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汉语世界里的一种话语生产,东南亚华文文学难免受到汉语母体文学(古典或现代)的影响。从历史的层面说,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初期阶段基本上是以“侨民文学”的形式发展起来。过去东南亚华文文学曾经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是尚未具有主体性的侨民文学,因此中国性的展现是非常自然的。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以致东南亚华文文学始终无法抛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借用西方后殖民话语,把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学经典看成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暴露出后殖民视角的偏颇与狭隘.本文通过批驳王润华的后殖民文学观,引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双重文学传统"问题,而鲁迅经典在东南亚华文文坛的传播与接受,正是中国文化/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化/文学传统结合后的表现,也是东南亚华文文学完成本土性建构以区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所以说,鲁迅并不是"殖民者".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的华文文学渊源于中国。她的萌芽是随着中国向东南亚地区移民开始的。作为一种白话文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广泛诞生,是在中国发生了震憾世界的“五四”运动之后。在华文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由侨民文学到本土文学的发展过程。出现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种创作思潮合流,而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发展趋势。进入80年代以来,文坛不同程度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文学进入了成熟期。当前的状况是喜忧参半,繁荣与困境同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均与华文报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五四至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伴随着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传媒的交流、两地人员的往来而跨界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在以中国南下文人为主体的东南亚华文报刊编辑的传播和倡导下,东南亚华文文艺界依托华文报刊这一重要的文学载体和传播媒介,使东南亚华文文学实现了从旧体文学向白话新文学的现代转型,并先后推动了东南亚新兴文学(革命文学)、南洋色彩文学和抗战救亡文学运动,促进了现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壮大,由此联结起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文文学透视——余光中、骆明、庄钟庆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从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统、东南亚华文文学活动与创作、国内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探索,希望能给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王润华、黄锦树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论述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殖民,因而必须去中国性.通过分析他们的有关言论,及对应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性关系的梳理,可证明他们的后殖民论述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华文新诗审美传统与中国诗歌是一脉相承的。但新加坡独立之后,华文新诗摆脱了"侨民文学"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审美特征,其审美传统主体由儒家经世致用的审美取向向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禅宗的直觉顿悟,以及现代派纯粹诗的心灵高度净化的审美取向逐渐移位的现象,表明了诗性回归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华人文化诗学"意味着华文文学批评重心的转移,即从重视中国文化/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到突出华人与华文文学主体性的转移,从中国视域为主导的批评范式转向以华人为中心的"共同诗学"与"地方知识"双重视域的整合."华人文化诗学"主张从纯审美研究视域转向文化政治阐释.  相似文献   

9.
从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目前已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界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趋向.围绕族裔身份与汉语写作两个层面,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反思这种转向的局限性,以期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季进:我们还是从你倡导的"华语文学"的概念说起吧。大陆学界习惯上把大陆文学、港台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截然划分,很少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现照。而你的研究则涵括了两岸四地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把大陆、台湾、香港、大马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视为一个汉语写作的有机整体。对你而言,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非现代性特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实。文学运动规律的混乱无序性以及文学独立品格的人为淡化,使其完全背离了它所刻意追求的西方现代文学模式。不同时期所宣扬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都明显流露出儒家入世哲学的浓重色彩。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现代汉语包装形式,它无法根绝自己独特的历史遗传性,同时也难以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话语系统。所以,中国现代作家那苍凉而悲壮的启蒙呐喊,集中体现着他们对于“现代性”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13.
味最初是一种感受,后来演变为审美体验.中国美学以味论诗的本质在于"口弗能言,志弗能喻"的整体风貌之感悟.这种感悟贯彻为文,逐渐演化为以创"味"为核心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中国的种种想象。作为想象原动力的故乡情结,长期表现为对中国的热情关注,即使描写南洋当地风物,所采用的仍是中国视角。国家认同转变后,中国想象逐渐出现了变化。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出于强调其独特性的需要,则将故乡情结虚化为原乡神话。  相似文献   

15.
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证刘禾的"国民性神话"论主旨在"跨语际"批评下对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学进行颠覆性的后殖民批评,忽视了中国近代据英文引入的国民性观念及其定义、中国儒文化传统观念向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的汇聚,而将西方殖民主义所"构建"的本质主义的"国民性神话"指认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观念,属于指谓错置.论述近代中国流行的国民性观念主要是梁启勋由英文引入并定义的国民性观念,它引入和定义之初便排除了本质主义.之前,中国儒文化中早已存在着含义与之接近的诸如"民性"、"移风易俗"、"变化气质"等观念.到晚清它们一起汇聚到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之中,实现了传统观念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6.
驴、牛和马是古代的坐骑,但在中国、朝鲜、日本的传统诗文和绘画中,“骑驴”、“骑牛”或“骑马”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唐代诗人孟浩然作为一个布衣诗人,他的骑驴在后代形成了一个典范。朝鲜古代文人接受了这种传统,但结合其自身的生活而选择牛为坐骑,其蕴含的精神同于中国诗人之骑驴,都是和骑马相对,表现了在朝与在野、出与处、仕与隐的对峙。有趣的是,尽管在日本诗人笔下也有骑驴的描写,但却消释了驴马相对的政治意味,仅仅是出于对中国诗人外在标志的模仿。从三个国家汉文学中有关骑驴和骑牛的描写中,可看出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的形成、演变以及东亚文学世界中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以中文书写、创作主体与接受群体又绝大多数是华人的文学系统,马华文学的确很难摆脱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自然也受到“中国”的影响,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它无法)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中国情结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群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多数表现出作家对中华文化丝丝缕缕割切不断的牵连。不同的是,有的流露于言谈举止、气质神采之中,而有的则化成字里行间的情愫。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意识流"最初尝试的问题上,中国"新感觉派"的"狐步舞",从接受心态来说,"跳"得既时兴又焦灼;从接受实践来讲,似乎"把根留住"的情况要多一些.不过,总体的实际运作水准参差不齐,模仿的痕迹不同程度地依然存在,尽管如此,他们的最初尝试毕竟是当时历史产物下具有先锋性质的一次艺术实验,所以无可避免地要有相当的稚嫩性付出.要不然,哪有往后中国文学繁荣兴盛和中外文学关系健康发展之收获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课程,但人们往往将其定性为文学精典,忽视其经典语言载体的实际,导致教学与学习的偏颇,我们研究分析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改进的措施方法,就是要发挥这门课程的文化价值与人文意蕴,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以来,就对"现代性"孜孜以求,艰难寻觅。它既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优秀作家、作品,也促使了中国文学走出国门,与世界文学进行了多方的融合、交流和接轨。但从整体表现上,它还很难与世界文学比肩,同中国古典文学的成熟相比,也显得幼稚。中国新文学的路还很长,它只有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新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