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韧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它漫长的三十年历史过程中,曾不断出现各种各类的作家作品选本,或由作家选定,或由书肆主人代庖,真是五色杂陈,种类繁多。由于我们的现代文学,是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要求作为它的创作和理论的总主题的,因此遭到旧中国各式反动统治者的忌刻和仇视,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左翼文学和进步文学,更被那些愚昧而野蛮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统治者视为洪水猛兽。它不容于旧社会的高等学府。回顾历史,我们更觉得那些在旧中国书籍市场上出现的各式中国现代文学选本的重大意义,即或那些由书肆主人代选的出版物,被人称之为“盗版书”的选本,从作为传播新文学新思潮的媒介力量这点说来,也是值得称道和纪念的。而这些选本,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以一般社会为对象,当时没有可能为大学的现代文学课程编一套教材性的选本,这就是历史的限制和不幸。  相似文献   

2.
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向国外推出我国经典著作译本的热潮中,北大资深教授罗经国先生英译的《古文观止精选》以其出色的译笔展现在读者面前。目前我国古代散文的英译本似不多见,罗先生的这一译本就愈见珍贵。拟从信、达、雅、美的视角着眼,对罗先生的译本作一简略的评论,并由此得出结论:该译本乃上乘之笔,属经典英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与相似,更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因缘”。最近北师大青年学者王向远先生《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问世。本书以新的认识高度、新的研究视角对中日两国的现代文学进行了饶有新意的分析和比较。 文学向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最精粹的部分,而国与国文学之间的比较就在于帮助我们建立世界文学这种开放式的博大的文学观念,以认识各民族文学的特点、探索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终极目标。本着这一目的,王向远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立足于世界文学的高…  相似文献   

4.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在众多作家的笔下,女性的诸多优点被不断提起,秀外慧中、温婉可人、自强自立、隐忍坚韧等,这些类似圣母般的华彩倩影,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也向世界展露了中国女性的东方大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精品意识观照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的历史流变和成就。认为:现代诗由初期白话诗到以艾青为代表的诗派,不单是诗的形体的变革,更是诗的观念与内容的革新与创新。由于“五四”新思想的润泽,白话文体与语言的形式美,再加古典散文和外国散文的影响,都使现代作家独标个性,各骋才能,写出精金美玉似的散文佳作。现代诗文都经过历史合力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6.
徐鹏绪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第一部以"文献学"名称出版的厚重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不仅可以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青年学者指明治学门径,而且对于正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在本学科的文献学建设方面,这部著作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和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8.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从1933年5月开明书店印行单行本起,至1986年《巴金全集》第一卷出版,经历了繁复的修改,其版本的多次演变,影响着我们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判断,甚至是对作家文学史地位的中肯评价。当下一部部现代文学作品修订本的出版,理应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版本校勘已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情节、人物、叙事角度、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等叙事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的角度分别剖析《左传》,以便最终找出解决关于中国叙事文学的一般理论问题的方向,从而得到一个中国文学与他种文学之间在叙事传统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的反思:经验、现实与希望之龃龉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具有内存联系,《呐喊》就是联结这两段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一代“在寂寞里奔驰”的辛亥革命志士失败的历史与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相联系,并对此进行了深沉的历史反思,揭示了浸透国民灵魂的封建传统所造成的劣根性,表现了鲁迅彻底反封建和改革国民性的至理深情。它是对近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改革国民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成了高张彻底反封建大旗的现代文学先声。《呐喊》之所以沉入深沉的历史反思,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与鲁迅自身的经  相似文献   

11.
题材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题材决定论的偏向。即认为作家只应该写重大题材,写工农兵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写他们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丰功伟绩,讴歌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貌,而其他题材都是没大意义的。这里,仅举1979年至1984年间出版的许多文学史著作进行讨论。以期说明切实更新文学观念,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纠正题材问题的偏颇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简单地以所谓题材大小来评价作家的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题材固然是重要的,有轻重之分,大小之别,但是题材本身只是提供了一种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黄修己独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和由钱理群、温儒敏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文学史和集体文学史著作,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集体编写文学史的时代背景下,黄修己个人文学史的编写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宾恩海的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将作家的人格特征、精神禀赋、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人生旨趣、生命意识及其文化心理模式(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市民文化、故乡民间文化)、文学生产工具、读者的消费需求、现代报刊杂志乃至大众传媒等各种“文化变迁”纳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察视角,从一个新的层面揭示出中国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现代散文的文化特征,重点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文化特征、鲁迅文学创作特征与其性格气质、生命意识的内在联系以及闻一多诗歌、宗白华小诗、李金发爱情诗、茅盾小说、刘云若言情小说、孙了红侦探小说、朱自清散…  相似文献   

14.
柯勒律治是英国19世纪重要的浪漫诗人和杰出的文论家。本文结合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诗学取向,审视了柯勒律治的诗歌创作和批评活动,指出了他关于诗歌创造、阅读活动、知悟力、想象力和有机美学中所体现的前瞻体认,以及他与现代解构哲学家德立这在阅读主张上的契合,还有我们把他一直当作保守文论家来阅读,在认知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突出的贡献成功的道路─—喜读刘耀辉的《新闻作品选集》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四川日报总编辑者姚志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里,四川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投入时代激流,运用各种新闻体裁,迅速反映时代跳动脉搏,激励人们前进。在这支新...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末,西欧文化与中国文化这两个在宗教、哲学以及语言等方面截然不同的世界有史以来首次直面相遇,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却引发了东西文化的持续而激烈的冲突。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作家才把《圣经》视为灵感、创造和批评的源头。受到基督教影响、改写《圣经》题材的中国(男女)作家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基督教信仰——及其制度——有所体验的人,人数较少;另一类人则对基督教持有消极负面的印象,人数众多。令人遗憾的是,从知识分子的交流与理解来看,《新约》缺少一种与"雅各的梯子"类似的神话,作为传教士来自的国度与传播福音的国度之间沟通的桥梁。神话之"梯"的搭建往往依赖于一套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之"梯"的建造则不可避免地要复杂得多,我们应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体系与结构,建立在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基础上。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互相接纳,彼此尊重,通情达理,明辨审视。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中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青年》杂志对科学问题的探讨已上升到科学主义层面,并与中国新文学有着内在的学理逻辑联系。崇高科学的历史语境,使科学精神成为强势话语,决定了写实主义(包括自然主义)在现代中国的独尊地位,也使反科学主义的、按“进化论文学观”演变流程应处于前列的“新浪漫主义”退居其后。就历史理性而言,中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对科学主义的抗衡,是逆历史潮流的,但它们的价值选择却指向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负面成分的批判,趋向了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学》课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用文学审美充实课堂教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略论《现代文学》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等60年代初在台湾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在台湾当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提倡现代主义。第二,实行兼容并蓄的方针。第三,“融传统提现代,借西方揉入中国”,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第四,提升了小说意识和艺术层次,使得台湾小说中真正有了可以入史的作品。第五,一代作家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