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基于推测变分模型的方法,利用SUR及时间序列方法对14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数据分析我国银行业竞争度变化。通过建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度的影响模型测度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竞争度在基本处于垄断竞争的业态,竞争呈波动性变动,市场结构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表现的银行竞争,外资银行数量上的增长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示范与牵动效应与CV模型测度的竞争度相关,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加了银行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冯启文 《统计与决策》2004,(10):132-133
一、中国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在金融服务业中,银行业的开放承诺最为彻底.我国承诺逐步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取消地域限制和客户对象限制,在5年过渡期结束时实现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为中外资银行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银行业入世承诺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3.
2006年,注定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宏观上,政府监管政策开始放宽,金融创新得到进一步鼓励,知识产权保护受到重视,混业经营之路日渐清晰,银行开始开拓其他业务;行业层面,银行业按照WTO的协议如期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大举布点,内外资银行虽然没有开始正面的直接;中突,但火药味已然十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华投资也得以快速发展.由于受中国金融体制的影响,多数外资银行均采取股权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既为外资银行在华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贸组织在即 ,我国将逐步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市场 ,有选择性的允许国外金融服务企业进入。这些即将加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外资银行实力如何 ?有何竞争优势 ?其营销战略如何 ?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并针对性提出我国银行业应采取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银行业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已不能满足银行的发展壮大,不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高速增长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合理需求就是银行潜在的产品”这一原则,通过企业对资金、资本管理需求的描述及金融机构所提供产品在本地区的业务办理情况来看,中间业务的发展将  相似文献   

7.
入世以来,我国政府按照开放金融业的承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逐步取消地域、客户和业务方面的限制,全面放开本国银行服务市场。2005年是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本国银行服务市场之前的最后一个过渡年,入世五年来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外资银行这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WTO获得市场准入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同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银行业的安全运行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虽然我国银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制度的缺陷、体制和体系的脆弱性、创新机制的不健全、监管与法制的不适应等原因,致使银行业发展的基础不稳,银行业风险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及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外资银行进入动因分析(一)模型的建立现有文献对外资银行进入有多种客观度量指标,我们在此综合了Claessens(2001)和Hermes(2003)等的观点,将外资银行营业性网点的数目(FBNUM),外资银行长短期贷款占我国银行业全部资产比率(ACSTFUN)和外资银行所有者权益占比(AEQUITY)作为外  相似文献   

10.
郭力  阎会心 《山西统计》2003,(10):53-53,55
“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将更加开放,外资银行将不断进入,并逐步享受国民待遇,民营、股份制银行异军突起,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wr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外资银行纷纷在华设立机构,其业务发展也大大加快。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等经济金融发达地区是我国外资银行最为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角度评估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基于我国204家银行2002—2021年的数据,使用两阶段链式网络DEA方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银行业流动性创造效率呈下降趋势,当前总体处于低位;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较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业务生成与流动性转换匹配最好,流动性创造效率最高;区域性商业银行因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匹配度最差,流动性创造效率最低;外资银行虽拥有较好的匹配度,但因业务受监管限制,流动性创造效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获得市场准入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同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银行业的安全运行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王玉荣 《中国统计》2001,(11):19-2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业等金融服务业市场。这无疑将对中国金融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银行业: (1)外国银行可以在我国“入世”当年开展我国国内企业的外汇业务,(2)在我国“入世”两年后,与我国国内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开展我国居民的外汇业务,(3)在我国“入世”五年后,外国银行可以与我国居民个人进行人民币业务,(4)在指定的地域范围内,外国银行与我国国内银行享有同等权利,(5)在五年内,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地域和客户…  相似文献   

15.
层次分析法在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世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金融业的大门开始向外资银行敞开。此后5年,中国逐步取消了外资银行在内地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至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宣告施行,标志着中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了人民币业务。2007年4月,汇丰、花旗、渣打、东亚4家银行作为首批外资法人银行在上海开业,外资银行人民币零售业务随之“破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逐步加深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和企业进入到大陆这个广阔的市场中来,中国的各行各业将面临前所末有的挑战.当然金融业也不例外.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倒逼中资银行不得不加快改革的步伐.例如,前段时间花旗银行向中小储户收取服务费的事件在金融界中资银行业引起巨大的反响,从而引发中资银行也推出部份收费项目,这在社会上、老百姓中引起了不小波动.关于银行收费问题,对于银行业的发展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中资银行的性质,目前确实不能照搬外资银行的做法.然而,中资银行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优化资源组合,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做好中间服务和表外服务,浙进式地吃好服务收费这道大餐.  相似文献   

18.
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 ,中国即将正式跨入WTO的门槛。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对仅有6年商业化运作历史的中国银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冲击 ,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类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各项指标的考察 ,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资本账户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   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银行业的规制被打破,于是便出现了全球性的银行业开放和放松规则的趋势,伴随而来的银行业务的扩展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使银行业务的扩展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使银行更具风险.作为回应,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致力于建立新的银行规制机构,设立防范信贷风险的最低资本标准,进行风险管理以及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的建议,这种改革一个共同特征是金融危机前银行系统出现的脆弱性.通常,对于国外借款控制的放松并没有伴随适当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银行市场进入决策机制的影响和检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基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据构建静态离散博弈的均衡结构模型还原银行市场进入过程中的战略互动,并重点考察不同垄断地位银行间非对称的竞争壁垒效应。鉴于多重Nash均衡引起的估计不一致问题,分别使用条件矩不等式和子样本模拟技术识别与估计模型参数的置信区间,并进一步设计反事实分析和分类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放松显著推动了市场进入决策机制升级,使其不仅取决于银行内部优势和市场区位,也受制于对手决策及其构建的品牌、规模经济等非对称竞争壁垒;银行边际利润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当前银行业的“壁龛市场”战略占优于“跟随”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