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传统群组评价中存在的主客观约束问题和领导者的“超权威”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存在领导者的自组织群组评价技术.首先,群组专家进行选择性评价,以克服客体不同质对主体造成的认知困境;其次,根据评价的信度与效度修正专家意见,并通过自回归函数进行迭代,使其与领导者意见达成一致,以避免因时间限制或专家不愿修改意见而对评价活动产生影响,另外,根据加权后的一致性意见进行评价,能兼顾领导者的权威性与群组成员表达的充分性;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简单、可操作,更有利于大规模群组评价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提供的工资横截面数据,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在分位数回归的基础上,分别以总样本、东部样本和中西部样本,对1989—2006年、1989—1997年和1997—2006年三个时间段的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解释变量的结构效应小于解释变量的价格效应;在方向上,结构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的方向相反,而价格效应与工资差异变动方向相同;工资差异的变动无论是结构效应引起的还是价格效应引起的,都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低端;作为重要解释变量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引起的工资差异变动,主要发生在工资分布的高端;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样本下,解释变量对工资差异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通过1997~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劳动收入份额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环节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和经济发展质量。威廉姆森假说表明适度的人口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过度集聚反而会导致人口结构恶化,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为探究中国人口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创新性地以人口集聚为切入点,采用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同时,结合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外)2000—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是否会受人口集聚效应的影响,以及沿海与内陆地区变动规律的差异。研究表明:人口变动过程中存在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人口自然增长可以促进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但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人口净迁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老年抚养比提升会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沿海和内陆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规律一致,但沿海地区人口集聚的门槛效应更加明显。从人口变动视角出发,有助于为中国统筹提升各地劳动收入份额,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法和GARCH模型分析其股票价格变动是否存在异于其他行业的季节效应。结论显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收益率存在着冬季、夏季效应;考察其月份效应,发现存在着异于其他行业的二月、六月及十月效应;表现出了农业行业固有的特点,即受自然气候、农时规律的影响很大,其股票价格表现了显著的季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Levinson的污染物统计分解方法,对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进行了分解,并分析了技术、结构以及国际贸易效应在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4年进口行业结构开始有利于中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综合来看,技术效应是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速减缓、烟尘和粉尘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并没有向“绿色”方向优化;国际贸易在制造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发挥作用较小,但进口的行业结构正向有利于污染物减排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骥等 《统计研究》2019,36(4):106-118
针对群组评价在分配评价个体权重时,由于忽视群组意见分歧以及不考虑个体评价尺度的“非稳定性”而导致的个体权重固化现象,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变权的群组评价方法。首先,阐述了群组变权的理论依据与基本思路,从个体与群组意见分歧的角度,设计了基于意见偏差的变权机制;其次,以“满意的群组相对一致性水平”为控制条件,设计了群组变权的自适应机制,在不调整群组评价量化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个体权重的自适应变权分配与变权综合。最后,应用实际案例演示了该方法的过程;通过调整不同的学习率取值,对比其动态变动特征以分析其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新发展的极化测度指标及其分解公式做进一步的分解,并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间人均纯收入的极化及其变动。结果表明:2006年之前极化程度波动上升,随后逐年下降;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对极化程度的贡献最大,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极化程度的贡献逐年提高;收入变动的结构效应会导致极化程度的提高,而集中效应会导致极化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保障房供应是否会对商品住房供应产生挤出效应,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多大幅度的挤出效应,不仅关系到保障房工程的政策评估,也关系宏观经济稳定.本文从保障房最主要品种经济适用房入手,基于1999-2010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非线性门限面板模型、动态递归模型和GMM等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适用房供应与纯商品住房供应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性研究.实证结果显示:①从住房销售面积及住宅投资额两个角度出发,经济适用房供应均对纯商品住宅供应产生了挤出效应;②挤出效应具有非线性,且根据经济适用房占住房总供应比重、与商品住房差异性等条件而存在“门槛效应”;③挤出效应不仅存在地区差异性,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即挤出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保障房的市场效应和完善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有对遗产税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及其收入分配效应,本文以我国稳增长与转结构的双重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扩展的跨期替代模型,从扩大内需实现稳增长的角度,对开征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论证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征遗产税可以成为我国实现稳增长的有效手段;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均与遗产税税率呈正向变动的关系;我国遗产税税率选择在30% ~ 50%为宜.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开征遗产税的基础性条件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17年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于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行业存在就业效应,其中对岗位数量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每上升1%,就业岗位减少约4.6%;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不明显。在考虑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调节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就业岗位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有所增强,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则表现出时间异质性。进一步地,本文尝试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稳健。最后,文章还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就业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正确认清“机器换人”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市场的全面影响,并为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确保就业稳定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锐等 《统计研究》2014,31(8):52-58
本文借鉴Heckman和Raj分析框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构建了养老金制度由完全积累制向部分积累制变革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鉴于参保职工异质性,本文采用分位数分析,用“替代率增幅分布”代替“平均替代率增幅”,评估制度变革的个体福利损益;又引入均值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构建“替代率增幅”与“工资”等影响因素的经济结构模型,估计Raj充分信息评估指标,评估制度变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本文在方法上整合了精算模型和经济结构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反事实政策评估方法;在实务上为政府充分利用金保工程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3.
赵雪艳 《统计研究》2020,37(6):106-118
对应分析在对定性数据进行数量化处理过程中出现了“弓形效应”,关于对应分析的“弓形效应”的修正方法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避免了可能错误的分析结果,对理论界和应用领域都有重要意义。数量化Ⅱ类是关于定性数据的一种判别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大量模拟数据研究发现,数量化Ⅱ类在对定性数据进行数量化过程中出现了“弓形效应”,降低了正判别率,同时不能正确再现原始数据信息,得出与原始数据信息不符的错误分析结果,为修正“弓形效应”,提出了二阶段判别分析法,并从正判别率和对原始数据再现程度两个方面对数量化Ⅱ类与二阶段判别分析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将二阶段判别分析法运用到个人信用评级中,发现二阶段判别分析法的判别性能优于数量化Ⅱ类。  相似文献   

14.
黄雪成 《统计研究》2019,36(6):15-27
基础数据质量问题对PPP测算结果的影响既需要有定性的客观认识,更需要量化的测算结果做依据。本文首先依据数据审核的基本逻辑将价格数据质量问题抽象为数据缺失和数据失真两种类型;其次借鉴对照实验方法,以CPD法为基础,通过对两类数据质量问题不同形式和程度的量化模拟,综合考察了两类数据质量问题影响下的CPD-PPP测算偏差特征与规律;最后综合模拟测度结果为ICP基础数据质量的控制与优化以及比较结果的量化评估与调整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纪园园等 《统计研究》2020,37(9):106-119
现有文献在利用处理效应模型评估政策时,模型中的假设条件局限性大多较强,在实际应用中很难验证,且一旦这些假设错误,就会引起参数估计的不一致。本文首先在非参数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关于处理效应模型的半参数估计方法,其既不对模型中的函数形式做任何假定,也允许误差项的联合分布是广义异方差形式,从而大大减少因模型误设而引起的估计偏误。考虑到处理效应的内生性问题,提出了一个两步估计量。第一步关于选择方程进行非参数估计;第二步在结果方程中,利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平均处理效应。其次,对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进行分析,表明了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质。再次,通过蒙特卡罗模拟与已有估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最后,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相比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民营企业促进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吴鑑洪 《统计研究》2011,28(9):95-100
 由于能体现异质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质,面板数据模型正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学各个领域中。然而,在反映异质性的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设定上,经常存在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容易导致错误指定事件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个稳健的方法分别检验面板数据模型中随机个体效应和随机时间效应的存在性。具体而言,通过对残差进行正交化变换消去可能存在的时间效应,并建立人工自回归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自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构造检验统计量检验个体效应。构造的检验是单边的,零假设下渐近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在检验时间效应时,可类似得到统计量及其渐近性质。功效研究表明这些检验敏感性较强,能检测到以参数速度(最快的速度)收敛到零假设的备择假设。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检验统计量的小样本性质,并进行了实际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扩展了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在中国省域空气质量生态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空气质量生态价值估算。为提高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在Tobit模型估计时采用对称修剪最小二乘法;同时,考虑到个体效应,首次将AQI数据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云南省空气质量生态价值为550.91亿元;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曾受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月均收入、是否曾受空气质量影响、是否为云南省常住人口因素对支付意愿金额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达  王贞 《统计研究》2020,37(5):27-39
预期效应的准确识别往往是政策评估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2010-2012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第一,2011年6月底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时,工薪家庭消费便已显著增加,并在2011年9月正式实施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步下降,两个月后达到较高稳态(约为0. 20),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与既往研究不同,这说明税收减免只在短期提高家庭消费,忽略家庭预期将会导致减税效应低估。第二,家庭增加的支出以服务消费和食物消费为主,耐用消费和债务支出并未显著调整,这可能与减免力度有关。第三,与常规认知不同,政策边际消费倾向更多地随着减税率(而非收入水平或者流动率)增加单调递减。本文通过改进Kueng(2018)所提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The current studies of using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method assume that the survey results from a group of people are reliable. However, the assumption might not be always true.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using 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 and split-half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from the survey data. A case is illustrated t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identify those who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from the others. From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the decision maker can further examine whether these different opinion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MATEL method is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