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性国家主权话语形成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清末新政崛起的新知识群体,借助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国际公法理论对国家主权的本质特征、主权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人民主权观作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国家主权思想。新知识界作为当时中国的新生社会阶层和重要变革力量,其国家主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谋求国家主权独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岩 《理论界》2008,3(1):34-36
政治权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内含于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其在政治文明变迁过程中的发展状态和变化,对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政治学的一般理论入手,着眼于政治文明与政治权威的一般关系分析,阐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所对应的政治权威类型,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伴的权威模式应是超越了法理型权威的社会主义宪政权威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李景鹏 《河北学刊》2007,27(4):42-46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权威产生与延续的合理性、政治权力结构的合理、政治权力运行的合理性、政治权威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合理性等问题。政治文明的两个基本类型是人治政治和法治政治,宪政问题则是从人治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关键问题。宪政的基本内容一是用宪法来约束政治权威的行为;二是运用宪法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力。我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来造就法治政治的社会土壤、文化土壤和政治土壤,同时将法治成长的过程同民主成长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定位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一切内外事务的固有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和最强的政治权威;二是外部主权,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平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为原则,一切决策和行为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一旦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这些属性,国家主权就受到侵犯,国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了.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条件下"主权回归"的论证日见声势,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5.
在欧盟一体化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出现了经济、政治到外交等作为国家主权重要标志的权力让渡,对传统国家主权观念形成巨大冲击,但这种主权的转让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伴随的国家主权和超国家权力的斗争与平衡,是各成员国维护国家利益,体现主权意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要用以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随着跨国公司实力的壮大,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不断侵蚀着国家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主权.跨国公司与国家政治主权的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社会试图通过国际法来调整跨国公司与国家政治主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孙岩 《理论界》2006,(2):44-45
政治权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在人类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类型。目前学术界往往把法理型权威作为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政治权威模式,而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威建设也简单的归结为法理型权威。本文就针对这种看法指出了宪政权威与法理权威的区别,并针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权威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8.
揭开人类政治文明史 ,人们不难发现 ,政治文明进步的程度始终与法治的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 ,往往是以具有法治意义的制度、规则作为其合理存在的根据和政治运行的保障 ,并通过政治运行 ,法治化体现其价值意义的。据此 ,现代政治文明应该表现为人民统治权利的法定化、制度化 ;表现为政治权威产生和运行的合法化 ;表现为公共权力行使的程序化 ;表现为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 ;表现为人民政治权利实现途径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人民主权是现代国家政治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原则。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党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集中体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人民主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国家与政治权力的历史生成,与文明的诞生有着同样的历史.政治与文明都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社会由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演变为虚幻的共同体时,即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也标志着政治文明的诞生.因此,对于政治文明而言,它经历了一个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与进步过程.民主的历史几乎与政治的生成历史是同步的,它经历了原始的自然形成的民主制,到集权制,再到现代民主制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马克思认为,现代政治文明或说现代民主是与集权制相对应的一个范畴,现代民主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浙江台州椒江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地方性知识表明,中共"常任制"改革现存三种困境:中共党内权力"所有权"局部性缺位、中共党内权力"执行权"局部性弱位、中共党内监督权局部性虚位;这是新形势下执政党面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把"主权"等政治哲学原理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权力运行机制中,有助于破解改革困境和合法性危机.一方面,从"人民主权"衍生出"党员主权",从"国家主权"衍生出"政党主权",探求推进"常任制"改革的学理资源;另一方面,从"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法理关系,建构"党员主权"与"政党主权"之间结构性互动的法理框架.中共党代表大会是代议制的民主形态,实行"常任制"就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党员主权"地位与"政党主权"地位的民主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主权是自16世纪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后国家存在的基石,已发展成为包括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在内的全面体系。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对国家主权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国家强化国家主权和职能提供了契机。面对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才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论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全成 《东南学术》2000,(2):97-103
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 ,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 ,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人的个体的“性善论”、整个社会的“性恶论”、以及政治道德化、政治神学化是卢梭国家权力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超越众意、克服个人利益的社会公意至高无上 ;主权者不滥用权力损害它的公民是通过道德来保证的 ;国家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也是不能代表的 ;以多数人的意志能够体现公意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为特征的、极端的、直接的人民民主制。卢梭国家权力理论的缺憾在于 :它不是建立在政治学而是建立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的 ;卢梭置公意于法律之上 ,是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 ;卢梭坚持主权的不可分割和不可代表、反对权力制约的三权分立理论是错误的 ;卢梭关于消除所有党派、建立人民直接面对国家的极端的人民民主制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合作分为宏观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两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着国家主权的绝对权威。主要表现为涉外经济立法受制于国际经济条约的规定,参与合作的国家放弃经济方面的某些主权权益。但国际经济合作的现实并不能证明国家主权过时,而是更有利于国家维护其主权,并促进了主权观念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宝梅 《理论界》2009,(5):29-31
通过"社会契约"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人民主权论.他特别强调人民主权,认为这主权是不可转让和不可分割的,并认为只有当臣民成为公民,成为国家主权的成员时,民族共同体才会存在.通过人民主权,卢梭构建起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卢梭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富有建设性的,它对以后的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宪政的视角考察了政治文明的演进路径.认为政治文明开始于人类建立了政治理性之后,即建立了政治对人类自身及其分散的强力的控制与垄断权,以此来建构秩序的理性,政治理性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造有了基本的秩序前提.而政治文明的持续健康的自然生长并不仅有人类的政治理性就能自足.宪政理性的建立就是为政治自身建立理性的标尺,以成就政治文明的持续健康生长.在政治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理性的发展基石之后,宪政成就了政治的理性.因此,宪政带来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的范式追求,其基本洞见是,宪政疏通了政治的理性,从而增加了政治国家构建秩序的能力.从政治理性到宪政理性是政治文明持续健康生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并成为现代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其本质在于实现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的政治主体性就在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有权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人能够自觉的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并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改造政治生活,使之不断适应新情况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观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常景龙 《中州学刊》2007,1(3):142-144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际组织决策制度效率化和民主化,要求国际组织在决策时更多地采用多数表决制和投票权加权分配制度。国际组织内部采用多数表决制有利于多数派国家主权权威的生成,且在实质上并不损害少数派国家的主权。投票权分配制度的普遍加权化有利于多数派国家实现其主权,但并不违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杨兴林 《阴山学刊》2004,17(1):99-102
在政治文明中,制度文明具有根本性,它的实质就在于规范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制度文明的作用表现为规范政治权威的产生,主导政治权威的配置,制约政治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科学认识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其产生、形成、发展、完善及运行具有相应的政治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形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价值立场、政治原则、权力关系、制度框架及政治效能等。在政治价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政治原则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形式上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政治效能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发展上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并形成不同于西方民主、传统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中国家民主的政治逻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集中展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