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形势下的新疆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结构调整面临新形势。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走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与实施名牌战略相结合的道路 ,实现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 ,我国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大体平衡 ,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 ,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严重障碍 ,客观上要求对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主要应做到 :继续抓好品质结构调整 ;积极抓好组织结构调整 ;突出抓好市场结构调整 ;审慎推进区域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为浙江进行深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浙江农业结构调整要走出小打小闹的传统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要依靠新的农业科技进行品种创新并诱导市场需求的形成,引导农民将生产要素投入边际报酬较高的优质高效农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通过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的变革,率先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 W TO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共中央再一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出了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我国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把握的若干问题:首先,应解决结构调整机制问题,即农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建立必须与我国已建立的市场机制相适应。其次,要澄清三方面的认识,一是要始终坚持并切实巩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中心思想;二是要走出适应性调整的误区,真正从战略高度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三是要克服偏好资源比较优势的倾向,培育竟争优势;再次,要实现三个结合,即把农业结构调整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要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加快小农经济重组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产业组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WTO环境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WTO这一新的竞争环境,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全局性、战略性大事。本文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四个方面WTO环境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信息农业对于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信息农业应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加强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加大农业信息人员培训的力度,实现农业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江苏省农业发展阶段和结构特征,尤其是在资源与环境经济方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农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认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加大科技和资本投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基础好,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理念,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中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调整的动力问题则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为什么要调整、调整什么、怎样调整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面临的压力和所需的动力往往是相互交错存在的,因此,文章着重从农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的角度、从理论的层面来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目标、市场、技术、消费等因素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所发挥的驱动作用,并阐明各因素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董国英 《兰州学刊》2002,(2):25-26,36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探讨了加入WTO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基本原则和重点、难点问题 ;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形成共识.我国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中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急需通过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手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低碳经济之路;同时,我们应当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完善税收体系、推进能源价改等手段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 ,农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 ,农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要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现实基础、发展趋势出发 ,引深和扩大已有成果 ,在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宏观层面上加大调整力度 ,同时解决好相关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和投融资结构的调整问题 ,使之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与旅游业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滨海城市确定"旅游立市"战略之后,如何发展农业成为面临的新课题。以秦皇岛市为例,深入分析研究发展旅游业对农业的影响,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旅游业的特点,探讨旅游名城发展农业的新思路,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途径、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判定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标准不是资源的绝对或相对拥有量,而是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开采、使用自然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来衡量的。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西藏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居高不下,而收益则难以提高。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因此文化产业应是西藏产业规划中给予高度重视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王青  葛瑛 《河北学刊》2005,25(4):17-20
先行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的发展经验与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理论的演进都表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并不存在所谓"重化工业阶段",因此更谈不上该阶段的逾越问题.同时,具体国情也决定中国不可能通过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来实现工业化.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通过配置资源来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在现行资源定价机制、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重化工企业在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着力解决增长模式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工业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冯丽 《阴山学刊》2005,18(6):107-108
少数民族地区为加快其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上,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在发挥地区优势上,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上,在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上。  相似文献   

17.
薛军  汪戎 《学术探索》2013,(11):37-45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凭借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推动了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结构体系。然而,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也产生了强烈的经济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低级化趋势,以及日益加深的路径依赖,为这些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障碍。为此,诸多学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以这些研究为基础,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际问题,对我国今后实现资源型产业结构与升级进行评述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李德阳 《云梦学刊》2010,31(4):89-91
近几年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竞争无序、知识产权环境有待优化、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包国政府服务外包抑制等发展瓶颈,我们在谋划服务外包发展策略时,既要解除瓶颈,又要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基点放在促进国内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上。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机遇、条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宇 《河北学刊》2007,27(6):172-176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是基础,而农民增收是关键。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考察,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受资源、结构、市场和体制的制约;反映在制度层面上,则面临着一系列对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当前,一定要按照"两个趋向"的判断,重新审视"三农"工作,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统筹抓农村,抢抓机遇促增收。要树立农村农民主体发展意识,整合利用政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等各类资源,奠定和壮大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物质技术基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带领农民闯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辟农民增收的多种途径。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科技支撑,推行民主管理,为农民增收创立可靠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