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业女性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重点调查研究知识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及原因,可知:职业女性培训进修的机会比男性少;职业女性培训进修的愿望不太强烈,其主要原因是家务拖身;大部分女性认为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女性认为男人的事业比女人的事业更生要;由于各种压力,部分女性出现身心疲劳等不良状态。因此,应大力宣传现代女性角色观,唤起女性对自我潜能的认识,加强女性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女性特点安排女性继续教育计划,不继提高女性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是与生理性别相对的概念,表达了多重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一个人性别的社会标准。在我国乡村地区,女性幼儿教师占绝大多数。受社会性别角色期望、性别角色冲突和劳动性别分工的影响,乡村女性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职业上升路径狭窄。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制度保障和激励政策,大众传媒应加强性别平等的舆论宣传,幼儿园应重视性别关怀,而乡村女性幼儿教师自身应主动革新自我,突破性别角色设定,实现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了解农村幼儿教师宽恕行为的现状及其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为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采用《宽恕行为》量表和《职业幸福感》量表对235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教师自我宽恕处于中等水平;宽恕他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幸福感中得分最高为职业高尚感,得分最低为社会支持感;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已婚幼儿教师的自我宽恕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职业幸福感得分上,中专学历幼儿教师显著高于大专、本科;在自我宽恕得分上,本科显著高于大中专;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宽恕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宽恕他人对职业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宽恕能正向预测情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潮州市142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潮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及其职业倦怠感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其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机制,以及教学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感显著负相关,职业认同感与教学效能感显著正相关,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显著负相关;(2)教学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能负向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3)教学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在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来源及其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可为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幼儿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00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地位与发展和幼儿因素,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压力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压力能负向预测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6.
四川藏区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要求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职业心理、具备保育和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开展保育和教育、能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同幼儿及家长进行交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创新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保育能力培养、加强校内实训、开展校外顶岗实习和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等措施可以促进四川藏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摘 要: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看,个人从事职业活动含有参与社会交换的过程。当前幼儿教师从事职业活动中的社会交换缺失公平:政府(幼儿园)给的工资福利低于同类工作标准;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认可度不及其他学段教师;师幼互动中疲于应付带给教师的过程快乐少;幼儿成长的模糊性带给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低等。公平缺失一方面导致幼儿教师怠教或离职,降低交换投入或更换交换对象,给幼儿教育事业带来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削弱了优秀人才把幼教职业作为社会交换途径的积极性,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提升。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合理控制工作强度;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幼儿教育观,转变家长态度;控制班级规模,合理进行班级布局;提升幼儿教师工作成就感等,来激发教师投身幼教事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武汉市102名一线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形势相当严峻。这一情况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应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综合考虑幼儿教师的正常需求和由于职业特殊性带来的特殊需求,建立合理的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从工作特征来看,过高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充足的工作资源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且在高工作要求和职业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从个体特征来看,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职称差异;人格特质、依恋类型、职业认同以及应付方式等心理特征可以显著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减轻工作压力,丰富工作资源,塑造积极人格,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之妇女运动的推进 ,中国女性就业呈现出新的局面 ,就业领域迅速拓展 ,一些新的职业开始出现 ,突破了 19世纪末以来女性职业范围狭小的局面。同时 ,部分女性开始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女性就业权问题虽然还未取得法律的全面认可 ,但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进入法律程序。在女性职业的发展过程中 ,当时的政权机构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尽管是微弱的和被动的。这一时期的女性就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职业女性的人数在整个女性中比例很小 ,与职业男性相比人数也相差甚远。女性中能够从事高层次职业的人数极少。女性职业权还未能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因此 ,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 ,首先受到冲击的仍就是职业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3.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17.
韩国金融危机是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连带影响和国内经济结构造成的,为此韩国政府对财政、商业、劳动和政府 四个特殊部门进行了改革。在财政改革方面,成立了新的财政监管机构,在政府领导下关闭处理由问题的金融部门,增强金 融企业的竞争力。四年的改革使韩国迅速恢复了主要经济指标和存款利率,财政行业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