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的老朋友李士钊同志,解放后不久,即遭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历史公案——电影《武训传》批判的牵连,我们已有多年未见面。1978年春天,他突然又到我家中来,谈起他这些年中的坎坷经历。当我看到他的精神依然那样的坚强和健旺时,又使我异常高兴。进而了解到他1957年调回山东故乡从事地方志工作期间,虽然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可他在逆境中并未沮丧或消沉过,对于山东文化历史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做出大量  相似文献   

2.
敦煌俗字产生于魏晋六朝以迄五代宋初,在中国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敦煌俗字材料整理辑录、理论研究、类型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敦煌俗字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之不足,以期对后来学者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谈浅代学者王仁俊对敦煌学、西夏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学者王仁俊对敦煌学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敦煌文献资料集<敦煌石室真迹录>编纂工作,这也是敦煌文书搜集、整理、刊布工作之始.他对西夏学的贡献是完成了第一部西夏公文的汇辑之作<西夏文缀>,编写了第一部介绍西夏人著述情况的目录之作<西夏艺文志>,此举不仅为研究西夏学奠定了资料基础,同时也为后人继续进行类似的工作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敦煌石室文书自一九○○年发现,迄今已经八十周年了。半个世纪以前,中国的爱国学者曾经以悲愤的心情说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回顾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吐鲁番、库车和敦煌等地文书的相继发现,一再轰动了国际东方学界。然而,在灾难深重的清季中国,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年代,这些文书却遭到了外国殖民主义者的大规模劫掠。就中,沙皇俄国扮演了一个十分贪婪而又阴险的角色。一八七九年匈牙利人洛克齐的敦煌之行,一般被认为是外国人觊觎敦煌文物的发  相似文献   

5.
敦煌石窟和敦煌遗书的发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陈寅恪先生早在一九三○年就指出过:“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敦煌学是多学科的群体学问。壁画、雕塑、建筑、宗教、民俗、音乐、舞蹈、诗词,乃至寺庙文学,官府文学和上述的这些方方面面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几乎都是一门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学科。仅就敦煌遗书而言,就有着非常广泛、非常丰富的内容。敦煌文学的研究是最早的,也是卓有成  相似文献   

6.
专家门诊     
《老友》2007,(4)
甲亢和糖尿病均须多次检测《老友》专家门诊:我经常感到胸闷、心悸、心跳过速和腹中胀痛,而食量从未减退,且饭后不久就有饥饿感,像是甲亢,又似是糖尿病,但都未确定下来,而我的体重一直是进行性消瘦,已由原来的60公斤减少到现在的47公斤。请问应怎么办?广丰县·梅××梅××同志:看了你疑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糖尿病而不  相似文献   

7.
学者对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 在以 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传世文献异文,考释了 S.202«伤寒论??辩脉法» 中的疑难字,力图揭开敦煌本«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为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敦煌词和唐宋词是一种体载还是两种体载?它们是并存并行、互为影响,还是有先有后、有源和流之分?对于这些问题,也就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至今并没有人进行深入探讨。有些学者虽然有时提到,也只是三言两语,语焉不详。一般不过是说敦煌词为民间词,唐宋词为文人词;或说前者为初期词,后者自然为后起词;或者以为前者为“曲子词”,后者为“词”,二者并非一体。如此等等,多是从印象出发。因而从敦煌词发现至今虽有数十年,整理、研究者已经数代,却没有明确提出敦煌词在我国词史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此文试图从探讨它们的关系中说明我的看法,从而表明敦煌词在我国词史中应该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43年后,风波骤起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1954年初我改编的《穆桂英挂帅》一剧,会在43年后骤起风波。 首先是1997年11期《人生与伴侣》发表了崔炎寿口述、梅淑贞整理的长篇纪实文章《〈穆桂英挂帅〉幕后的奇冤》,同年11月21日《××文摘》全文转载,影  相似文献   

10.
敦煌医学文献中俗字用例十分丰富,是敦煌俗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却一直未能引起俗字研究相关学者的足够关注。敦煌医学文献的整理者则又很少会从俗字的角度进行考虑,以致在既往整理校勘成果中出现不少误录、误识俗字的现象。以敦煌龙530《本草经集注》残卷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举例分析俗字研究对敦煌医学文献校勘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校古籍研究所所长姜亮夫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办了我国首届敦煌学讲习班。从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初,他在讲习班上系统地讲授了《敦煌学概论》。《概论》共分十六讲,主要内容有:“我与敦煌学”,“敦煌学在中国”,“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敦煌遗书简介”,“敦煌艺术内容综述”,“怎样研究敦煌学”,“敦煌经卷研究方法简介”等,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敦煌学界的重视。全书正在整理中。应读者的要求,现将已整理好的第二讲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澳门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存着大量有关澳门历史文化的档案,估计在一百五十万件至二百万件之间,其数量是敦煌文书的数十倍。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学者,假如能以研究敦煌的学者为榜样,在搜集、整理、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上作出更大的努力,并将其与其它文献及考古实物资料互相印证,在21世纪,对澳门历史文化的研究就能够像敦煌研究一样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性学问。  相似文献   

13.
论王重民对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敦煌学的研究发展进程中,王重民对敦煌典籍的寻访、辑轶和研究整理、书目编制等工作为后来该学科的“中国化”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史料;尤其在敦煌文献整理与具体学科相结合方面,他的诸多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启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澍的生平及其著述——为敦煌学研究贡一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张澍,《清史稿·文苑传》有传①,仅寥寥二百二十余字,远不足以穹其底蕴。余寄居陇右,忽忽已二十又三年,循亭林顾氏“采山之铜”之义,于关陇文献每有涉猎,深感对于张氏应该有所发扬。盖第一、敦煌之学,为当代中外学者所艳称、所乐道,而欲究敦煌之学,须先明敦煌之学之背景与基础,即所谓“河西之学”者是。所谓“河西之学”,包括四郡、五凉、三秦与一夏,而以“五凉”为最根本。而张澍于二十八岁主讲兰山书院时,即曾成《五凉旧闻》四十卷,其自序谓“自汉武开闢,刺史宣化,名贤鹊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大家都津津乐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文化大革命”发生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全世界的蒙古族绝大部分在中国,蒙古学在哪里?在那场浩劫中,中国的蒙古学确确实实是落后了。我国对以《蒙古秘史》为经典的蒙古文学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近20年来,中国蒙古学的研究人员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支阵容宏大的队伍。他们硕果累累、业绩非凡,令世人瞩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蒙古学在中国。由远方出版社出版的巴·苏和教授新著《解读:蒙古文学发展史》(2006年3月)就是其中的一部学术力作。此书32万字,图文并茂、装帧美观。此专著以…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各族神话研究成果分布于世界各国,未有及时的中文译介,因此,一些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就很难利用这些研究资料。从时间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较为系统地整理自19世纪以来国外神话学者的中国神话研究成果,可以见出中国神话研究在国外的基本面貌,为研究中国神话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文献。  相似文献   

17.
我身在商场,经常与一些富豪打交道。近日有幸结识一位榜上有名的富豪,他的名气早已使我如雷贯耳,而见面时他递给的名片更使我眼花缭乱。名片的开本比普通名片大几倍,而折叠起来与普通名片一样小巧玲珑。使我眼花缭乱的不是它的质地高贵和印制精美,而是它主人的琳琅满目的头衔:除了××总裁、××董事长等等和××人大代表、××工商联主席、××基金会理事长等等之外,还有××博士学位、××大学客座教授、××学会名誉会长、××刊物特邀编委、××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等等等等。我拿着这张“沉甸甸”的名片,不禁发出感叹:这么多头衔需要多少…  相似文献   

18.
《双恩记》变文是敦煌写本,很长,约于一九七三年,由苏联劫藏者整理印行。听说不久,法国汉学家保罗·戴密微对苏联整理的意见提出许多问题;不久,台湾省学者潘重规也曾有文讨论及此。——此三文我都未见,而对变文的故事如何,“双恩”含义究竟如何,多年来心向往之。它在国际“敦煌学”内已热过一阵,在国内则始终是冷的,不应当。国内有了第一代的《敦煌变文集》已二十多年,内容依然停滞在七十八篇,且多不是变文,早该有第二代的东西问世了,而至今寂然。旁观敦煌歌辞总集,已由第一代一六四首,到第二代五四五首,到第三代  相似文献   

19.
告作者朋友     
<正>·本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刊物,一贯坚持"学术,学者之学术;观点,学者之观点"的务本精神,真诚与以学术为事业的朋友结缘,欢迎您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将秉承"支持真正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学术事业"的理念,以快速和重大力度为您的学术作品出版与传播服务。·不求篇篇是精品,惟愿大师在其中。正是以这样不甘平庸的态度和胸襟,几年来我刊相继发表了许多高境界、高视角和  相似文献   

20.
评《孙武本传》1994年,国家教委在我校(北师大)举办了“海内外先秦历史与文化最新进展高级研讨班”。周兴同志作为青年学者参加了这个班的研讨活动,得知他对中国古代军事史有浓厚的兴趣,又看到他潜心向学,我很高兴。后来看到他的新作《孙武本传》出版,读后想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