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容越彦  陈光慧 《统计研究》2015,32(12):88-94
在总结现有模型辅助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造一种半参数超总体模型,同时结合广义差分估计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型辅助估计量。该估计量比传统的非参数和半参数回归估计利用更少、更易得到的辅助信息,即只需利用和广义回归估计相同的辅助信息,但一般会比广义回归估计拥有更高的估计精度。理论证明了该估计量是渐近设计无偏和设计一致的,其渐近设计均方误差为广义差分估计量的方差。模拟结果显示:其至少与广义回归估计一样好;对于线性程度越低的超总体模型,其估计精度比广义回归估计有越明显的提高;就本文模拟而言,光滑参数在0.04~0.12间适当取值时其会取到相对较好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抽样调查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抽取方法多数基层统计机构均采用了概率抽样方法来获取样本,其中使用量多的有分层多阶抽样(包括整群抽样)、分层多阶不等概率(特别是与单元大小成比例、即pps)抽样、各种系统(等距)抽样,包括按有关标识排队的系统抽样,对称系统抽样与PPS系统抽样等。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显现出不少问题。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问题,将成为今后经济的发展与统计工作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3.
贺建风 《统计研究》2018,35(4):104-116
在现代抽样调查中,校准估计方法能够通过有效利用辅助信息来提高估计量的精度,多重抽样框抽样调查则不仅可以解决单一抽样框覆盖不全的问题,还可以节约抽样设计阶段的成本。本文将这两种现代抽样估计与设计方法进行结合,将校准估计方法引入到基于多重抽样框的抽样调查体系中,在实现节约调查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估计量的精度。文章首先按照分离抽样框与组合抽样框估计方法的分类思路,对传统多重抽样框估计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最短距离法校准估计的分析框架下,按照调查时所能掌握辅助信息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两类多重抽样框估计情形下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校准估计量;随后数值分析的比较结果也表明在多重抽样框中校准估计量的估计效率明显优于传统估计量;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抽样实践中应用这套先进抽样估计方法体系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工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对其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对估计总体结果的影响很大。文章系统介绍了中国农民工抽样调查中采用的多目标分层复合抽样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多目标下总和、均值和比率的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重抽样框的二阶段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被调查对象的频繁变动,单一抽样框很难覆盖所有的目标单位。为了克服单一抽样框覆盖不完全的缺陷,在各阶段抽样调查采用双重(或多重)抽样框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对双重抽样框下的二阶段抽样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简单随机抽样下的总体总值估计及其估计量方差,并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求出双重抽样框重叠部分的最优抽样权重系数及各抽样阶段不同子域的样本容量,分析结果可为实际部门在双重抽样框下进行二阶段抽样调查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开展了农村住户等一系列农村统计调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现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利用国际上前沿的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农村住户抽样框的构建、连续各期调查样本的抽取、二维平衡轮换模式的设计、连续性抽样估计及其方差估计和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的调整分析等角度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调查方案,为及时、准确地搜集和提供关于“三农”问题的数据信息服务。关于其它类型的抽样调查方案亦可按照本文研究的思路类似地加以设计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重抽样框的抽样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建风 《统计研究》2011,28(12):89-9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抽样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流动日益频繁,传统的单一抽样框很难完整覆盖流动性的目标总体,如果一定要使单一抽样框实现完整覆盖,成本必定是高昂的,甚至由于编制过程漫长使抽样调查失去其时效性。有时采用两个不完整抽样框的组合可以实现对目标总体的完整覆盖。基于双重抽样框进行抽样调查,其抽样设计工作不难,但是由于样本在两个抽样框中存在交叉,致使抽样估计甚是困难。基于此,本文将系统评述目前国外已有的各种双重抽样框估计方法,将这些方法分为分离抽样框估计和组合抽样框估计两类,并按照统一的模式比较各估计方法的功效,文章最后对我国采用双重抽样框调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抽样调查通常由抽样、调查、估计三个环节组成,在这三个环节里,调查方法的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抽样方法、估计方法的设计则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抽样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现代抽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抽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低工资抽样调查方案。首先,构建了最低工资调查的抽样框,并运用双重抽样框等方法解决了企业名录框不完整的难题;然后,利用可获得的辅助信息设计了分层PPS二阶抽样和分层PPS整群抽样两种抽样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以供实际部门选择,同时推导出两种抽样方案下总体目标量的估计及相应的方差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多阶段抽样情形下双重抽样框调查的估计量设计,文章对双重抽样框下的二阶段抽样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简单随机抽样下的总体总值估计及其估计量方差,对于更高阶段的抽样估计量设计,可以在二阶段的基础上扩展。文章所得的分析结果可为实际部门在双重抽样框下进行二阶段(或者多阶段)抽样调查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宋子轩  冷燮  陈瑶瑶 《统计研究》2012,29(7):96-100
 样本代表性直接牵扯到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布引起的民众反响,目前社会上不乏对政府统计数据的质疑之声,最终影响到政府统计机关的公信力,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样本代表性的研究。目前相关文献普遍强调不同抽样方式下的样本代表性的相对性内涵,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仅从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两个维度入手,缺乏对既定抽样方法下样本代表性的事后评估体系的探索,以及多样本之间样本代表性优劣的比较方法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基础上尝试从样本-总体整体分布和内部属性结构两个方面构建样本代表性事后评估的一整套指标和假设检验,进而找到一种多样本代表性比较的依据。最后对浦东新区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样本进行了代表性检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陈光慧  邢竟 《统计研究》2016,33(4):90-96
传统季节调整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时,往往假定误差项为白噪声,不考虑其序列相关关系。为了进行更准确地季节调整分析,本文从连续性抽样调查的角度出发,研究基于平衡轮换样本调查的抽样误差对季节调整的影响,建立一般化的季节调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并从预测误差、误差方差等角度评价模型精度。最后以中国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12~0平衡轮换模式为例,对考虑抽样误差结构特征的季节调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这套季节调整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万舒晨 《统计研究》2021,38(6):116-127
为推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以及解决当前调查面临的有关问题,本文对抽样设计进行了改进研究。首先,本文对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设计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现行抽样设计充分利用双重抽样框设计和综合运用三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其次,针对园区层企业密度高的特点,探索结合园区因素改进地域抽样设计,对园区层和非园区层分别抽样,解决调查中面临的非抽样误差问题,并调整辅助变量使其与核心指标相关性均较高,确保抽样推断精度,有效提高抽样调查效率。并以我国东 部某省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得到结合园区因素抽样设计对调查工作改进的结论。再次,针对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需要以及局队业务分工优化调整情况,介绍了规模以下工业样本追加理论和实证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广泛的背景下,本文在多重抽样框设计以及利用辅助变量提升样本轮换推断精度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抽样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外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的经验,预计连续性抽样估计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将连续性抽样估计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综述,并比较分析各类连续性抽样估计方法,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该方法顺利地应用到中国实际调查工作中奠定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抽样调查应用与理论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近三四十年来抽样调查应用与理论的若干前沿热门问题,着重讨论抽样设计与推断方法、非抽样误差分析及小域估计等三个方向,同时指出中国抽样调查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Imputation is often used in surveys to treat item nonresponse. It is well known that treating the imputed values as observed values may lead to substantial underestimation of the variance of the point estimator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a number of variance estimation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resampling methods such as the jackknife and the bootstrap.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oubly robust inference in the presence of imputed survey data. In the doubly robust literature, point estimation has been the main focus.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reverse framework for variance estimation, we derive doubly robust linearization variance estimators in the case of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 regression imputation within imputation classes. Also, 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several jackknife variance estimators under both negligible and nonnegligible sampling fractions. A limited simulation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variance estimators in terms of relative bias and relative stability. Finally, the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imputed estimators is established for stratified multistage designs under both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 regression imputatio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tatistics 40: 259–281; 2012 © 2012 Statistical Society of Canada  相似文献   

17.
The estimation of the means of the b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a sample obtained using a modification of the moving extreme ranked set sampling technique (MERSS) is considered. The modification involves using a concomitant random variable. Nonparametric-type methods as well as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re considered. The estimators obtained are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based on simple random sampling (SRS). It appears that the suggested estimators are more efficient. Also, MERSS with concomitant variable is easier to use in practice than the usual ranked set sampling (RSS) with concomitant variable. The issue of robustness of the procedure is addressed. Real trees data set is used for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