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建婷 《兰州学刊》2008,(11):223-225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厚的理论源泉。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文化的优良传统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荣辱观的道德指向,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荣与辱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在传统道德体系和道德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关道德资源和道德元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强调培养良好动机的重要性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荣辱思想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三个重要思想来源:中国传统荣辱观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德治思想为社会主义荣辱现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其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传统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文化根源,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对传统荣辱观的概括、继承、超越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升华。分析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平  张红珍 《理论界》2007,3(1):132-133
以爱国主义、义利观、自强不息精神为例,分析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溯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展流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凝练成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核的道德价值判断。"八荣八耻"的荣辱观,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道德取向,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探析其源流旨在深化道德认知、树立道德标杆、规范道德实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邵政严 《社会科学论坛》2010,(8):171-176,197
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其科学的内涵和宏大的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果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成员指明了精神追求和文明发展的方向,那么,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则要求我们确立和制定与之相应的观念和制度体系,解决落实和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操作层面的道路问题。因此,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观,必将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系建设和科学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乾举 《理论界》2006,1(12):48-5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驱力和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力量,是和谐社会社会整合的重要力量,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公民提供了道德精神的定位。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我们既要宏扬传统荣辱观和党的优良作风,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应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己任,切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大学校园,开花结果,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于伟峰  马喜春 《阴山学刊》2007,20(5):97-10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现继承、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荣辱观、西方荣辱现的优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我党三代领导人荣辱观的基本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的继续,是社会转型时期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引导社会风尚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宣传教育是基础,正确理解其内涵是前提,政策、法律、制度是保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条件。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质与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本质就是立足中国传统、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精神。只有立足中国传统、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其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得到广泛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约束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历史发展维度上的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社会现实维度上的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时代超越维度上的追求和谐的理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质与基本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云 《学术论坛》2008,31(4):116-119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探究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关于对文化自身的地位作用、内在发展规律和建设任务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方向,是引领先进文化的前提。荣辱观缺乏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之忧,荣辱观是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衔接与递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把握,是文化自觉的基石。只有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来不断修正社会成员的价值准绳,才能够明确前进的方向,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夯实民族精神支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贯穿中华文化几千年,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强化和弘扬传统荣辱观的积极作用,目的就是要促进全民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学生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学生中深入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思想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与校园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在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督促学生在行动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最终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明荣知耻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以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为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理论渴求的产物,它的理论价值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衡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充分表现了我们党蓬勃的思想活力和积极的思想理论创造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丰富和完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满足了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道德滑坡之间的鲜明反差,并从市场大潮、应时教育和实用主义三个角度分析原因;从知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十六以来最新理论成果之一——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文提出,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中国道德新风尚,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深入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意义。高等院校要发挥全社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坚定理想信念、理性审视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研究回答新课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