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婆炒股     
公婆退休前在当地都是不大不小的官。做官多年养成的说教习惯即使退休在家也一时难以改变。公公常在我做饭时,背着手在厨房里踱几步,检查卫生;婆婆则喜欢站在灶前监督我别把油放得太多。尤其婆婆,她经常倚在厨房门旁防止我把剩饭剩菜倒掉;她也经常在我伏案夜读时突然推门查看我是否把台灯调得太亮浪费了电。  相似文献   

2.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3.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理,有争的有吵的,就算再亲也隔着肚皮。可家住苍南灵溪的陈招弟老人,却说自己的第三个儿媳妇沈菲菲是“无价之宝”。沈菲菲是苍南县工商局的一位干部。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孝敬”,在如今干部众多的社会,很多人未必会认识她。为了让公婆安享晚年,菲菲给公婆先后配上了彩色电视机、空调和电话,节假日也经常给公婆打扫房间,洗刷碗橱,整理衣  相似文献   

4.
5岁时,我住在奶奶家。奶奶是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她经常教我认字,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一天,奶奶教我写字时说:再过两年,你就要到学校去读书了,现在我就来教你‘学校'两个字吧!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退休女工,1975年和丧偶的魏某结婚,当时他带着一个1岁的女孩。为了抚养她,我结婚后也未生育,和丈夫精心将她抚养成人,并给她找了工作。1995年丈夫去世后,这个女孩也因厂里经济效益不好而下岗。我又通过熟人给她安排了工作,可她嫌工作不好就不去,整天呆在家里无事生非,完全依靠我的退休工资生活。我试图对她进行说服教育,但她却不理解,反而对我出言不逊,现在母女关系已逐渐恶化。为此,我想和她解除母女关系,不知在法律上是否允许?读者:许某老许同志: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审判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虽然你待她如同亲生子…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10)
2007年的夏天,我在纽约下城医院作志愿者时有幸结识了杜珊,一个和蔼可亲的红头发犹太老太太。当时我们一起为医院的义诊服务做接待,我被她的风趣幽默打动,便主动和她攀谈起来。谈话中我得知,她曾供职于纽约市政部门,已经退休,是美国著名的退休志愿者联盟的成员。下城医院的志愿者工作只是她生活的一小部分,其余的时间她还为无家可归者收容中心收集免费的食  相似文献   

7.
新抠门婆媳     
欣怡 《社区》2011,(5):60-61
退休前,婆婆是一家大型船舶设计所的高级工程师,拿的退休工资比我的薪水高多了不说,还有一些小船厂经常请她这位“老专家”去审看图纸、指导技术。所以,婆婆收入比一般退休人员高很多。  相似文献   

8.
唐义 《老友》2012,(11):44-44
朋友,从照片上(见上图)你能看得出左边这位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太太吗?我告诉你,她是我们蓬莱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合唱团的大姐胡桂荣,她今年72岁啦。说起胡大姐,那可真是让人佩服的一名阳光老人,我们周围的人都不相信她已年过古稀。她不仅人长得显年轻,最重要的是,她有特别年轻的心态。胡大姐退休前是蓬莱郝彬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她教书育人,执教30多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她曾跟我说,刚退休那阵子,她和许多老年人一样,心里觉得  相似文献   

9.
吵架之后     
妻子退休后变得唠唠叨叨,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我喋喋不休,所以,"内战"常常不断。一天晚上,我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纸,她一边看电视,一边和我就"商榷"上了。她说韩剧好  相似文献   

10.
丁老师:我是个刚刚退休的机关干部,老伴也退休了,儿子在外地。本来我和老伴终日相伴,生活挺平静的。可是这半年,老伴突然迷上网络,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刚开始几天一上网,到现在天天都上,从玩游戏,到现在跟网友聊天、联系。只要一上网,老伴就来了精神,人家都说不相信她是一个退了休的老太太。老伴就更高兴了,那劲头快赶上上班了。  相似文献   

11.
在接触中医前,我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当了30年人民教师,我怎么会在退休后转行做起了保健医呢?其实,我小时候有两个愿望:一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2.
老伴的爱     
几年前,我因患肺心脑病,二氧化碳潴留于脑髓而昏死过去,经医生大力抢救,苏醒过来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充满欢愉挂着泪珠的脸庞。这脸庞,恰似红彤彤的夕阳,给我带来生的欲望和战胜疾病的力量。她就是我的老伴朱茵。我们是1957年结的婚,屈指算来,整整45个年头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孝敬公婆,抚养3个子女,不愧为贤妻良母。我因职业关系,经常下部队采访,到外地体验生活,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默默地承受着沉重的家务负担。人到中年,孩子幼小,父母年迈,敬老抚幼,处处周到。每当我伏案写作时,烟不离手,有时她见我手里的烟…  相似文献   

13.
王府娥是太原市坝陵桥远近闻名的好儿媳。1976年,府娥结婚走进了坝陵桥西德裕里二号续家的门坎,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刚过门时婆婆正患中毒性痢疾,处在病危之中,不怕传染,天天服侍婆婆服药、打针、输液,一口一口地喂水喂饭,每天多次倒屎倒尿,精心伺候一个多月,使婆婆转危为安并逐渐康复。府娥心地善良,想公婆所想,急公婆所急,事事依着公婆,处处体贴公婆,小心翼翼地照料公婆。多年来她为公婆夏添单,冬添棉,而自己却多穿用姐姐给她  相似文献   

14.
《百姓生活》2008,(5):13-13
问:我公婆的退休金很低,还要经常看病吃药,生活费和医药费基本上都是由我丈夫和他弟弟分担,每人每月各给300元赡养费。一个月前,我丈夫因急病去世,我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还要供养孩子上中学,所以就没有再付给公婆赡养费。我的公婆说如果我不付赡养费,就要到法院去告我。请问,我丈夫去世后,我是否还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呢?  相似文献   

15.
凤凰 《新天地》2017,(2):44-45
2016年10月,杭州市退休教师董云蓉和她的风荷吉他队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座上宾,她们弹唱的《蓝色丝巾》歌曲获得热烈的掌声. 思念化作歌唱的动力 现年73岁的董云蓉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名退休教师,丈夫邱启任生前是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董云蓉从小就喜欢文体娱乐活动.参加工作以后,董云蓉作为文艺骨干经常参与各种歌舞表演.因为音乐这一共同的兴趣爱好,董云蓉和丈夫认识两个月就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6.
王凤巧,今年74岁,退休前是太钢15校语文教师。退休后,任太钢胜利桥地区关工委委员,现任该地区关工委校外辅导员。多年来,她尽心尽力做好宿舍区“少年之家”的工作,被孩子们称为“爱心奶奶”。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王凤巧退休不退岗,依旧像保护荷叶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她经常说:“关注下一代教育,  相似文献   

17.
潘宗 《金陵瞭望》2010,(17):78-78
2007年.孙秀英从国企退休后.被聘为月安社区物管公司财务主管。时间一长.居民们把她当成了社工.有了事情都愿意找她商量解决。在和居民朝夕相处中.她与社区建立了深厚感情并热爱上了社区工作.萌生了专职为居民服务的念头。2007年4月,她被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委会主任。她经常对身边的社工说.几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老王夸儿媳     
我叫王杰,今年75岁了,是从党校退休的老干部。我的儿媳尹成荣到我家16年了。16年来,她尊敬公婆,贤淑温顺,从来不惹老人生气。当初,老伴身体尚好,还能干一些家务活,可成荣下班回来总是和婆婆抢着干。1994年,我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老伴在医院陪我,成荣除了工作与家务外,每天早晚总要抽时间到医院去看望我们。她天天和我儿海波在医院搀扶我锻炼走路,风雨无阻。出院后,我形成偏瘫,右肢手足不便,成荣更是照顾周到,衣服被褥脏了及时拆洗,始终保持我的清洁卫生。1996年,我老伴左眼突发青光眼,虽经县医院手术,但…  相似文献   

19.
我的婆婆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到老年曲艺社唱戏,而且婆婆还懂得上网,虽然不懂"回贴"、"灌水",但对网上的新鲜事物倒也接受得很快。  相似文献   

20.
刘山 《山西老年》2008,(8):68-68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山西老年》。因为她内容丰富,政策性、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具有精、新、美、活的办刊风格。她言老人之事,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