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乾隆皇帝的殊批谕旨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清朝具有严密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和清朝以后历代的重视与保护,使得大量的清代奏折得以保存下来。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清代奏折有一百四十三万多件,其中汉、满文硃批奏折有七十一万多件;录副奏折七十二万多件。在  相似文献   

3.
<正>一、清朝国家机关的设置与特色清朝自公元1616年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国开始,至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历经十二帝,共统治296年。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明朝七国的教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清朝国家机关设置特色之一,是"清沿明制"。满族在经济、  相似文献   

4.
一、奏本 奏本是明、清时代臣僚向皇帝上奏文书之一。明初规定,凡臣民言事于皇帝都用奏本。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规定,在京诸司有急切事务不能面陈的,许具题本进呈。这样题本、奏本并行,并进一步规定,凡公事用题本,官员私事用奏本。清沿明制,臣工上书,凡钱粮、刑名、兵丁、马匹等地方公务,用题本上报。凡属官员到任、升转、加级、记录、宽免、奖罚,或降革留任,或特贺赍谢恩,或代所属官员谢恩等事,  相似文献   

5.
张鸣 《领导文萃》2012,(10):65-66
末代皇帝的命运都很惨,但在清末帝溥仪看来,他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这样的命运,从1912年2月12日他退位那日起,就已经命中注定了。那年的溥仪,年方6岁,除了吃喝拉撒,玩耍,什么都不知道。决定清朝命运的对话,在他的记忆中,只是隆裕太后跟一个矮胖老头之间的哭哭啼啼。皇帝退位的决定,是隆裕皇太后做的。而退位诏书,是晚清最有名的状元张謇的手笔。几百字的退位诏书,只说了三件事:  相似文献   

6.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它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联合汉族地主阶级及其他少数民族.而建立的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清朝政权的特点是实行高度的君主专制制度,它把自秦以来的皇帝专制独裁制度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我国自秦朝开始,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取其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更号为“皇帝”。  相似文献   

7.
刘黎平 《领导文萃》2012,(22):41-44
以辞职为手段要权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子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李禧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左右两翼,每翼四个旗,李禧居然管着西翼的三个旗,手里有三个番号的部队,人道是"三旗都统"。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朋友们也劝过他,副都统耿韬说:"大哥,十一日是先帝的灵柩从乾清宫南庑移  相似文献   

8.
思考明天     
21世纪已经迫在眉睫。尽管科学家们一再强调,公元2001年1月1日才是真正的第三个千禧年的开始,但是全球数十亿人依然对公元2000年1月1日情有独钟。“距2000年还有××天”的大型标示牌,张挂在世界许多大都市醒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梅尧臣(公元1002—1060年),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人,因宣城汉时名宛陵,故世称其为“宛陵先生”或“梅宛陵”。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梅尧臣以从叔梅询“门荫”,补为太庙斋郎,不久迁任桐城县主簿,由此步入仕途,至嘉五年(公元1060年)四月  相似文献   

10.
留园     
《领导理论与实践》2009,(5):F0003-F0003
留园位于苏州市留同路338号(原79号),是中国四大名同之一。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  相似文献   

11.
由于清朝具有严密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和清朝以后历代的重视与保护,使得大量的清代奏折得以保存下来。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清代奏折有一百四十三万多件,其中汉、满文殊批奏折有七十一万多件;录副奏折七十二万多件。在殊批奏折中。主要为汉文殊批奏折,有六十三万多件。满文殊批奏折八万多件。  相似文献   

12.
力军 《秘书之友》2007,(10):47-48
天地联清代才子纪晓岚有一次陪乾隆皇帝出游,夜间与乾隆皇帝对弈时,乾隆望着满天繁星,脱口吟出了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个敢下?”纪晓岚知乾隆皇帝有意考他,略加思索对曰:“地为琵琶路为弦,何人能弹?”对仗工整,令人叫绝,乾隆皇帝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3.
公元1644年,乃大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顺政权第三个年头,张献忠大西政权第二个年头,清朝顺治元年。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一副龙钟老态,病入膏肓;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远在巴蜀腹地,对明朝江山尚无眉睫之虞;闯王李自成亲率数十万大军分兵多  相似文献   

14.
郭龙 《领导文萃》2013,(16):37-38
清朝的诗人沈德潜生前极得皇帝乾隆的恩宠。乾隆皇帝每有一些诗作都会交由沈德潜来润色,这在历朝历代的文人里都是很少见的,而沈德潜的官职也是一升再升,就是他80多岁退休以后还升为太子太傅。乾隆皇帝不仅在官职上对沈德潜恩宠有加,更是把这种君臣关系提升到朋友的关系。乾隆皇帝有一句诗就是形容他们的关系:玉皇案史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在这句诗里,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15.
正文彦博(公元1006—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潞国公。宋神宗时,因反对变法为王安石所恶,力引去,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后以太师致仕,居洛阳。宋哲宗元初,命平章军国重事,居五年,复致仕。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  相似文献   

16.
正集中换届,干部有进位也有退位,有转岗也有留岗,进退留转都很正常,也很自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党中央历来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对组织人事纪律要求严格。干部退位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特别是主动让贤退位,也是对党的事业的贡献。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培养多年,面对进退留转,应该有正确态度,能够正确对待。但是,过去换届,总有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经不起考验,过不了名利关,甚至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最近,看到一些怪现象:换届工作紧锣密鼓、如火如荼,但一些即将到龄的退位干部却一反常态,比平时任何时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一课时,充分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让我体验到此方法应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正>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80余间。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有  相似文献   

19.
领导职务“长任”或“终任”,无论怎样衡量都是弊多利少实行领导职务任期制要避免出现新的“领导职务终任制”要实行三种互依互补的任期制模式,即任中淘汰制、任期限届制、到龄退位制  相似文献   

20.
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名铁木真,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大汗(皇帝),他少年多难,历经险阻与磨难终成大业;他意志如钢,沉默多思有大略,每出一言则意味深长。 公元1206年,在隆重的“忽里台大会”(推行大汗之盛会)上,由成吉思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