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认同是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选举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公众政治行为的核心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政党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政基础,决定了执政合法性,但是,关于政党认同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有必要对政党认同的概念来源及特点,以及当前政党认同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等作一系统总结与述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理论创新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进程竞相角力的变局之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是新时代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国际社会展示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者形象,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建设者形象,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推动者形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领者形象。党的国际形象建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发展动态化、受众全面化、载体立体化、途径多样化的宝贵经验,为中国走向世界镌刻了生动注脚。着眼未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应准确把握党的国际形象定位,做好党的国际形象的分众化传播,不断加强对外话语创新,引领世界政党交流与互鉴,以此建构优化更具国际认同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缩影和见证,体现了党的政治诉求与中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一致性,是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源泉,是政党认同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厚植政党认同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自身文化的实现途径,即以党内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新闻媒介宣传为支柱,以文艺形式为精神养料,以典型形象为补充。将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内化为党员和社会大众的个性化选择,为党执政合法性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实现了民众对我党政党文化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5.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政党政治上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关系到政党执政地位的维护和巩固。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基础、意识形态基础、群众基础和形象基础,全面提升政党执政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政党认同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在心理及情感上对某一政党相对稳定的认同感。在我国,政党认同主要就是指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党的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到执政的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建构及建设认同的相应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收效。当前中国共产党在政党认同建设方面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防范认同挑战、化解认同危机,巩固和提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其蕴含的政治认同功能,可以从政党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三个方面去把握。从政党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党的宗旨和性质、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工作作风和执政能力的认同;从国家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国家发展道路、国家制度和国家形象的认同;从民族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澄清不同层面上的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关系,对于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情感认同是基础——对大学生加强党史、党情和世情、国情的教育;组织认同是载体——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价值认同是目的——对大学生加强党的执政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实质就是要维护和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绩效、意识形态、社会公正、政治民主、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以意识形态为主、以经济绩效为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的三个合法性基础时期.进行合法性基础的重塑和增强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新形势的挑战与诉求的历史必然回应.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价值趋向多元,价值多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体价值的过度膨胀,由此而出现的价值冲突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消解作用,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均衡,在国家、政党与社会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匮乏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认同匮乏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精神短缺。由于公共精神短缺而导致的社会分裂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和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土壤。执政党价值整合语境下的价值,其内在构成是以认同为核心,包括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重维度,分别指向共同理想、行动力量和公共精神。执政党价值整合的路径在于通过建构国家价值体系、建设良好的公民生活空间、强化公民教育来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形象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来强化政党认同,通过建构公共价值规则、协同个体价值目标、强化社区认同来强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1.
政党权力结构失衡、政治生态腐化、执政绩效不佳、意识形态混乱、政党能力弱化与政党更新不畅是影响国外政党长期执政的主要风险因素。有鉴于西方政党衰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葆生机活力需要汲取国外政党执政失败的有益经验教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升党的适应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实质就是要维护和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治系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信仰和忠诚,反映社会对政治系统认可状况和程度的政治关系。合法性基础包括物质经济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两方面,物质经济因素是更强调为基础的因素,经济功绩与价值体系以及制度程序共同支撑着合法性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绩效、意识形态、社会公正、政治民主、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以意识形态为主、以经济绩效为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三个的合法性基础的时期。进行合法性基础的重塑和增强,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新形势的挑战与诉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和认可。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党的执政风险的先决条件。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宪法授权、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执政绩效、利益代表的认同,是体现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了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4.
互相制约的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的耦合构成执政生态系统,健康的执政生态能强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而不健康的执政生态则动摇甚至颠覆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其健康与否的评估指标有政党生态、党内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一级指标及其分解出的九个二级指标.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生态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存在某些“病毒”和“亚健康”的症状,可以从加强多样性建设、强化健康因子、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方面,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实现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兴衰史表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核心是提高人民群众认同,关键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国际传播和全球认同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话语的国际传播和全球认同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与实践,这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史中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和政党话语对外传播与全球认同的理想叙事抓手。政党政治营销的理念和原则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与实践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套新的思维体系,具体而言,包括价值交换与文明对话、精准传播、战略传播和政治品牌创建四种思维方式。这一思维体系亦为讲好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与实践的故事,为做好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外交决策和外交活动的主体是个人。一国执政的领导人、具有权势和影响的政治家,还有国际国内的其他重要个体,在外交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实现外交目标的重要国际政治资源,有着自身的活动特点,应该开发和利用个体因素的国际政治资源,使其功能最优化,同时应加强对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旨在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危机和挑战,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认同的形成有三个基本心理历程,即类化、认同和比较.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紧扣认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影响认同的每一条渠道.同时,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主要是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宣传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即合法性,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核心构成要件,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须应对因民主缺位、功能错位、价值断位、集团越位而可能萌生的合法性危险的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通过切实推进民主发展、准确定位执政功能、创新传统意识形态、提高制度设计正义性等多重路径建构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执政安全的关键一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十分丰厚,其中民众认同资源是最核心的资源,直接决定着其它执政资源的得失和效能发挥。新形势下,党的民众认同资源面临着新的挑战,巩固和扩大民众认同资源,必须强化群众观念,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必须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