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铎,我国知名的社会学教授,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79年我国社会学开始重建时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上作,是上海重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福利研究会和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编委。吴锋教授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大学生、研究生的社会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注重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和理论探讨。已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简明社会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札记》以及合著的《劳动社会学知识》、《教育和社会》等书,还主编了《上海社会的现状与趋势》、《都市社会学》丛书,参加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编委工作等。他的一系列著述积极倡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吴铎教授十分重视社会学的应用,他与上海市有关社会工作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前不久,本刊记者就此专程对吴铎教授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文艺社会学在国内也开始为人们所问津。目前刊登在报刊上的文艺社会学文章有:《谈谈文艺社会学研究》、《论文艺社会学学科的确定》、《文艺社会学漫谈》、《文艺社会学初探》、《略论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学》、《文艺社会学研究概述》、《艺术与社会沟通》、《音乐与社会——音乐社会学》、《论文艺社会学中的社区文艺与艺术》等。这些文章分别从文艺社会学的性质、对象、分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关于文艺社会学的性质:有的人认为,文艺社会学是文艺学  相似文献   

3.
都说宋林飞这几年活得好累好累,熟悉他的人又说他活得太苦,他太认真了,不论是深入农村搞调查,还是在书斋里著书立说。这些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他把别人用来看电视或高谈阔论的时间都用于他勤奋的创作上。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农村专业户的现状与前景》、《雇工经营定量考察报告》、《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社会风险及其早期警报》等高质量的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现代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当代西方社会学》;出版合著《社会统计学》、《现代西方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关系学新论》、《公共传播学》、《社会改革控制论》、《中国私营经济》等。费孝通教授在六年前就对他作了如下书面评价:“宋林飞同志近年来在重建社会学的工作上是作出贡献的,他不仅在理论上有比较全面的探讨,有他独到的见解,同时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过许多极有价值的调查。”一九九一年三月初的一个清晨,在南京大学,我第一次见到了宋林飞——这位南大最年轻的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他看上去至多四十来岁,这不仅指他给人最直观的外貌特征,也指他那几乎是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我向他道明了来意,他谦逊地一笑,慨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林胜 《社会》2001,(11):40-41
爱是谈论了几千年的话题。但究竟什么是爱 ,大家见仁见智。弗罗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中 ,独辟蹊径 ,为我们提出了对爱的全新理解。弗罗姆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期为弗洛伊德的信徒。弗洛伊德注重个人的心理分析 ,而他则主张把心理分析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作为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弗罗姆 ,他的著述很多 ,而《爱的艺术》就是他众多卷帙中篇幅不大的一本 ,然而却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在这本书中 ,作者从“激起的心理分析”角度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爱”的人生观 ,引发了我们对爱的重新思考。爱是一种能力 ,而不是无师自…  相似文献   

5.
郑从金 《社会》2007,27(1):180-180
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一书中,米尔斯对美国传统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抽象和僵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新的理论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在对人类历史和当代的看法上,在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上,在对实证主义的态度上,在对学科分化的理解上,以及对价值倾向的偏好上,米尔斯都表现出很强的后现代转向。然而他对现代社会学的批判是立足于古典社会学传统之上的,并没有完全放弃现代性,这使他的思想有别于纯粹的后现代主义,处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之间。这样,通过对《社会学的想像力》进行再解读,似乎可以把后现代社会理论和现代社会学在逻辑上连接起来,表明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西方社会学中,马克思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社会学家从不同的意义和级别上把马克思请进了社会学:从承认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家,到承认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直到尊奉他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把他和孔德并称为理论社会学的“两大鼻祖”。西方社会学界对马克思评价的变化过程,需要作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里,只想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当马克思在西方社会学中的地位得到确立的时候,他在东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学协会总结工作和改选代表会议1983年2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271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代表着7,863名个人会员和976名集体会员。在这些代表中有12名科学院院士、高等教育机关的188名教授、副教授、56名工厂社会学工作者和一大批党务工作者。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科学院院士П.Н.费多谢耶夫致开幕词,他特别强调了在研究共产主义建设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时苏联社会学家所负的责任。Х.Н.莫姆江代表苏联社会学协会理事会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瞿秋白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最早创建者,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识》和《社会哲学》等著作中。文章对瞿秋白社会学思想的产生进行了溯源;对瞿秋白的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了介绍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实在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的研究》(1967)一书是由美国社会家彼得·伯格(PeterL.Berger)和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ThomasLuck-mann)合作撰写的。伯格1929年生于维也纳,1954年获纽约新社会研究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伯格被公认是现代现象学社会学的大家,他与卢克曼的合作贡献了现象学社会理论的一部当代经典。伯格也称得上是西方宗教的一位当代“居士”,《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1969)和《巨大的荣耀:在一个轻信的时代寻求信仰》(1992)等著作,代表了古典传统以后…  相似文献   

10.
J.C.亚历山大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理论分部主席,是美国新一代社会学理论的领航人物。自80年代以来,他立足于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人理论的逻辑分析,试图综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后帕森斯的各种主义。近年来,他转向文化社会学、解释学理论以及一些经验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他业已建立的一般理论逻辑,其影响由美国而波及整个西方社会学界,其著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今年年初,本刊曾致信亚历山大表示本刊准备介绍他的理论。他回信说“他为他的理论能被《国外社会科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而倍感荣幸。”本刊这期用较大的篇幅评介亚历山大的理论,意在引起国内学者对他的理论乃至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视。这里刊载的四篇论文中,有两篇(《新理论运动述要》和《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是亚历山大本人寄给本刊的原稿译文。此外,为了使国内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亚历山大的理论,本刊特约社会学所的苏国勋同志就亚历山大理论的新功能主义特征作了全面考察,又请该所的夏光同志对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的认识论基础作了具体分析,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史瑶先生《论茅盾的小说艺术》一书从艺术角度切入,对茅盾小说艺术的整体作了系统而翔实的论析与评价,特别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了凝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建立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学赵瑞政《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工人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根本的理论根据,它的科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世人所认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资本论》为再现和挖掘它的价值开僻了一条新途径,不仅是对《资本...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阅书无数,有些书他十分看重,反复阅读批注,并推荐给别人读,其中,《社会学大纲》就是毛泽东最喜爱的图书之一,他称此书为"中国人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社会学大纲》是李达1930年任教北平大学商学院时,讲授社会学(实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讲义,全书40余万字。1937年5月出版后,李达即给在延安的毛泽东寄送一本。据郭化若回忆,在一次小型座谈会上,毛泽东说到,李达同志给我寄了一本《社会学大纲》,已看了多遍。我已写信请他再寄10本来,让你们也可以看看。据毛泽东的《读书日记》记载,他在1938年1月  相似文献   

14.
文艺社会学体系建构的新模式──简评姚文放的《现代文艺社会学》彭修银近年来我国的文艺社会学研究,虽然走完了经验实证、现象描述、体系建构三大步,但对于其研究对象、范围、领域和方向却存在着歧义,大体上可以分为:作为社会学的文艺社会学、作为文艺学的艺术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社会》1995,(7)
1993年《福建论坛》第8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农村社会学新篇章──从梁漱溟、费孝通到辛秋水》。同年安徽《学术界》第5期刊登了又一篇重要文章《社会科学也应和自然科学一样有自己的实验场所──谈辛秋水的社会学方法》。这两篇高度评价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在社会学理论上创新和突出贡献的文章迅即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所选用,并刊登在该中心编辑出版的93年第5期《社会学》上,这在全国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从任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辛秋水终于摘掉了扣在他头I:K达22年之久的“右派…  相似文献   

16.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法国当代社会学的代言人,经历了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目前的长期的理论探究和反复的田野调查,创建了一种反思的象征的形式社会学。他的社会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人类学,并对人做历史人文考察。在早期的著作《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中,他明确地指出,从事经济生产活动的“人”的文化活动及其精神思想的复杂性,对社会发展及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1992年出版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更进一步强调对于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阿尔诺德·豪塞尔(Arnold Hause)的巨著《艺术社会学》(1974年)是其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集大成的著作。他在本书中探讨了艺术的各种形式和各个领域,同时以西方社会文化发展为背景勾勒了艺术史的主要轮廓,可以说是一部从文化史角度出发,以社会学视野研究艺术的百科全书。豪塞尔于1892年生于匈牙利,以后就读于布达佩斯、维也纳、柏林和巴黎的几所大学,先后师从于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维贝尔、维尔纳·桑巴特和爱恩斯特·特洛尔兹等。1924年至1938年,他在维也纳研究电影新艺术。1938年前往英国,十年之后他获得了英国国籍。1951年之前他在里兹大学执教  相似文献   

18.
1986年5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詹姆斯·S.科尔曼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JS)上发表了题为《社会理论、社会研究和行动理论》的长篇论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社会学,提出了挑战。此后,美国社会学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此作一简单介绍。问题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两位美国社会学家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学的发展。其一  相似文献   

19.
书讯     
《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年鉴》第1卷问世,恰逢民主德国第三次社会学大会召开.正如该书前言中所强调的,《年鉴》旨在"阐明新的科学认识,报道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助于开展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方法论和方法问题的论争".鉴于民主德国缺少社会学方面的专业刊物,我国科学院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所的这一新刊物是很值得欢迎的.第1卷刊登的首先是一些纲领性的文章.G.温克勒的文章《论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更紧密的结合》表明这一卷的整个主题安排.温克勒指出马列主义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陈述了迄今为止,由于对有科学根据的社会政策、对社会过程的领导和规划作社会学的研究而取得的成绩,并列举这一领域所应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他认为,社会结构的研究和探讨阶级和阶层的社会积极性以及分析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由民间发起、筹建的襄樊市社会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7年12月25日在襄樊市召开,近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襄樊市委副书记吴荣显致开幕词,湖北省工业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余荣佩副教授代表省社会学学会到会讲了话。囊樊大学副校长姚明远同志作了报告,他概括地总结了由民间发起、筹建襄樊市社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