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资源配置效率、工业发展基础等影响,技术进步转化生产力方面并不高,经济增长效应不佳。通过用甘肃省经济数据拟合广义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出广义技术进步以及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甘肃省经济发展还处于高资本、劳动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模式,科技进步转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蓝晓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4):33-37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利用欠发达的浙江衢州地区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以有效劳动模型、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衢州地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衢州地区目前仍然是以物资资本投资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由此提出如何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量表,对广东省生源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自我效能较高,积极乐观,但躯体感受较差,存在失眠、厌食等症状;贫困生人际交往被动、敏感,在人际交往敏感性上存在性别、生源差异;贫困生大多具有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态度,但存在生源、年级差异;在家庭归属感上存在性别、生源差异,家庭压力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张秋霞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以苏州市为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员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中年科技人员普遍超重,存在运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人不知道普通人群有体育锻炼标准,在单位进行体育锻炼的很少,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力资本投资--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76-79
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新经济时代的增长动力机制,并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该理论对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甘肃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提出快速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水平,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动力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了不发达地区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需求调查——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区内的公共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以实地调查和电话问询的方式获取各馆读者利用馆藏文献的基本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洪梦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3-268
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技术和公式推导测算出1995~2000年、2001~2006年、2007~2012年三阶段台湾农业各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台湾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来源由要素主导向技术进步主导转变,意味着台湾农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跨越。这为中国大陆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改进的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基础上,构建衡量与资本和劳动融合在一起的体现式技术进步要素模型;并利用198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特征,同时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物质资本深化速度的加快并没有带来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广东欠发达地区一方面迎来了借产业承接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另一方面面临地理边缘化和环境脆弱性对产业承接的限制。这就需要找到一个能有效利用机遇并摆脱限制的解决方案。功能分区、产业选择和工业排放配额制为此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校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2):6-11
此文以绍兴县西蜀阜村为例,基于对大量翔实资料的实证分析,阐述和探讨了经济发达的农村社区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村落社会结构分化的历史进程、决定因素和现实状况,探讨了阶层分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对深化沿海发达地区中心镇村现代化进程的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守智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4(1):25-31
工业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快步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至关重要。因此,很多欠发达地区为实现跨越发展,纷纷选择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又都会遭遇到各种困境和瓶颈,诸如用地指标少、招商引资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等。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必须科学规划,正确引导,依托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完善政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引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发挥工业主导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比较分析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礼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0-96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绿化覆盖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这四个因素对两大地区城市用地扩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第三产业产值两个因素对两大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作用方向相异;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用地扩展的差异性较大。未来我国城市用地扩展的调控重点在于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重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和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的发展与政府协调机制——以长三角和小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136-139
我国城市群发展仍处于形成初期,在这个阶段,城市群内不同城市政府的协调对该城市群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与小珠三角城市群已初步形成各自的政府协调机制,长三角已建立省际高层座谈会以及专题合作制度,而小珠三角由广东省省政府统一协调,而且很早就重视区域规划协调。总结两个区域的政府协调工作,对构建我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可得出如下启示:重视行政区划的影响;制定城市群规划;不同城市应有正确的战略定位;务实。 相似文献
16.
使用因子分析法赋值的多指标体系分析云南对外开放程度可看到:旅游依存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大,边境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由贸易依存度、边境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与GDP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云南省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云南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对全要素生产中的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边境贸易依存度以及人力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依赖度比较低。这些都说明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不高,还有很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潘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46-52
结合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实施集群发展战略时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即产业集群的形式并不依赖统一规划的工业园区;评价特色产业经济优势的首要标准应该是竞争优势而非资源优势。同时,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还必须克服产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和资金缺乏等方面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城镇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古代城镇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置,另一种是由“圩”、“场”和“墟”等发展演变而来。两个三角洲的城镇都处在历代封建王朝的有效管理之下,县与府(州、郡)由中央政府统一设治,农村则实行乡里亭与保甲制度,农村中的市镇与圩市主要由乡族势力控制,部分重要市镇由封建王朝控制。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后,农村商品经济发达,城镇经济繁荣,工商业、手工业发达,先后成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方、沿水陆交通线、沿海、大城市周围等地方。 相似文献
19.
Shen Jiaren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文化动因是商品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条件与文化动力作用的发挥。经济的腾飞又引起文化震荡,结出一系列文化新果。在产生文化新变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