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财产权、生存权、参与权、知情权、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等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官员考核机制、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征地程序不透明以及权利救济制度不通顺等制度性缺陷有密切关系。因此,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制度、明晰其产权主体、征地程序公开透明化和完善纠纷救济制度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同时,政府还应为失地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劳动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于全能行政监管者和无限监管资源的假设,采用融资准入对投资者实行无差别保护,已难以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应在整个证券投资过程中建立全民参与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其中,决策性的制度建设应分权给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监管者行使,确保其职能的独立和专业化;执行性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应分权给一线的自律组织和金融中介承担,确保客户至上并避免利益冲突;保护主体应引入投资者的公共参与,引导其成为能动的自我保护者;公力救济要发挥行政执法的主导效用,兼顾其中的伦理性与经济性。以人人有权、人人有责的公共管理理念作为投资者保护的基点,《证券法》规范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具有稳固的民意基础,实现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在思想上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切实强化保护农民权益的意识;要将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关社会公平正义,有关社会和谐稳定,有关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强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必须对各种存量和增量制度作系统性的思考,重点是完善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征地补偿制度以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保护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各级政府是民族文化保护最重要的主体。目前,在民族文化保护中,地方政府存在认知不清、职能不明、工作不力、措施缺位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明确各级政府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职能与地位,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与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很不合理,这是导致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即严格控制土地征用的范围;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相结合,是当代缓刑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缓刑监督制度在缓刑监督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弊端,影响了缓刑适用的社会效果。因此,建议就我国缓刑与保护管束制度的结合采取如下措施:构建"专门人员负责、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督机制;对缓刑犯实施分类处遇;强化监督与更生保护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加,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也就日渐突出,问题处理得好,将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由于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以及对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缺乏等原因,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必须从制度安排和政府行为观念等多方面着手,重视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失地农民权益遭受侵害既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征地制度的制度根源,也有体制根源,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用地流失、失地农民增多的现象日益严重。强化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职责是维护失地农民正当权益的要求,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需要。为此,要注重长远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统筹层次与区域差异相结合、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相结合,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制度;要承担财政保障的职责,确保保险资金及时到位,提高保障水平;要强化管理监督的职责,实现经营多元化、管理集中化、监督有效化。建议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办法、建立顺畅的利益沟通机制并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等作为配套措施推动政府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01—2010年来,学术界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视角,从征地制度与过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状态、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权益受损和保护等方面研究了失地农民问题,并形成了诸多共识。但也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化的反思,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安置补偿、就业和保障政策的评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完善征地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征地程序不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以及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合理等弊端,产生了失地农民心理压力增大,生活、就业、养老和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极大损害。因此,应该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征地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征地补偿范围,合理分配土地补偿费用,重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就业培训,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保障广大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核算方式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不明确,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为了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核算方式,规范征用程序;明确产权主体,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基本权益;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司法救济"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与增进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有序、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应分析法,分析1978—2008年间影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内因和外因,力求揭示各因素的影响路径及相互作用,为我国更好地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段内,影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主导因素不同;影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内因和外因在某段时间内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内外因联动机制,强化或削弱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效果。现阶段提高耕地利用和保护的比较效益,使耕地保护的微观主体——农民在保护耕地的过程中得到经济实惠,是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效果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共场所存在隐私权,为隐私权的本质所决定,规范公共场所摄像头下的隐私权保护,应采取以下制度措施:制定统一立法;坚持权利本位的立法思想;确立比例原则和程序优先原则;明确安装主体和监管主体范围;规范安装区域和部位;确立告知制度;限制监控强度;强化监控资料管理;完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制度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耕地保护制度,将“经济人”概念引入耕地保护制度的供给与执行过程,分析各参与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反应对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框架下,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各参与主体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应从创新政府治理结构,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耕地保护制度中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论欧、美、非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欧、美、非三洲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重大启迪作用。尤其是个人申诉制度,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完善了国际人权的权利主体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界定、保护主体的职能划分与保护的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界定的四个基本点,提出了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职能区分及实现良性互动的方式,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梳理为三个层次,指出保护的最高层次是培育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土壤,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是全国较早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城市,在消除针对失地农民歧视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如何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全面消除在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问题,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仍然有待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对失地农民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的产生原因、现状,结合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实践和经验,对下一阶段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从法律保护和法律促进两方面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