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饶增阳 《南都学坛》2001,21(4):122-123
<正>一、学生阅读兴趣分析 1.兴趣差异 (1)年级差异 读书多且读好书多的学生多为高年级学生,他们一般读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图书。才入校门的低年级学生不读书或喜欢读娱乐消遣性较强的图书,主要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论素质较低,没有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明确,再加上无人指导,所以对知识性、专业性强的图书难以产生兴趣,只把阅读兴趣放在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图书上。而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认识到读好书一来能启迪自己,二来对自己的学业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阅读,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还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在“教学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即生活.怎样让刚从高考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大一学生重新找回阅读的乐趣,让他们的阅读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们课内外主动积极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文章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四个激活英语阅读潜能的原则即:生活化原则,差异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同时提出四个激活英语阅读潜能的策略即:英语自主阅读热情的激活,英语自主阅读过程的激活,英语自主阅读资源的激活,英语自主阅读评价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其人格精神意识的构成及品位高下,才是决定作文成败得失的关键。我们可以在对文本的理解剖析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在学生与文本人物沟通共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生观。提倡对有益书籍的有效阅读,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关注时事,感悟人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有些人却担心阅读、积累的囫囵吞枣会影响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情感、语言等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大可不必顾虑这些。感悟,可以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7.
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儿童阶段,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学校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组织“以大带小”的阅读活动,即高年级的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讲故事。这样,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愿望,又提高了高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不足,教师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实现自主阅读,使学生读中有得、读中有乐。  相似文献   

9.
针对特定的教学实际,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提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重视文本阅读,该类课堂的教学应回归“原生态”教育.从教学的目的看,无论怎样的阅读目的,怎样的阅读材料,都需要给学生以阅读指导,把本属于学生的阅读时间还给学生;以读来贯穿课堂教学,切实地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要对学生的读给予适当的规划、设计与指导,从而达到原生态语文教学课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等院校老年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和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规律 ,指出了图书馆应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阅读需求特点 ,以最大限度来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所要采取的不同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讲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该能力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大量的阅读实践应在课外进行。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前、读中、读后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提高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课中采用语篇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实行现代阅读理论指导下的语篇教学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读书,古人曾有妇儒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之说法;今日也有大作家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的感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只有培养学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这已成为很多老师的识。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习惯,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就要从低年段培养,从一年的新生做起。这样,让孩子爱上阅读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14.
余菊会 《新天地》2011,(12):477-477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发展很有益处。阔读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体会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加强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种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加强“读”的训练,采用“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方法。本文试从“确立阅读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同学间的阅读互动、交流”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提高学生语文课中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文献阅读,不仅可以提供一个了解相关学术史发展和未来研究走向的良好视角,更有助于研究者深刻理解已有的研究发现及其理论贡献,因而对于刚刚进入学术研究的高年级本科生而言,至关重要。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的分析框架以便于总结每篇文献的主要方法和结果,以及教师在简短的书面报告和课堂讨论中提供有效反馈,将批判性文献阅读引入经济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课堂教学实践。在总结相关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引导课堂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文献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完成文献阅读报告等关键问题,为将前沿学术文献阅读融入课堂的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如何读,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注重课堂阅读训练:一、以听激读;二、以读启读;三、以说带读;四、以写促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阅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作为阅读课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大量愉快地阅读 ,而不是取而代之读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提供阅读资料 ,讲解背景知识 ,解答课文难点 ,最主要的是鼓励和激发学生借鉴阅读母语书籍的方法 ,进行有技巧的、积极的、愉快的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及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以故事激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情感,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反思,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培养他们多元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秋风 《社区》2014,(20):11-11
起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旧还会有不少人会保留纸质阅读的习惯,而有一些书籍,也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纸质书的方式来传播和留存,比如大中小学中那些需要精读的书籍,比如一些重要的经典名著。电子书确实非常方便,但更多的电子阅读,其实是快餐式的,是一种消遣式的阅读,或者说一些技术性、实用的书籍会通过电子的形式去传播,因为这些书籍的消费,本来就是一次性的,没有太多的文化内涵,人们对这样的书也没有什么感情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