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民报》的创办与20世纪初年的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报》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对于中国是革命还是改良的道路选择问题上,在舆论宣传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创刊到停刊前后5年的时间里,在革命经费筹集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其运作的方式独特,对20世纪初年社会思潮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掀起民族主义思潮、促进尚武思潮、保存国粹思潮、激荡女权思潮、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早在<申报月刊>进行中国现代化大讨论之前,<独立评论>知识分子就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如统一与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统一与建设之间的关系;政权统一是靠武力还是靠政治抑或是靠经济;建设应无为还是有为;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是工业化、是复兴农村还是农村工业;留学是盲目还是理智等等.<独立评论>知识分子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贡献了各自的才智,他们的言论虽带有一些理想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民党当局的决策,他们虽"言人人殊"却又"殊途同归"——企盼中国能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应当尊重自己的先知。2007年是《在路上》(1985)问世50周年,这部作品发表于1957年,它标志着美国文化的觉醒。孤独寂寞、充满矛盾的杰克·凯鲁亚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之王”和“嬉皮士之父”。他自己厌恶这些尊称,认为它们是错误的,但这种身份并不需要(他的)承认。因此,《在路上》(和爱伦·金斯堡同样发表于1957年的《嚎叫》)仍然被视为喧嚣狂暴、混乱不安的20世纪60年代标志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 ,其研究代不乏人。 2 0世纪的《诗品》研究主要集中在诗人品第、“滋味”说、批评观 ,以及与其他经典著作的比较研究等方面。整个研究历程形成了“两高一低”的发展态势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女子团体的涌现是20世纪初年女权运动的闪亮之点。这些团体虽然重心不一,但却大体围绕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两大主题而展开,它鲜明地映现了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与戊戌学会组织相比,该时期女子社团已显得成熟定型,凸现出现代社团的现代化特征。尽管这些女子社团仍存在结构分散、维持周期短等缺陷,但其本身的社会意义则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6.
7.
传统《选》学与现代《选》学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模式。传统《选》学以文献研究为唯一模式,现代《选》学融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为一体而以文学研究为主要标尺。此一标尺,既为区别20世纪《选》学流派的唯一尺度,并为区分20世纪《选》学研究分期的唯一标准。20世纪《选》学流派约略可分为高步瀛代表的传统派,黄侃与屈守元代表的转型派及骆鸿凯代表的现代派。20世纪《选》学研究可分为20世纪初至1949年的开创期,1949年至1977年的间歇期,1978年至1999年的发展期。开创期融传统格调与现代精神为一体,融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为一炉,奠定了20世纪《选》学发展的基本格局。间歇期则因连绵不断的政治批判影响而使整个《选》学研究处于基本停滞状态。发展期《选》学重新升温,文献研究与文学研究均得到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华简《保训》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荆州博物馆编的《郭店楚墓竹简》。2001-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马承源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7册。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90年代至今十多年来,从郭店简到上博简,“传统性”的战国楚竹书一直持续不断地敞开并焕发着中国学术的“当代性”。这支研究队伍不是很大。却担纲着既是“第一线”、又是“第一流”的学术研究,倍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以后,在现代学术意识的主导下,《诗经》传注和训诂也悄然发生变化,并逐渐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性特征:体现科学精神,突出文学特征,具有文化视野和简明精要的传注风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年,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先进分子以天赋人权说为思想武器,对传统扶阳抑阴的性别歧视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要求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三个阶段都实现全面的性别公平。20世纪初年先进分子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思想与实践,为改变几千年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的弱势塑造、争取两性的公平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有力推进了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和女性解放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隐喻既是一个语言意义上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范畴里的概念。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通过在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分析探讨隐喻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策略,可以得出在语言层面上隐喻翻译可适度归化,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在文化层面上隐喻翻译异化的尺度可稍大一些,以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发展之中,只有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以西释中"的诠释范式不仅不能充分凸显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而且包含了贬抑乃至扭曲中国文化的可能性,因而是不合理的,其将西方现代文化看作是人类文化之"共法"的理论前提也是不能成立的。为适应"集中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智慧以解决地球村所面临之共同困限"的时代要求,中国文化的基本诠释范式应当转向"以中释中"。为此,要在人类文化殊相之一的层面回归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二者均作为人类文化殊相之一而存在,并在人类文化之一般精神的统领下开展平等对话;要切实挺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要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要凸显"双向互动,层级累进"的方法意识,逐渐推进"以中释中"诠释范式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的同时也一开始就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误区 ,这就是人们无一不把“中国现代文学”看作是一个有其发生、发展与终结的完成了的历史 ,并将当代文学看作现代文学的延续与发展。然而 ,现代文学是一个因时代原因被“突然”中断其发展的未完成的历史 ,在短短的三十年间 ,它无法实现变革传统与向西方学习的理想 ,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 ,没有产生作为文学史标志并足以与传统和西方文学相比肩、影响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经典作品。当代文学在特殊的时代与政治影响下发生 ,与现代文学存在本质的差异 ,无法成为现代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作为文学史 ,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摘要:早在东方主义概念提出之前,关于如何评价庞德《华夏集》与中国诗歌本来面目的关系,艾略特就做出过评价,该评价与半个世纪后的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不谋而合,认为《华夏集》并非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集,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中国学者钱兆明对这种观点不满提出了东方主义新韵内涵,认为中国不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他者而是对20世纪的英美文学现代主义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东方主义的概念的运用的确应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否则就变成了生搬硬套欲加之罪。庞德本身是东西方文化相遇的典型范例,对他的评价不可将东方主义概念简单加以套用,更不能据此抹杀他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企业的绿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125-130
企业绿色营销指的是生产单位通过加强环保、设计和生产无污染、无公害产品,从而获取真正意义上的低消耗、高产出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是制约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经济增长之生产方式,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可取经营手段.本文从企业绿色营销的意义、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措施的制定、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及如何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对中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前,美国华侨鉴于人地生疏,谋生困难,遂通过血缘、地缘等关系,组成了众多的会馆、宗族及秘密结社.为捍卫本集团的利益,这些社团设立了武装堂口.这些堂口的设置为华侨社团的斗杀提供了一种暴力工具.早期华侨"堂斗"具有频率高、影响广、危害大的特点,其原因在于早期美国华侨特有的宗派意识和非法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论中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81-86
非政府组织(NGO)在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法律维权、环境保护、抗御自然灾害及预防疾病传播等诸多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这对开放的中国当然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现代NGO对于中国而言又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所以,作者通过对NGO发展的社会基础的构建,以及对NGO在国际法律地位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对中国国内NGO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比较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9.
手艺,以手造物的技艺,承栽人类文明认知、审美、伦理等诸多内容.建构中国"手艺学",对中国数千年传承发展的"手艺"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手艺学"将包含手艺原理、手艺批评和手艺史研究并建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作为独立学科,有助于进一步求解手艺传承、造物哲学等基本命题,在知识建构和人才培养上发挥基础、持续、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在中国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形成了具有某种恒久意义和特定价值的母题显现形态。本文将中国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叙事归纳整合为三种模式 ,在对其进行“悲剧性”的审美认证和文学史价值评析的基础上 ,还予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发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