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西林早期的独幕剧是一种幽默喜剧 ,“二元三人”模式、软冲突、“欺骗”手段 ,“双赢”结局是其显著特点 ,丁西林追求的是“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2.
喜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不只存在于作为戏剧类型的喜剧作品中,也可以蕴含在其他文学样式里。充满艺术情趣和强烈讽刺色彩的鲁迅杂文,喜剧美是其色调鲜明的美学形态,他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提出的这一喜剧的美术特征,正可以为他大量运用讽刺艺术的杂文创作之具有喜剧美作出生  相似文献   

3.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别林斯基说过:“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既充满了悲剧的雄伟,又充满了喜剧性;这两种对立因素在这个人物身上不可分割地、完整地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自成一体的个性;你对他又是惊奇、又是害怕、又是好笑”(《别林斯基论文学》)。中外文学史上许多具有人民性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往往把悲剧性和喜剧性融合在一起。关汉卿、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吴敬梓、果戈里、契诃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中不难找到这类例证。可以和这些文学大师们比美的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他的部分小说创作,就有把喜剧性  相似文献   

4.
韩晓清 《兰州学刊》2007,(5):144-145
喜剧《悭吝人》是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之一,刻画了阿巴贡这一悭吝人的形象,突出表现了莫里哀性格喜剧的特点.以《悭吝人》着眼,综观莫里哀的创作,其喜剧不仅改变了西方戏剧崇悲剧贬喜剧的传统,同时其性格喜剧使西方叙事文学开始真正转向写"人"这一现实性层面.  相似文献   

5.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她活跃在二、三十年代 ,曾与冰心、丁玲齐名 ,是“新闺秀派”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学界对她的研究成果不断。本文试从影响研究的角度 ,论证契诃夫对她成名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 192 5年是凌叔华小说创作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1月 10日《现代评论》发表了她的成名作《酒后》 ;周作人与鲁迅分别在《京报副刊》和《语丝》上著文评论此文 ;著名喜剧作家丁西林将《酒后》改编为同名独幕剧。① 一时间模仿者甚众 ,以至形成了名噪一时的“酒后派”。② 良好的开端催发了凌叔华旺盛的创作热情 ,仅此一年她就…  相似文献   

6.
《日出》问世后,就有人指出它在庄偕情绪的平衡上,取得了比《雷雨》更大的成功。 曹禺是位具有喜剧情愫的悲剧诗人。他的举止言谈,有一种喜剧性的幽默感。他对社会生活撕肝裂肺的悲剧发现,同时就包含着破涕为笑的喜剧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但没有冲破反而加深了悲剧发现的底蕴与色彩,以更大的震幅震荡着人的灵魂。他在《雷雨》八个人物中特意塑造周冲、鲁贵这两个作用不同的喜剧人物,便最早地体现了这一点。 周冲的喜剧性在于他是“夏天里的一个春梦。”他的“梦”做得越执着,他同冷酷残忍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莫里哀喜剧研究者,李健吾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对莫里哀喜剧博大精深的研究成果,而且为我们展示了属于他自身的独特的研究个性。他的研究工作证实了这样一个命题:“创作家根据生活和他的存在,提炼出他的艺术;批评家根据前者的艺术和自我的存在,不仅说出见解,进而企图完成批评的使命,因此它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① 。  相似文献   

8.
曹禺是一位公认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堪称我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将它们“列入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文章认为,曹禺建国之后,还是原来的曹禺。他始终倾心于艺术的追求,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建构与戏剧语言的提炼,为新中国剧坛增添了光彩。但是,曹禺又不是原来的曹禺。通览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建国前后创作心态不一样、创作方法不一样,以致于创作效果也不一样。在总结曹禺建国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创作的功过得失时,要积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分子定位问题,一是创作自由问题。这两个问题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戏剧的成败与命运。  相似文献   

9.
要真正了解李渔戏曲,全面了解李渔其人,就必须“知人论世,”通过李渔生活来把握其戏曲。深知李渔创作之旨的胡山评李渔的喜剧是“其旷漆园也”。也就是说李渔的喜剧创作就是要传达他的“漆园之旷,”像庄子一样旷达、超脱的思想。实际上,“漆园之旷,”既是李渔生活中享乐主义的根源,又是他喜剧创作的灵魂。当然,作为一部人间喜剧,《奈何天》所传达的“漆园之旷”与《庄子》所表达的旷达超脱毕竟还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李健吾是以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著称于世的.但是,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创作了大量的悲剧、喜剧、正剧、传奇剧、改编剧、独幕剧,数量可观,品种丰富,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活着的中国》一书里,把李健吾和曹禺并提为1929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剧作家.可见他在当时戏剧界的地位.遗憾的是,对于他在戏剧上的成就,在解放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却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9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在他的四卷本著作《莎士比亚》中第一次将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877年英国学者道顿在其《莎士比亚入门》中将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我以为在以往的莎氏创作分期研究中,不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莎士比亚开始创作的历史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全部创作又以历史剧结束,而以往的分期研究都忽视了这个重要的事实,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创作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和评价;(二)莎士比亚的喜剧是从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而以往的分期研究常常把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误定为莎士比亚全部创作的开始,不恰当地、过分地强调了所谓莎士比亚创作受到“大学才子”作家的影响;(三)未能将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艺潮流与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全方位的透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们对莎士比亚创作真实轨迹的辨识.  相似文献   

12.
<正> 古典小说《西游记》“每杂解颐之言”(鲁迅语)、“逸趣横生”(郑振铎语)、通体一致地保持着它的基本美学风格——喜剧美,这是作者吴承恩“善谐剧”的禀性在创作中的鲜明表现。《西游记》问世四百年来,之所以吸引、征服了无数读者,并且驰誉全球,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喜剧美的魅力。著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得好:“在世界文学中,《西游记》是最有趣的小说之一,应该让世人共同欣赏。”《西游记》同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喜剧作品相比,确实是毫无愧色的。本文探讨《西游记》喜剧美的重要一支——滑稽美,余项幽默美、讽刺美,笔者另有专文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为人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128-152,169
一、弦断有谁听中国的读者对川端康成并不陌生。他所创作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温泉旅馆》等作品,以哀婉凄丽的笔法,描绘了日本底层  相似文献   

14.
胡镓 《江汉论坛》2014,(3):106-109
阿里斯托芬的《马蜂》一剧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矛盾。父亲斐罗克勒翁狂热地喜爱陪审。儿子布得吕克勒翁却认为父亲的行为是种怪癖,极力阻止他参加陪审。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该剧反映的是诗人对雅典人诉讼成风这一习气的批评,以及对执政官利用陪审控制公民的揭露。从关注剧中"义愤"与"怒火"两个语词的辨析出发,可以证明,《马蜂》一剧有更深刻的内涵。老人的怪癖来自他对诸神和民主制度的信仰,儿子转变老人思想的努力是用新观念消解传统信仰与民主信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悲喜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六○二至一六○三(或一六○四)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这三部戏剧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悲喜剧独特的戏剧冲突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美学范畴。莎士比亚的三部悲喜剧同他的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具有同等的地位,它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五种样式。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是十八世纪正剧的先河,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  相似文献   

16.
艺术贵于独创。独创离不开借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的小说犹如文苑中的一朵奇葩,以它独具的形、香、色而引起人们的无限慨叹和驻足流连。阅读张天翼的小说,我们不难把握住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讽刺、幽默。自然,我们会联想到中国古代文学中以讽刺著称的一些小说在他作品里的“投影”。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的创作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茨威格享有广泛的世界声誉,被高尔基称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平生只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永不安宁的心》,却创作了大量内容浓缩、结构精致、紧凑、扣人心弦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等名篇已为我们所熟知。这些短篇小说,思想内容严肃,社会意义极其深刻,心理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动人,语言典雅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茨威格的小说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结构紧凑,刻意求精:二是心理分析透彻细腻;三是人物塑造理想…  相似文献   

18.
<正>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它在老舍小说的创作道路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 《老张的哲学》奠定了老舍以后的小说创作以市民、特别是以北京市民为描写对象的基础。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是一种艰苦的探索过程: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探索主观世界。他既要寻求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也要探索适合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客观世界。“作家总是选择与他的创作风格一致的题材来写。”(老舍:《题材与生活》)老舍选择的是市民生活、特别是北京的市民生活。他的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大都属于这一部分。市民,是个范围十分宽阔而又极为复杂的社会阶层。其中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以  相似文献   

19.
叶绍钧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始终以“为人生”的鲜明特色,以对现实主义的真诚追求而饮誉文坛。 鲁迅先生则以他的《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成就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承认鲁迅、叶绍钧二人皆以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成就著称,并非等于说,二人对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贡献是比肩的。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可以发现:鲁迅一开始创作就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民诗人,杜甫对待劳动人民感情之深厚是世所公认的,但他的感情有一个逐步发展、加深的历程。这其中,天宝末期至乾元时期、成都草堂居住时期、夔州时期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中,他创作出了《兵车行》、《北径》、“三吏”、“三别”等杰作;第二阶段中,他创作出了《为农》、《春日江村五首》、《寒食》、《草堂》等佳什;第三阶段,他又创作出《峡中览物》、《最能行》、《负薪行》等名篇。三个阶段中,当以成都草堂时期为最高潮,它奠定了杜甫与劳动人民感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