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埃及的文字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古埃及文字则是这种文明的重要标志与组成部分。古埃及语言与西亚非洲的闪族语和哈米特族语十分接近。古埃及文字起源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埃及文明发展的产物,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三部分组成.本文对这三类文字、古埃及文字的起源、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的18章中74次提到30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的称号“法老”一词,述说了原生活在古埃及的以色列人受法老虐待,法老曾率军将他们赶出埃及,法老本人及其军队全部淹死在海中的故事,但一次也未提及这位法老的名字。古埃及的法老很多,1000多年来,既没有人提出,也没有人去考证这位追逐以色列人的法老究竟是谁。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有过被外族征服、奴役,甚至同化的情况,但象古埃及民族那样接连不断地被落后于自己的民族长期统治并同化的状况却是不多见的。古埃及人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使尼罗河流域成为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严格地说,由于多少世纪的外族统治,今天的埃及人已经不  相似文献   

5.
埃及的文身     
文身在埃及渊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古埃及人就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或崇拜日、月、天、地、风、火等自然现象,或崇拜狮、狼、河马、鳄鱼、鹰、蛇等飞禽走兽,他们出于装饰、美化、护身、去邪等目的,从那时起便开始使用文身。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如今文身巳成为埃及的一种民间艺术。 文身在埃及的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有资料表明,最早的文身线条或图像是古埃及人从自然界得到灵感的结果,或是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信仰,想象创作出来的。有些学者把这一社会习俗的产生归咎于妖术迷信,也有学者认为,古埃及人文身是为了装饰美化自己,理由是在法老舞伎的木乃伊上可以看到,文身都在佩戴饰品或戴面罩的部位上,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现代舞女、歌星闪亮登场时的情景。 从古代沿用至今的文身图像有枣椰树、鱼和绿鸟。枣椰树是古埃及的象征,取肥沃丰产之意,鱼是子孙满堂的象征,绿鸟出自埃及古代神话《伊西斯和俄赛利斯》,是生命与幸福的象征,尽管现代埃及人仍爱把绿鸟刺在胸口或手上,但他们并不知道绿鸟图像的由来和含意。除上述三种外,刺写名字的也不少见,“马鲁·吉尔吉斯(基督教圣徒名)”是吉祥的象征,基督徒认为刺上这个名字可以防止嫉妒和妖术;在上埃及,人们爱刺上“艾布·宰德·希勒利(埃及民间故  相似文献   

6.
古埃及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们留在神庙、墓室里的象形文字、绘画与雕刻等文明遗产,几千年后,竟成为万里之外的两位黄皮肤中国人苦思冥想的研究对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正让遥远的埃及学走进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霍娜  吴宇 《阿拉伯世界》2003,(6):50-50,15
古埃及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们留在神庙、墓室里的象形文字、绘画与雕刻等文明遗产,几千年后,竟成为万里之外的两位黄皮肤中国人苦思冥想的研究对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正让遥远的埃及学走进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古埃及人笃信来世。对古埃及人而言,死亡并不是人的终点和生活的结束,只是生命的中断,人在死亡之后并不就此消失,而会进入到另一个比今生更为美好的永恒生命世界中,故而,古埃及人有着轻今生、重来世的来世观念。古埃及人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人死后并不就此消失,而会进入另一个比今生更为美好的永恒生命。而这种观念在古埃及创世神话、太阳神神话以及奥西里斯神话中有着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3日《波兰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伊斯兰和西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吗?》的文章,作者斯蒂文·西蒙(Steven Simon)认为“文明的冲突”在理论上并不成立,因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文明。亚洲人和西方社会在价值观、信仰和风俗习惯上存在差异,但在亚洲人之间、西方社会的内部同样也有这些差别。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和沙特的穆斯林就迥然不同,前者建立的政党非常温和,而后者的政府却是由宗教保守主义者建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西蒙认为在穆斯林世界和其他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一道天然的隔离墙。穆斯林和西方世界是生存在同一个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0.
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初步统一了埃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古埃及人创造了光辉的法老文明,在语言文字、宗教神学、建筑、艺术、天文、数学、医学、农田水利技术等方面独领风骚。但是,埃及是一个饱经沧桑,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的国家。在古埃及30个王朝的历史中,喜克索斯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先后入侵过埃及,有的甚至统治了相当长的时期。 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下令攻占埃及,自称为法老的后裔和第31王朝的开创者,并在埃及积极推行希腊化政策。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打开古埃及文化的钥匙”。宗教在古埃及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并不认为神是抽象的、远不可及的,而相信神和所有生物一样,也有各种欲望和物质需要。诸神有时以人的形象出现,有时以动物的模样出现。有时又成为半人半兽。对古埃及人来说,要让神来参加他们生活中各  相似文献   

12.
二、抢救拉美西斯二世遗体之风波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遗体去巴黎展出风波平息的几个月后,法国新闻界突然掀起要求拯救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遗体的宣传高潮,其中有位名叫摩里斯·博卡耶的法国医生表现不同寻常。 博卡耶原名叫布赫,为摩洛哥籍犹太人,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移居法国。他曾长期居留埃及,虽然身为医生,却对古埃及的历史十分感兴趣,著有《<古兰经>、<摩西五经>、<圣经>与科学》,《法老与穆萨》等书。 博卡耶经过对《古兰经》与《摩西五经》潜心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摩西五经》中所指的法老是两个人,一是拉美西斯二世法老,他生前虐待以色列人,收养摩西(穆萨),后在摩西(穆萨)居留麦德彦期间死去;另一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儿子美檀普塔法老,他是因驱赶以色列人出埃及而淹死于海中的。在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等版本的《摩西五经》中都有“拉美西斯”一词,  相似文献   

13.
一、贡献与不足 由刘达临教授主持的性问题调查,以《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6月出版)为名发表后,被中外一些人士称为“中国的金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了它的重大意义。 《报告》之所以引人瞩目,首先在于它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国大陆公开发表的第一份关于中国人性观念和性行为的较大规模的调查报告。从调查范围看,涉及15个省市的28个地区;调查对象包括大、中学生,城乡已婚者和性罪错分子。而以前国内有关性问题的调查,往往局限于  相似文献   

14.
古埃及有大批辉煌灿烂的历史文物遗留于后世.中国与埃及远隔重洋,相距万里,但早在13世纪,中国对古埃及的历史文物就已有记述.南宋著名地理学家赵汝适在其所著的《诸蕃志》(约成出于1225年)中,根据阿拉伯人提供的资料,记述了座落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古代灯塔.他写道:“相传古有异人徂葛尼(按:即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于濒海建大塔,上凿地为两屋,砖结甚密,一窖粮食,一储器械.塔高二百丈,可通四马齐驱而上.至三分之二,塔心开大井,结渠透大江以防.他国兵侵,则举国据塔以拒敌.上下可容二万人,内居守而外出战,其顶上有镜极大,他国有兵船侵犯,镜先照见,即予备守御之计.”据此记述,亚历山大灯塔不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征服大海的斗争.人类扎成的第一个木筏,可以说是人类在征服大海道路上跨出的一大步.我们从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载中知道,古埃及的第一艘船是由纸草茎扎成的.早在公元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开始在尼罗河水面上驾驶着一种带长方形风帆长12米颇具规模的木船了.然而,阿拉伯人大规模的航海军事活动,则是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向外传播和征服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约于1606年写作了《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近代埃及诗王艾哈迈德·邵基(1869-1932)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创作了不朽的诗剧《克莉奥佩特拉之死》.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来自东方,就同一个社会的同一个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描绘了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  相似文献   

17.
古代埃及共经历31个王朝,勤劳的古埃及人民在此期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古埃及人开始装饰自身,从而创造了他们独特的服饰文化.在纺织品出现以前,古埃及人与其他地区的古人一  相似文献   

18.
在埃及,大量的斯芬克司出现于陵墓、神庙之中或是旁边,这表明古埃及人对斯芬克司怀有特殊的敬畏心理。斯芬克司神秘的气质显示出一种威摄人心的力量,它的超自然的象征意义显示出不可征服的气势。可以说,斯芬克司的塑造凝聚了古埃及人最高的智慧,它简朴有力,在雄浑庄严的风格中把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兰经》中,法老一词和法老的品质与性格被多次提及,但具体的法老名字及其确切的身分却一次都未提到。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古兰经》中的法老是不是就是拉美西斯二世呢?《古兰经》中没有明确的答案。 本世纪中叶对此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是《古兰经》中所说的与安拉对抗、虐待以色列人,将他们逐出埃及,淹死在海中的法老。持该派见解的大多为犹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师。另一派认  相似文献   

20.
由约旦历史学家和研究人员撰写,论述约旦历史的四套丛书,共计46种,经过8年辛勤耕耘,已先后出版问世。这四套丛书是《约旦历史丛书》、《阅读丛书》、《专门研究丛书》和《参考丛书》。 1987年6月16日,约旦国王侯赛因亲自写信给约旦王储哈桑,责令组成约旦历史编撰最高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 约旦历史编撰最高委员会由哈桑王储直接领导,由约旦皇家伊斯兰文明研究院院长、约旦各大学校长和约旦皇家科学协会主席等人组成。最高委员会下设若干编辑委员会,分别负责组织四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并承担这些专著的修订、再版和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