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明的代价     
(一)就在人类能将个体以社会的形式组织起来时,社会规范就诞生了,同时,也就产生了对违反规范的个体所采取的惩罚手段,这是社会组织的目的性所赋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把最严重违反规范,影响社会定势的行为,称为“犯罪”。今天,全世界的政治家以及法律、社会、生物、生理等各个门类的专家、学者都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因为事实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抑或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犯罪浪潮、特别是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文化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细致入微的影响,就人的消费而言,文化能够从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向消费者传授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影响社会成员的消费行动和购买行为。对于化妆品这样流行性很强的时尚商品,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心理趋同和审美观上,本文拟讨论化妆品广告是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然而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言语使用规则也因文化及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往往对双方使用语言时所必须服从的言语使用规则的差异认识不足,因而双方会理所当然地以本国语用规则作为交流原则,并以此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因此人们很有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本文希望在文化的视角下通过研究和学习中西双方的称谓语差异来实现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不良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但无论主观上、客观上是什么原因,都与家庭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可以从家庭环境不良、监护职责缺失、教育不当等家庭问题中找到原因.本文认为,正是家庭排斥在不同方面的多重作用,使儿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发生阻滞或扭曲,进而背离家庭.家庭排斥是流浪儿童背离家庭的根本原因,体现在物质环境、人际关系、父母教育行为等不同层面.分析儿童流浪这一社会问题,对家庭养成教育的启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养成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优化家庭环境是家庭养成教育的基础条件,监护人教育与监督是家庭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失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顾名思义是“失掉规范”的意思。“失范”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内社会规范缺乏或含混不清,亦指某种社会转变时期社会规范(制度的或观念的)变化迅速以致社会成员无法适应,致使这种规范不能向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状态。在正常状态下,社会规范作为某种制度,法规或道德标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协调着社会与人之间,社会成员相互间的关系。但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校园文化在逐步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高层次形态,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可以将社会影响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学生,同时大学生也通过校园文化不断地用社会规范规定着自己的行为,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一、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功能人生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面临许多社会化的课题,这些课题能否顺利完成是至  相似文献   

7.
穿刺和纹身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被认为是穿刺者和纹身者表达社会认同或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社会心理学者也正在积极地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以求对这一社会行为能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中国武汉、法国巴黎和加蓬利伯维尔三地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穿刺或纹身行为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机;个人的信念对纹身或穿刺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认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这些时尚行为构成了包容不同文化的最优框架。  相似文献   

8.
人类历史上,尽管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时期,但留在我们观念中最深的,还是来自于男性主导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不过,有相当多的国家,在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显示出比较浓重的女人味。  相似文献   

9.
和牟 《职业时空》2008,4(8):72-72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基本规范,数千年来,交融与制约并存、互补与互动同在、矛盾与冲突始终交织其中。古有儒法两家的争鸣,近有哈特与富勒的论战,纵横古今与中外,历演千年而不休。近年来,人们所提出的“道德的行为不合法”、“合法的行为不道德”等有关“合法”与“合理”问题的争论和悖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规范的内在矛盾和冲突。由于道德和法律有着较强的时空性和国别性,本论题所指的冲突限定于我国现行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教学管理文化是大学管理文化的一部份,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结合。教学管理文化,是人们关于教学管理的观念、知识、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方式和社会评价,是教学管理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教学管理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对教育  相似文献   

1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对中国被试适用性之初步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问题的提出问卷调查与量表测量是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收集个体的态度、行为等数据的常用方法。但许多社会规范已规定了什么样的态度与行为是社会所提倡的、被他人所称道的 ,或正相反。所以 ,对这些规范有所了解并受其引导的人们 ,或为免受惩罚与批评 ,或为维护自尊、给人留下好印象 ,在问卷或量表上的反应常是否认自己拥有不被赞许的态度或行为 ,而肯定自己拥有正向的特质。这种反应倾向被国外学者称为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 (socialdesirabilityrespondingtendency ,简称SDRT ,Edwards,1 9…  相似文献   

12.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行为规范、掌握基本技能、从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人转化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过程。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决定性影响,友伴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青少年的社会化历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探讨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把友伴群体纳入研究视野,是极为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友伴群体是指价值取向相近、生活情趣相投、以共同娱乐为其主要活动形式、靠情感联络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娱乐友伴群、友谊友伴群、学习友伴群以及所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圈子”、甚至犯罪小团体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友伴群体。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个体都可能接触一些友伴群。儿童最早接触的是游戏友伴群,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游伴相处,他们开始懂得友谊、谦让、互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从中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以文化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系列精神的和物化的形态。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均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中学生文化同样是社会、家庭、学校文化的折射。文化有导向、约束、规范的功能,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中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敏感阶段,是文化观念、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即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控制的对象是现实的人。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些是正常的,有些则是反常的。社会控制的目的就是合理化一些人的反常行为,以保证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正常运行。人的行为是以  相似文献   

15.
所谓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规范主工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随着新旧体制的转变,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大大改变,许多过去受到否定的社会行为,如“个人经商”“个体企业”等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许多过去可以容的社会行为,如“大锅饭”、“平均主义”等则因其奖懒勤奖败罚优的后果受到了社会的否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迫切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规范但是由于“文革”期间的文化虚无主义,我国在规范演化过程中存在一个断层,一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体现人类…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区域化的社会,地域空间、人群、社会互动及制度结构是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社会资源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载体.社区是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在社区范围内有不同类别的社区群体,这些社区群体扮演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各自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和特殊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责任心的外化,在过程上体现为:责任心——伦理道德规范——伦理行为三个层次,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就是责任心,它是产生社会责任感的动力源。探讨社会责任感,重点在于个体责任心的培养,在于个体负责任态度的养成。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试图从人的社会规定性和主体实践性相统一的视角来解析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首先,基于“关系”一词在我们中国人日常话语中的用法,指出人与人的关系概念存在两重涵义:一是由不同主体之间某种性质所构成的状态(简称表象静态关系);二是由不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状态(简称内在动力关系)。其次,基于中国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模糊性和差序性,认为每种性质的表象静态关系都对应一套内在动力关系的游戏性规则。最后,基于中国人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选择、解读和操弄关系规则的过程,说明了关系运作的游戏性逻辑以及关系作为延伸规范和潜在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城市形象就是创造城市所属的文化符号,并把这些文化符号向外、向内传播,让社会对城市形成良好的整体认知。城市形象传播对城市新形象的全面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传播模式的开发,才能在整体上把城市形象推向大众,并在大众中不仅产生美学意义上的视觉认识,更重要的是产生理念认识和与社会整体规范相一致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职业文化是指长期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等。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规范等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任何职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职业文化既受制于整个文化环境,同时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