秩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我们已步入了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其特点就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充斥着不确定性,人们似乎陷入了不确定性的社会与以确定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矛盾之中。可以断定,在风险社会中建立伦理秩序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在风险社会中建立伦理秩序,关键是要理顺社会的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既是一项制度文明,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制度风险。人工智能凭借其智能算法模型对人类思维的模仿,正在科研发明领域逐渐展现着具备脱离人类干预、自主创新的能力。但这种现代化的技术形态对法律所调整的诸方面社会关系产生了冲击。在智能机器自主发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权利保护模式不明、侵权责任难以认定、市场竞争被破坏以及违反人类道德等社会风险。当前法律制度应从厘清权利保护模式、明确侵权责任主体与证明责任分配、规制反竞争风险以及加强伦理道德要求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预防性治理理念为核心的法律运行体系,从而实现对人工智能自主发明风险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已成为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的新背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尽管人工智能为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仍存在智慧教学质量受困于智能技术表层应用、智能化管理难以兼顾技术效能与人文关怀、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受困于浅层技术感知、智慧校园智能升级忽视技术伦理规约等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据此,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可以采用以下基本路径:第一,兼顾技术效能与立德树人,重塑以人为本的智能教学生态;第二,关注情感需求与文化嵌入,构建具有人文取向的数据治理体系;第三,落位技术领导与培训,建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校本化发展机制;第四,关注风险防范与问责,创设智能校园的伦理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巨大的运营规模、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广阔的应用场景,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国速递物流产业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其在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等环节得到了初步应用。随着人工智能与速递物流产业设施网络、生产运营、管理服务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它将从网络智能化、运营高效化、发展绿色化、服务品质化、产业协同化、治理现代化六个方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基础数据不完善、“信息孤岛”严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从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标准供给和数据共享机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经济系统已经出现了市场风险增大的现象。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开始大量增加、数字劳工与数据垄断也开始出现。这些现象都表明,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中,财富分配结构的恶化、社会供需结构的失衡可能成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风险。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成上述经济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了生产力内部矛盾的激化。所以,防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经济风险必须从反映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入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解生产力内部矛盾。在法律制度层面要实现要素市场的发展、分配机制的合理化、市场监管机制的优化以及金融供给侧的改革,从而达到防范风险、协同科技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雷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73-79
人们愈益走向并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当前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发展产生了复杂的现实效应和社会后果,亦提出了诸多未知的理论难题。就伦理学来说,对人工智能进行伦理干预和介入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这种伦理干预并非泛泛的外在说教和批判,其基础在于对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科学把握。这种把握需要从历史变迁而非预设的本质出发,不仅将人工智能理解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来的物质基础,而且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整体性视角看待它发挥作用的方式。立足于这一视角,伦理学不是把人工智能理解为物本身,而是从科技、产业、伦理等诸多要素的动态作用中把握它的合理位置及其影响。在通往伦理的人工智能生产过程中,伦理学面临三大基本任务:倡导新的契约精神,重新界定人工智能生产中的伦理标准和规范;主张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思考人工智能生产中价值冲突的解决方案;深入生产过程中的伦理介入,把握人工智能生产过程的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风险社会研究开始兴起理论界,全球风险社会成为人们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必然语境。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社会的概念和内涵、风险社会兴起的背景、风险社会的历史成因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是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述评,供学者们在继续研究有关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8-72
社会管理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伦理价值维度的缺失与风险社会的出现密切相关。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社会管理伦理价值追求的历史变迁,指出社会管理有其伦理价值诉求,不同时期的社会管理活动和管理系统总是蕴涵着相应的价值原则,当前社会是一种风险社会,社会管理体制更应该注重其伦理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生成式预训练变压器,ChatGPT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同时,也会“堆积”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其在技术演进中,呈现的偏差性、不可靠性、鲁棒性、有毒性等伦理特性,诱发了道德判定障碍、社会偏见刻板化、用户数据去隐私化、科学技术异化等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只有凸显人文价值关怀,重塑伦理主体责任,强化伦理政策导向,创新伦理运行机制,才能有效纾解ChatGPT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使人工智能系统成功融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陈敦坤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03-111
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党的建设加速联结并深度融合,既推动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也为党的建设带来不确定性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在党建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容易出现“技术利维坦”,使党的建设面临技术工具化、思维理念异化、被技术奴役等现实风险。这些风险侵蚀着党的肌体,削弱了党的建设工作成效。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党的建设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党内伦理体系和党内风险防范制度,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党内法治监督机制来提升风险的应对能力,释放技术与党建的内在动能,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13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能够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发展,全面提高经济的增长效率,优化经济结构,变革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催生新经济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变革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催生新商业模式以及增强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协同有重要带动效应,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中要推进两者融合的战略规划,构建深度融合的支持体系。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全球都在争先进行战略部署。以两者的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型,构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人工智能在工业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完善资本市场支撑环境,优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