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存亡,是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忽视的建设领域。拥有坚实的阶级基础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意识形态能否赢得阶级基础的关键所在。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在发展中贯穿公平正义的理念,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设,以及坚守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夯实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阶级基础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发展变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主线,就会抓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利益根源,对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四点规律性启示.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一种观念体系,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创新其理论形态,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其中的根本价值理念就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戴,形成了推动实践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强大力量。这一根本经验深刻地启示我们,现阶段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更加关注民生,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关乎党在新时代的执政基础,而且关乎党长期执政目标的实现。注重从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和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理念,也是激发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活力、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动力、汇聚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合力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同意"思想体现的是取得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软实力,为新时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民间社会意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质;政治合法性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路径;说服、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地借鉴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探索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以"民本"思想促发展,遵循意识形态发展与利益调整相一致,力争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同意";培养、造就高质量的知识分子队伍,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意识形态发展要遵循传承与创新的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6.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奋斗目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提供了最坚定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动人民利益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奏响了改善民生的最强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民生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共始终的问题.改善民生,不仅仅是千百年来世代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希冀,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其政治价值在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力,是实现其经济、文化权利的政治基础,也是民生改善的政治基础;在当今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新论新语     
<正>邓绍根:推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现新发展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邓绍根1月24日在《光明日报》撰文:推动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现新发展。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积极推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学生党建的本质所在.提升学生党建质量,可以落实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对策,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更加深入学生心灵,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根本问题的重大措施.从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推进学生党建,要强化教育,构建教育教学清单和长效工作机制;要建设队伍,重视并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要深化研究,致力于细化和拓展学生党建.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给予很高的重视,并明确提出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可着眼于三个维度,即:地位明晰维度、现实性维度、实践维度,对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要建设以及怎样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具体分析,使其框架线索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途径实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从领导哲学的视角来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之教育实现始终面临着民众是否相信意识形态领导者、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权威、承认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活动价值等挑战。考察其中的问题可以丰富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教育的关联性研究,拓宽意识形态教育视野,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功推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抵制了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潮的负面影响,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新变化、新特点、新任务,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制度引领社会思潮的探索实践,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理念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科学执政理念,是党在新时期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党执政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邓小平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历程彰显了党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第三波现代化浪潮的兴盛,现代性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性文化精神.党群关系既是现代性的产物,又正遭遇着现代性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政府GDP主义的硬发展观造成民生虚位;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存在致使民心流失;多元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冲击引发民意散化.破解党群关系的现代性遭遇,亟需我们“回到党群关系”,以准确把握困扰党群关系问题的症候,重新塑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探寻党群关系的现代性超越之路.即立足执政党自身建设,以政党转型牵动党群关系的现代化转型;大力发展民生,以人民群众满意的发展成果夯实执政党的执政资源;牢牢把握思想领导权,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意识形态宗旨和本质的集中体现,人民性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价值旨趣。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引领人民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为了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旨归;依靠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引领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目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民,巩固人民思想基础,凝聚人民价值共识,实现人民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政治上实行共产党的领导,经济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它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家与人民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实践中,也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社会动乱和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善民生与强国共生、联动,是强国之本。必须充分重视保障民生和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开拓创新性的民生思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发展求共富,从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党的主要领导人在民生思想方面的嬗变和递进,既昭示着党的民生理念的日趋成熟,又为进一步提升民生实践成效、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内涵的"中国梦"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创新,具体体现为四个维度:一是在时间维度上连接了历史、现实与未来,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民族特色和全球视野的统一;二是话语内涵上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融为一体的丰富性及其内在的有机整合性;三是实现了话语取向上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及其相对平衡;四是实现了话语表达的文化性和生活性,推进了意识形态由政治层面向文化层面的渗透,能够促进意识形态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对当前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情况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艰巨任务,而提出的工作要求。学习和贯彻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