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五书的穷尽性梳理,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语为《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语文辞书及袁英光主编《南朝五史辞典》所漏收,时贤相关论著如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刘百顺《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札记》、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辞语笺释》等也未涉及.今选择23例,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以来山东大学一直重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是山东大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创者。他所著《魏晋南北朝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山昔)华山馆丛稿》等10余种,考订精核,识解闳通,为海内外士林所推重。先生扎实勤奋的学风和渊博的知识,培育了山东大学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郑佩欣教授早年师事王仲荦,现在已是研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张松如(公木)教授主编、著名六朝文学史家钟优民研究员撰稿的《中国诗歌史·魏晋南北朝》卷即《中国诗歌史》(第二卷),于1989年12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诗歌史》是由张老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王锡荣、张军等六人撰写的第一卷于1988年7月出版,翌年荣获全国图书出版优秀奖。其余各卷的撰写正积极进行,可望陆续出版。作为该项目的分卷,《魏晋南北朝》卷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正如张老在本书后记中所言,它“实际上亦可视为独立断代的《魏晋南北朝诗史》”,这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区史研究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势头。加强地区性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这是争取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取得较大突破的一条蹊径。”(王志邦《六朝江东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在这……  相似文献   

5.
“毛面”及其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书·张昌传》说,张昌起事,“皆以绛科头,(?)之以毛”。又昌传王歆上书也说,张昌军“绎头毛面,挑刀走戟……”对其中“绛头毛面”作何解释,史家见解颇为不同。王仲荦先生在其著作《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中解释为,“起义军头著绛色巾,上插羽毛……”,韩国磐先生则认为是“戴绛色帽,用马尾作髯。”(见《魏晋南北朝史纲》第151页)。二书所释“绛头”可谓大同小异,基本符含原意,姑不论;其所释“毛面”则与原文难说相通。显然,“毛面”之“毛”为动词。“毛面”直译宜为“在脸部(?)些(?)毛”。万绳楠老师在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词语札记王小莘翘“翘”本指鸟尾之长毛,在魏晋南北朝引申发展成为活跃的构词语素。1、其突出、杰出等引申义,组成“翘秀、翘俊、翘特”等,表示优秀人才。如《颜氏家训·文章》:“凡此诸人,皆具翘秀者。”《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绍说:“翘,高貌。翘秀...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演进史中的重要一章《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白翠琴著。40万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责任编辑:杨凌。在中国历史上,长达四五百年的社会大动荡有过两次:一次是在春秋战国,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它们共同的表征是:内忧外患交加,争战连年不息,...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16~17日,由《新疆通史》编委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暨《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审稿工作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9.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云:"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其"赤岸"之地理考释,前人要么以实地论,认为其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赤岸山,或在今甘肃临夏黄河南崖,刘家峡水库建成后没入库区(宋开玉:《杜诗释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变乱时期。因其战乱频仍、人生无常的世况,影响中国社会的佛道二教,在此历史阶段迅速传播、发展,渗透进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之中。因此,宗教文化的兴盛是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石荣伦魏晋南北朝之史学,灿若星辰,乙部之作达千部之多,在“二十四史”中独占5部,仅次于唐,其史学史地位令人瞩目。本文试就此间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略陈管见。由附庸到独立:史学受到重视史著大增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历史学和历...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别集的数量非常多,但流传下来的却极少,完本更为罕见.通过比对《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和南宋三家书目,可以发现:其亡佚主要在梁元帝江陵焚书和唐代安史之乱以降的历次战乱,后一阶段损佚尤为惨重.除了战乱的损毁,魏晋南北朝别集在唐代流传不广,也是其亡佚的重要原因.而造成流传不广的主要因素在于:唐人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整体评价不高,唐代文学自身的繁荣以及《文选》等总集的流行,对魏晋南北朝别集传播空间的压缩.  相似文献   

13.
(一) 短短二十八年的北齐王朝,在文学史上似乎称不得什么繁荣时代。即以诗歌而论,在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二书中所辑的北齐诗数量都不算丰富。即使在这些诗中,还包含着萧慤、阳休之和颜之推等入隋人物的作品。然而,在古代一些论者看来,从北魏末年到北齐却是北方文学的一个比较兴盛的阶段。如唐代来到中国的日释空海曾论北朝文学说:“从此(按:指魏孝明帝)之后,才子比肩,声韵抑扬,文情婉丽,洛阳之下,吟讽成群,及从宅邺中,辞人间出,风流弘雅,泉涌云奔,动合宫商,韵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当前最具权威性的“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对汉语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在汉语辞书编纂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受到研究成果和其它因素的制约,《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对魏晋南北朝词汇面貌的反映方面亟待加强。《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农书。该书语言平实,不避侄俗,是反映南北朝时期汉语词汇面貌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本文拟以《齐民要术》(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缪启份校释)为例,从汉语…  相似文献   

15.
汉魏之际的社会经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以汉魏之际为转折点)前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可以从(一)从城市交换经济到农村自然经济;(二)从编户齐民、奴隶到部曲、客;(三)从土地兼并到人口争夺;(四)从民流到地著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这种发展变化,在理解上当然不能绝对化,但从总的面貌和总的发展形势看,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是可以这样来命题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所学术委员会尊敬的各位委员:本人自1991年7月至1999年9月在历史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工作,与该室卜宪群、谢桂华先生均为同事。2004年6月中旬以来,许多网站相继贴出署名为“史言”的文章,批评卜宪群先生《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一书存在抄袭  相似文献   

17.
近年以来,我们在授课中颇注意向同学介绍国外史学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成果,但因广州各图书馆所藏图书资料有限,掌握到的情况很不完全。以我们所知,国外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同其他的中国断代史研究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显得单薄,但是逐年积累起来仍是相当可观的。单在日本,从七十年代起每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约有七十至九十篇,专著也很不少。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以前相对落后,如1977年创刊的《南北朝研究》初时组稿都很困难,近年也急起直追,在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综合看来,国外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课题范围相当广泛,不论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古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显现异彩的一段时期,也是诸多知名学者,如陈寅恪、唐长孺、汤用彤、田余庆等先生勤力耕耘的园地。由于前贤时哲的开拓,魏晋南北朝研究已经蔚为大观,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思想诸方面的研究均是硕果累累。这一方面给后学树立了取法的典  相似文献   

19.
胡克夫 《河北学刊》2007,27(5):128-132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规模碰撞、交汇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相对自由发展的阶段。魏晋南北朝僧诗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多元文化混合体,这是它在中国诗歌类型发生学意义上的主要特点。对魏晋南北朝僧诗的解读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佛教文化是如何由客体文化向中华文明主体文化的补充地位递进,以及佛教话语如何影响并转化为中国文化及民众日常思想表达形式。因此,研究僧诗,重在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汪小烜 《中国学术》2003,4(4):290-29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一直是西方汉学家关注不多的领域,加州大学1990年曾经出版过一本论文集(根据1980年的会议提交的论文编定),大体可以作为当时汉学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水平和方向的一个反映。哈佛大学出版社以1996年“与古人对话”会议论文为基础、于2001年推出的这本论文集,同样可以让我们透视近期来的西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