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安年鉴》起编于1990年,一年一册,已成编八册。回顾八年的历程,年鉴的质量明显呈上升趋势,但与优秀年鉴相比差距还很远。我们深感年鉴要面向市场,就必须狠下内功,努力提高年鉴的整体质量,这个内功,就是要使年鉴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常编常新,要让读者耳目一新。如何使年鉴常编常新,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我从1987年起,开始承担《中国气象年鉴》内蒙古部分的撰稿任务。第二年,又被聘为年鉴联络员。10年来的实践,使我对年鉴联络员肩负的双重责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其一,作为一名年鉴联络员要对《中国气象年鉴》编辑部负责,要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完成撰稿、征订和发行工作。其二,要对自治区气象局负责,要贯彻局党组意图,真实、全面地  相似文献   

3.
年鉴中的每一篇文章(条目),都是年鉴整体中有机结合的"细胞",只有"细胞"活,才会年鉴强,才会打造年鉴品牌。如何盘活"细胞",我认为应该做到"四要":一、要充分认识年鉴的"四分法"以2004年《红塔年鉴》为例,洋洋洒洒百  相似文献   

4.
1999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上,本人曾就年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发表了浅见,认为“质量与效益是年鉴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离开质量,年鉴无法生存;不讲效益,年鉴难以发展。因此,我们在年鉴工作中要把质量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质量与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题目,首先是两任会长的提倡,老会长尚丁提出我国年鉴要编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现任会长许家康提出要创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第二是中国年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年鉴研究会高举创新的旗帜下,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是提出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这个历史任务的时候了。年鉴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铸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  相似文献   

6.
年鉴条目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年鉴条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因而在年鉴条目的编写上要注意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力求精益求精。笔者从事年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昆明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省级年鉴研讨会议上我们曾提出:年鉴要生存、要发展,出路在于创新。经过年鉴界德高望重专家的同声呼应,“创新——年鉴生存的基本方式”已经成为年鉴界的共识。其实不仅年鉴,地方志亦然。两年以来,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对认定的创新发展方向仍一如既往地探索前行,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虽不改初衷,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在分析与总结2001年以来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年鉴创新必须要在年鉴性质和读者定位、年鉴出版管理和经营机制、年鉴内容选择和编排等3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9.
年鉴质量取决于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年鉴编辑队伍,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年鉴。要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桐乡年鉴》创刊9年来,广大编纂工作者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与时俱进,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行业年鉴反映上一年某行业的发展和成就,对行业的生产、研究起着重要作用。行业年鉴是年鉴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我国各地年鉴中行业年鉴占的比重较大,是年鉴家族中的一支生力军。行业年鉴要想持续发展,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根本。编委会及编委是掌握年鉴大方向的,他们对年鉴关心和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年鉴的生存和发展;年鉴的经营人员负责年鉴的发行,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鉴不同于政府年鉴。企业年鉴记述的是企业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有的是蓬勃向上,做强做大;也有的是改组、改制、步履维艰或破产。所以,企业年鉴一定要突出企业的特点。《中铁十五局集团年鉴》原名《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年鉴》、《中铁第十五工程局年鉴》,创刊于1993年2月,至2003年已编纂13部,  相似文献   

12.
《昌图年鉴》是县级综合性年鉴,创刊于1986年,至今历经16个春秋,在编辑工作中有些体会,现写出来和年鉴界同仁共同探讨。一、年鉴是官办,还是民办年鉴要走进市场,要和市场经济接轨,讨论得颇为热烈,继而牵涉到年鉴是官办还是民办?从县级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看,我认为年鉴必须由官办。主要理由如下:1.年鉴官办,是由年鉴的基本性质、年鉴的"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和年鉴的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所决定的。年鉴具有政府公报性质,是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盐城年鉴》的编纂工作实践,认为要推动地方综合年鉴的创新,必须要更新观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要在年鉴的框架结构方面推陈出新,增强年鉴的实用性,加强年鉴的宣传、发行和利用,加强年鉴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年鉴作为信息产业,作为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要适应时代变革,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年鉴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当然年鉴创新首先要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因为年鉴是一种以年为期,逐年汇集记载年度政治、经济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纵横比较、借鉴的系列性史册和资料性工具书。所以,真实性是年鉴的  相似文献   

15.
一、必须把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年鉴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要创新发展,年鉴工作者必须要增强紧迫感,走改革创新之路,寻找年鉴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年鉴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彻底改变出鉴理念,强化年鉴服务功能,这是年鉴未来创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编辑处副编审张维义《年鉴行文规范问题刍议》一文,根据其在责编部分年鉴稿件的工作实践,指出在年鉴的行文规范方面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论述了年鉴行文表述统一规范的重要性。为使年鉴行文规范化,要树立责任意识与精品意识;要认真制订行文细则,加强业务培训;要大力加强年鉴的总纂工作;要提升年鉴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年鉴编纂机构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18.
一、观念创新是搞好年鉴经营的前提 任何创新都必须从观念创新开始,年鉴的经营创新也不例外。年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就跻身于异常激烈的竞争大潮中,而这竞争的核心是年鉴能否赢得读者。年鉴只有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使年鉴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年鉴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入彻底的变革。一是去掉年鉴"史书"的烙印,保证年  相似文献   

19.
《桐乡年鉴》编纂工作1998年开始启动,我们编纂第一、二卷年鉴时,主要依赖供稿单位提供信息,供稿单位提供什么信息,年鉴编辑人员就加工什么信息,结果把年鉴搞成一个套路,年年雷同,卷卷一面。后来经过学习、实践、摸索,我们初步形成一个共识,年鉴是年度性有价值的信息的荟萃,它一要“新”,二要“精”,三要“实”。新、精、实这3个字就是年鉴的特色,也就是年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们年鉴工作者要用十五大精神,促进年鉴事业,适应新的形势,再创新业绩。首先是要全面提高年鉴的质量。年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和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是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