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姜福洋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356-357
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中供给的技术与成本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对需求方面的自然要求 ,讨论了社会收入分配类型的消费需求结构 ,从购买行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三种主要的社会收入分配类型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彭升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民收入普遍大幅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也已经相当严重,理应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赵福林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7-7,18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在体现经济效率方面虽具有积极作用,但经济非效率因素带来的收入差距产生的负面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应改革和完善现有分配体制,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以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刘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6):18-20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是各国伦理学家在社会道德伦理中最为关切的社会主题。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互相矛盾又相互依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以及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公平问题.要通过再分配来解决.收入再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针对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造成当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政策、法律和教育6个方面原因的分析,指出造成今天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不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即不是一种经济公平,而是在改革中政府缺位造成的。并由此指出政府应在社会保障、权力监督、国企财务监管、改革政策调整、健全法律和公平教育上着手,力求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临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7-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日渐突现,并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初次分配坚持效率原则,满足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掠取,再次分配运用税收杠杆和福利补贴的形式,兼顾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让不同群体从“蛋糕”上切取“蛋糕”,做到分配过程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倪东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27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影响的范围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方面,还涉及到政治、法制等领域,对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产生根本性的作用。本文通过目前中国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一定的国际数据,提出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然后以这些问题为纲探讨相关的方略,以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改革,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发现了收入不平等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消极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根本就不存在,甚至发现了相反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产生这种矛盾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以社会认知为解释机制的理论框架——客观的收入不平等通过个体对分配过程和结果公平的感知形成主观认知,继而通过个体、人际与社会三层机制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作为政府减少收入不平等手段的收入再分配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影响。这些分析对理解和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毋庸讳言,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综观当前学界对于收入分配思路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市场逻辑、政府逻辑和市场与政府结合逻辑的研究范畴中,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收入分配改革作为整体性社会改革系统层面组成部分的重要属性。在市场和政府调节可能呈现同时失灵的局面下,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视角移位于社会,借助"第三种力量"的催化效应,使社会各方都有机会分享发展成果,则可能实现收入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13.
14.
人类社会的一切努力都在于获得幸福。效率与公平之所以是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两大价值目标,就在于其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幸福社会。实现幸福社会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旨归。正义是产生、维持社会幸福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5.
国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已逐渐在全国推行。现有文献对薪酬管制政策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论,且使用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的较少,更少有文献将公平与绩效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在建立的理论模型中,政府效用源于国企营利、公共服务、薪酬分配的公平性,高管效用源于两种努力及政府的两种激励。模型显示,限制国企高管薪酬将缩小高管与公众、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并降低企业效率。薪酬差距的缩小将提高政府效用,而企业效率的下滑将降低政府效用。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国企高管限薪的效果进行验证,发现薪酬管制政策显著降低了两类收入差距及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国企高管的绝对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相对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理论模型与实证结果意味着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存在不一致性。解决政府效用与企业绩效的矛盾,成为国企薪酬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