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苏联《俄罗斯文学》1983年第3期报道,1983年2月9日是俄国著名诗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苏联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世界文学研究所、国立托姆斯克大学以及作协等单位在列宁格勒联合举办了“茹科夫斯基和俄国文学”全苏学术讨论会。苏联科学院院士Д.利哈乔夫、俄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A.叶祖托夫分别致开幕词与闭幕词。  相似文献   

2.
据苏联《哲学科学》杂志1990年第5期报道,苏联哲学史家米哈依尔·特里福诺维奇·约夫丘克于1990年1月9日去世,终年82岁。约夫丘克是苏联著名的俄国哲学史专家,哲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高级研究员,曾是苏共中央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908年11月19日出生在白俄罗斯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党,  相似文献   

3.
1989年11月7日苏联《真理报》公布了1989年度科学技术领域与文学艺术和建筑学领域获国家奖的名单。获科学技术国家奖的有29项成果,其中社会科学有两项;科学院院士И.科瓦利琴科的专著《历史研究的方法》(1987)、科学院院士A.安奇什金的专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预测理论)。获文学艺术和建筑学国家奖的有15项,其中文学方面的有:女诗人Б.A.艾哈迈林娜的诗集《花园》、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于1988年3月24日召开了纪念伟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研究所所长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高尔基建议创建的、后来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决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纪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杂志1989年第1期报道,为表彰Б.А.雷巴科夫院士对发展苏联历史科学的贡献和诞辰8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88年6月2日发布命令,授予他各族人民友谊勋章一枚。雷巴科夫生于1908年。他是苏联杰出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科学组织者,历任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联史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部院士秘书等职。他撰写的《古罗斯手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3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总部于1982年12月2日召开一次会议,其议题是《根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十一月(1982年)全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看苏联科学院人文科学机构的任务》。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费多谢耶夫院士主持会议,H.费多连科、M.赫拉普琴科、C.齐赫文斯基院士和B.库德里亚夫采夫通讯院士作了发言。费多谢耶夫院士着重指出,苏共中央全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87年第1期报道,1986年10月8日至10日,由苏联科学院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在莫斯科组织召开了题为"工人阶级与当代"的国际学术会议.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所长T.T.季莫费耶夫致开幕词.苏共中央书记А.Ф.多勃雷宁在大会上发了言.在全体大会上发言的还有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盖斯·霍尔,新西兰工人党第一副主席S.马卡弗  相似文献   

8.
米·瓦·涅奇金娜和安·潘克拉托娃院士,是苏联两位最著名的女历史学家.自从潘克拉托娃于1957年逝世之后,涅奇金娜便成为当今苏联史学界里的唯一的女院士;二十余年来,她一直是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史学史学术委员会主席.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涅奇金娜就在苏联史学界崭露头角.她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已整整六十年,著述甚丰,是  相似文献   

9.
伊·谢·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年了,而专家们对伟大作家创作研究的兴趣仍与日俱增。现阶段苏联文学界在屠格涅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居首位的重要成果就是屠格涅夫作品和书信全集,这部有价值的全集是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负责组织编辑的,主编是.阿列克谢耶夫院士。为了编好这部巨著做了大量目录检索和系统分编工作,专门前往巴黎国家图书馆查对现存的屠格涅夫手稿和信件,整理出《贵族之家》、《父与子》、《烟》、  相似文献   

10.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1990年笫12期报道,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博士、教授Ф.P.菲利波夫于1990年9月7日病逝,享年66岁。弗里德里希·拉斐洛维奇·菲利波夫从1974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担任社会结构研究室的领导工作。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还为《社会学研究》杂志的创办尽了一  相似文献   

11.
据苏联《消息报》1985年9月28日报道,苏联著名的中国学学者、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教授斯拉德科夫斯基因长期患重病医治无效,已于1985年9月25日逝世,终年79岁。米哈伊尔·约西福维奇·斯拉德科夫斯基1906年生于一个工人家庭,1923年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开始参加工作,1926—1927年在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大学任教,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斯拉德科夫斯基于1930年在苏联远东大学毕业,此后的三十五余年中,他一直在苏联对外贸易方面的许多负责岗位工作。他曾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委员;苏联驻中国商务代表;1945年曾任驻中国东北苏军司令部经济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9年第12期报道,苏联著名学者、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问题国际研究所所长Ю.C.希里亚耶夫于1989年10月28日近世。希里亚耶夫是社会主义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创建人之一,提出了许多关于发展苏联外经联系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提出了至今仍未丧失现实意义的关于苏联外经联系机制改革的建议,建立了国际经济联系的苏联学派,培养了几百名苏联和外国经济学家。希里亚耶夫生于1931年。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历任大学教员、出版社编辑、苏联科学院世  相似文献   

13.
简讯13则     
苏联科学院全体委员会议据苏联《近代现代史》杂志1990年第4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全体委员会议于1990年4月23日在莫斯科科学家之家召开。会上选举Г.И.马尔丘克连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主席。会议还选出副院长、首席学术秘书、各学部院士秘书、各地区分院院长等。И.Д.科瓦尔钦科院士当选为苏联  相似文献   

14.
茹科夫其人     
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历史学家全国委员会主席叶甫格尼·米哈依洛维奇·茹科夫,是当今苏修历史学界的头面人物.不久前,在他过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苏联科学院院士?德鲁日宁、?雷巴科夫和通讯院士?科瓦利契柯等人,联名发表祝贺的文章,把他捧为"世界历史方面的、历史科学方法学上的、东方学  相似文献   

15.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91年第2期报道,为纪念捷克作家、教育家、神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扬·阿莫斯·科缅斯基诞生400周年(1992年3月),苏联科学院将制定一套纪念活动计划,为此成立了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B.H.库德里亚夫采夫为首的组委会。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斯拉夫学》1989年第3期报道,苏联和美国的乌克兰学家于1988年6月4—15日在基辅和利沃夫两地举行了学术会议,议题是:古代的乌克兰文学和乌克兰近代文学的形成。乌克兰科学院舍甫琴科文学研究所所长И.А.泽维林院士指出:改革为更准确、更客观地研究乌克兰文学史提供了可能,研究中不必再去回避那些“空白点”,但也不要忘记近代文学的根是在基辅罗斯文学之中。会上听取了9篇报告,内容涉及:18世纪后25年至19世纪初乌克兰精神生活的进展;基督教进入罗斯和古代乌克兰文学的发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85年初举行了第16届"中国国家与社会"科学讨论会,3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和简报.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部负责人勒·波·捷柳辛说,苏联学者在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4年第2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化史”综合问题科学委员会、全苏书库、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和全苏图书爱好者协会中央理事会于1983年12月12—14日召开了纪念俄国启蒙者、印刷术鼻祖伊万·费多罗夫逝世四百周年的例行报告会。会议由科学委员会副主席B.A.卡尔普申致开幕词。在全体会议上听取的报告有:伟大的俄罗斯启蒙者伊万·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国际黑格尔协会于1980年9月在莫斯科联合召开题为《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的若干问题》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匈牙利、东德、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加拿大、荷兰、美国、法国和西德十国的近40名学者。苏联代表团团长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T.奥伊则尔曼。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费多谢耶夫院士在会上作了报告,题目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他说,黑格尔的哲学是极其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哲学问题》1981年第6期报道,第三次全苏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讨论会已于今年4月22日至24日在莫斯科召开.此次讨论会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联盟,总结近十年来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工作,确定这方面有待研究的新问题和总路线.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各科学中心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800多人,其中苏联科学院、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和部门科学院的正式成员和通讯院士70多人,科学博士250多人.苏联科学院院长A.?.亚历山大罗夫院士在讨论会上致开幕词,副院长?.H.费多谢耶夫院士作了题为《列宁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总结与展望》报告.会上听取了《物质的演变及其结构层次》、《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知识的分化和整体化》和《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人、社会和自然界》等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