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析人民币汇率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源于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从国际收支成长理论来看 ,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是结构性的 ,也即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是短期的。为此 ,如果保持汇率不变 ,政府将不得不继续大力干预外汇市场 ;如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大幅放松外汇管理或调整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 ,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调整人民币汇率更大。所以 ,合理的对策应是一方面渐进地放松外汇管理 ,另一方面允许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弹性  相似文献   

2.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国际收支说为理论基础,采用2002—2013年季度数据建立自适应预期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资本项目开放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3年间预期境外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一定的影响,而当期境外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不显著。因此,随着资本项目开放,预期人民币会升值。对此,应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使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经常项目逆差问题。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需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中国需要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完全可以平衡。但是,美国一方面大规模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另一方面却对输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以及甚至还算不上高科技的产品进行限制和封锁,这样,两个国家的贸易将难以平衡。“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抑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当然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从长期来说,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下由市场去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从短期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受不起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变化的冲击,政府应该通过市场管理的方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政府和学者不要被表面的国际收支顺差现象所迷惑。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堵截“热钱”的流入;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的时候,一定要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是“热钱”造成的,我国政府却听任人民币汇率升值,我国宏观经济将遭受“热钱”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重伤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是: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夕卜贸顺差越多越好的政策思路,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汇率机制的实施,人民币汇率日益走向浮动化.从开放体系宏观经济模型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导致了国际储备的大量积累,这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收支顺差仍将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也将呈现走强的总体变动趋势.从资产市场模型的角度来看,如果央行过去长期实施的SFXO操作发生逆转,将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的升值压力.面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国内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积极参与外汇市场活动及实施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外贸顺差越多越好的政策思路,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7.
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储蓄投资失衡,鼓励出口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引起国际“热钱”的流入。  相似文献   

8.
从本质上讲人民币不存在升值的基础。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所形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十分低下 ,国际收支的顺差额也不属于均衡汇率所限定的外部失衡状态 ,我国中央银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外汇市场干预并不与“管理浮动制”的界定相悖。我国所特有的贸易收支模式和外商投资模式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直接因素 ,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非对称性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超过需求,顺差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逐渐体现.美元贬值,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估使其升值的呼声很高.但我国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得以释放.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以来,受预期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总体趋势一直很强劲,在这种形式下,探讨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条件改善的相关性,控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对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金的短缺.要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有必要制定区域(差别)货币金融政策,包括差别再贷款权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差别利率政策以及在西部开发中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和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溢出、政府作用与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正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重视科学技术,建立健全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流向西部地区,以实现西部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从货币市场规模的发展程度、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促进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CGE模型来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资本净流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比国际资本净流入要大得多。而国际资本净流入会导致国内总产出增加,以及出口、国内产出在国内市场的供给增加;会导致进口总量减少、进口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涨;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也会导致家庭消费、家庭储蓄、政府储蓄、家庭收入、政府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经济中 ,国际游资的存在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国际游资活动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影响 ,客观上要求各国不断强化本国经济系统对国际游资的抵御能力和吸收能力 ,防止在股市上出现“制度”危机和“信心”危机。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要努力避免经济增长受到国际资本流动所产生的不稳定性的影响 ,妥善处理新兴股市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与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系 ,通过有选择地资本管制政策及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以此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基础上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需要全球化的管理 ,国际资本流动功效的改进有赖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资本市场交易技术创新 ,主要发达国家更应该在国际游资的监控及其国际合作方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数字人民币具备不同于私人数字货币、人民币现金和移动支付的诸多特性。我国货币犯罪案件的数量并未因移动支付的广泛运用而降低,相反近年来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导致货币犯罪的罪名在整体上的立法和适用价值进一步增加。针对数字人民币,货币犯罪的变革可采用立法修改、刑法解释和理论更新相结合的方案,具体为:停止适用变造货币罪,并根据伪造货币罪来认定变造数字人民币行为;修改关于伪造货币罪的低位阶规范性文件并重新解释相关构成要件要素。适用该罪时应注意:伪造货币罪是行为犯,无须发生进入流通、完成支付等结果即可既遂,这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在数字人民币的场合,应在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保留而非删除流通的目的。应对伪造数字人民币的常业犯从重处罚;停止适用持有假币罪和运输假币罪,对持有和运输假数字人民币行为出罪;购买假币罪、出售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可适用于数字人民币,但应注意:购买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要有流通的目的,而出售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无须有该目的。对使用假币罪而言,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使用时,必须紧紧围绕"进入流通"来判断。一切导致假币进入流通的行为方式,包括支付对价、偿还债务、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作为注册资本验资、交换、赠与、存入金融机构、兑换真币等均属于使用,但单纯出示、委托保管不属于使用。判断假数字人民币是否进入流通时,不应使用与有体物紧密相关的"占有"一词,而应使用抽象意义更强的"支配"一词,具体而言:当他人从行为人处以电子支付方式取得对该假币的支配或破解了该假币的加密数据,并能对其随意支配时,该假币则进入了流通。行为人使用假数字人民币的行为表面上看同时构成使用假币罪和诈骗罪时,二罪的关系不是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根据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当将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法定刑较重的使用假币罪。  相似文献   

17.
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有一定的实施背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存在其局限性和负面影响。本文从国债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外资政策、民间资本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邮政储蓄资金余额在高速增加,政策的改变促使邮政储蓄资金必须走向市场,必须探索全新的资金运作模式.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邮政储蓄资金直接入市的意义,继而着重讨论了直接入市后邮政储蓄资产配置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更大的开放压力。由于监管法规限制 ,人民币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以及资本帐户严格管制 ,资本市场的开放 ,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正确选择资本市场开放的突破口 ,能够有效解决约束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诸如人民币汇兑、资本外流、监管漏洞等问题。通过CDR将有良好公司治理制度和高透明度的信息披露政策的海外公司股票引入中国市场 ,有利于促使境内上市公司提高经营业绩、公司治理状况以及信息披露程度 ,向国际标准靠拢。从而有利于活跃整个市场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大幅增长并部分替代了外币流动,有其深刻的政策背景与经济环境.文章将跨境资金流动划分为基础交易与金融交易两类,运用计量方法对跨境人民币流动驱动因素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政策性因素对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套利需求也是资金流动的重要原因;跨境基础交易人民币结算稳步发展,避险功能显现;金融资金流动大量存在,对利率及汇率变动敏感性较大,值得监管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