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对原有的整合方式所构成的挑战。指出由于社会结构的快速分化,使得在社会分化和整合之间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必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的急速分化,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即培育中介组织,增强政府权威;建立健全法制,理顺利益关系;加强文化整合,重构价值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一般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期 ,社会结构在领域、区域、阶层、组织、利益和观念上都在发生迅速的分化 ,而传统和旧有的社会整合方式又无法适应这种快速的社会分化 ,以致在分化与整合交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空白环节 ,从而对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影响。因此 ,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整合机制 ,在适应社会分化 ,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确保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从"分化-整合"的角度,就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问题进行解析,指出中国农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各领域的分化过度而整合不足.因此,实现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整合上,加快消除二元社会结构鸿沟;在政治整合上,强化国家政治制度对民心的凝聚力和在民众中的威信;在文化整合上,积极构建统一、和谐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而且整合的方式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以谋求农村社会发展的持久、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从“分化-整合”的角度,就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问题进行解析,指出中国农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各领域的分化过度而整合不足。因此,实现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整合上,加快消除二元社会结构鸿沟;在政治整合上,强化国家政治制度对民心的凝聚力和在民众中的威信;在文化整合上,积极构建统一、和谐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而且整合的方式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以谋求农村社会发展的持久、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对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体系对社会利益结构状况与变动趋势的认定和整合 ,直接关系到政治体系自主性、适应性和凝聚性的稳定功能的发挥。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群体利益分化 ,必将对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冲击和挑战。本文力求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特殊性为切入点 ,就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利益结构分化及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阶层构成变化与社会分层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直接相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社会阶层格局发生重组,其中最主要的是出现一个新兴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私营企业主与不法政府官员所形成的官商勾结,是导致社会仇富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私营经济发展为进城的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和城市底层社会。此外,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下岗潮,工人阶级内部开始产生分化。相对于外来的打工者,城市下岗工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并不是最低的,但城市下岗工人的阶级意识却远远强于外来打工者。面对社会的分化与多元化,今天的中国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整合社会各阶层意志,以重塑国家意志与民族精神。1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讨论城市化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城市化进程所造成的日益明显的社会分化和对社会分化在合理范围内的调整即社会整合.研究银川市在生产力要素和分配方式多元化作用下的社会分化特点,提出加强社会整合机制的途径,以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迅速分化,表现在农村社会体制结构、组织结构、群体结构、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结构等分化上。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对社会整合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整合模式已不适应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要求,必须变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总体性社会格局逐步瓦解,社会分化大大加剧。然而中国的社会分化并非是一种功能分化,而是一种利益分化。功能分化本身蕴含着社会整合机能,而利益分化则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利益失衡问题已然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亟需进行社会建设。通过建设适合中国特殊国情并满足长远发展需求的社会结构,奠定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进行利益分化基础上的结构整合,实现以利益协调为必要条件的社会有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归根结底,社会分化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分化和重组,是利益的分化,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突。我国当前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有必要选择与构建新的社会协调机制以整合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结构的正向分化,以期达到缩小差距,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社会交往、生活服务、就业与创业及民族工作等四个部分组成.我们要从发展城市民族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和发展族群关系网络,建立新型城市民族关系和理顺城市民族工作体系等五个方面来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2.
从功能视角看,社会失序是社会秩序的整合与控制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最终溃散的过程与状态,表现为社会失范、社会冲突、社会解体等3个程度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社会失序源于社会原有秩序功能逐步弱化和缺失。在社会失序的3个层面,分别贯穿着规则缺失与功能弱化、关系紧张与功能分化、结构瓦解与功能溃散的演化和作用机理。探寻和把握社会失序的机理,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陵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与加快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转型阶段,应该构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四个内在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机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互...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给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城市民族法律法规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文章对我国目前城市民族立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城市民族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民族立法体系、提高立法质量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资源整合对初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特别的推动意义。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上海A区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旨在探讨都市社会工作资源储量、类型及整合机制。A区的探索总体上看是一种政府主导推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跟进的模式。政府最初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强调和引导,激发了社区青少年社工机构整合资源的积极性,并在后来也逐渐注重品牌的塑造,努力打造阳光工作室,通过品牌效应,初步显示了社工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自主化运作的趋向。这既是社团对政府主导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自主化运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农民工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浪潮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许多政府和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从农民工群体——集体层面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重构农民工群体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社会实体和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产生的基础,增加社会资本既要有良好的社会实体为母体,还要有社会网络为载体,所以要想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资本必须很好地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并提高群内的整合和群间的链合。提出了组建有关农民工非政府组织这一过渡性质的非赢利组织的思路,阐明了其生成、运行和发展的机制,认为农民工群体组织的筹建,可以增加农民工的网络融入度、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度和社会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为一元、农村为另一元的城乡分隔和差异状态;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明显和城乡分隔刚性,而改革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走出二元社会结构既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又有利于当前中国农业面貌的改变、工业效益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心理的平衡和城乡环境的改善;走出二元社会结构应该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创建促进城乡一体的新制度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围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了社会救助管理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漏洞和不足,尤其是城乡低保制度的失衡问题突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要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现。要在探索建立城乡低保一体化架构、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加强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城乡低保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别是浙江省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的重点,已经开始由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农民流动也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社会养老保障作为影响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重要机制,将深深嵌入农民流动之中,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农民流动的意愿、能力和过程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成为嵌入农民流动的新的变量因素。通过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人口总量和比例,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深化传统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基于身份和人群划分的制度规定;创新社会养老保障关系转续机制,推进一体化的制度并轨和管理整合,构建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民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