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证券投资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问题相伴而生。一个功能健全富于活力的证券市场客观上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法与之相适应。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应在坚持传统的投资组合方法基础上,根据不同投资者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投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提出经济主体结构假说 ,认为经济结构从内涵上应该既包括客体结构又包括主体结构。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经济主体的归位过程。根据经济主体结构的思想 ,本文提出了社会经济秩序从功能角度划分为3个层次的观点 ,并指出 ,经济主体归位同时也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重构。中国证券市场正是适应于这种经济主体归位和秩序重构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演进变迁的。依据经济主体归位的理论和分析思路 ,顺应中国经济主体归位与秩序重构的演变趋势与现实要求 ,我们推动证券市场下一步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明确证券市场各参与者的经济主体地位 ,消除传统计划体制在证券市场延伸所造成的影响;(2)制定、修改和完善证券及相关的法律体系 ,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运行提供一整套客观、公正、合理而完备的游戏规则;(3)约束政府行为 ,防止和消除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越位行为 ,做到依法监管;(4)重新解放各类微观经济主体 ,激发市场各类参与者的经济努力效应 ,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 ,发挥它们在证券市场成长中的应有贡献;(5)推动市场化 ,建立合理的调节机制 ,疏导证券市场的功能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历数了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发展后仍存在的诸多弊端,并指出导致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在于证券市场功能定位的错失和努力方向出现偏差,即偏重于分配性努力,而轻视了生产性努力的付出.问题对应着解决的办法,论文紧接着利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金融共生理论方法对构造多层次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其积极意义做了分析论证.以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论认识,进而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证券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倘若监管不力,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冲淡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围绕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证券市场监管的途径,旨在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优势,控制其运行风险。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一)证券市场监管执法不严格  相似文献   

5.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股减持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特殊的主体构成,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引发了众多的市场问题,解决国有股的流通是发展证券市场面临的关键.从国有股减持具有的期权特征角度,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临界条件.从国有股减持价格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设计了政府(委托人)和市场投资者(代理人)各自的价值函数及激励策略,根据极大值原理建立了联合目标下的最优减持价格方程.在案例分析中,分别以每股净资产和股票内在价值为减持边界条件,给出股票市场价格与减持价格及转移价值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国有股减持定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条件下,国有股减持不能采用均衡市场条件下的定价方法,应结合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特性,提出对投资者的激励策略,在市场各主体利益均衡框架下确定减持价格.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十几年的历程。在这期间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证券市场刚刚兴起之际,普遍面临着法规不健全、投机严重和投资者风险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IPO退出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加速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证券市场IP0机制的创业企业家激励功能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发现,证券市场IPO机制使创业资本可以通过IPO退出,形成对创业企业家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非现金激励,从而减少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两者之间信息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最终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加速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证券市场IP0机制的创业企业家激励功能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发现,证券市场IPO机制使创业资本可以通过IPO退出,形成对创业企业家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非现金激励,从而减少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两者之间信息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最终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凯 《管理评论》2001,(6):11-12
自1999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问题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中讨论的热点。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退市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舆论、政策和市场参与者心理上的准备,退市 终于在2001年上半年成为事实:PT水仙宽限期的申请未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首家被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0.
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并不存在应计异象,即不存在对会计应计的过度反应。但是本文发现这并非市场对会计应计进行了正确定价,而是由于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造成的,因为这一行为降低了亏损公司当期的会计应计,造成利用Sloan(1996)套利策略买入了过多的亏损公司,从而无法获得超额回报,但是当控制亏损后,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出显著的应计异象。因此全样本下无法发现市场对应计的过度反应并非投资者的定价正确而是由于独特的退市监管制度。本文的证据表明检验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从投资者行为入手,而应充分考虑到公司层面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在美国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至今已蔓延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地区证券市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特别是这一轮金融危机下中国内地、香港以及美国三地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以后三地证券市场的联动关系得到加强,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美国证券市场与中国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均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本文还通过事件研究法检验得出结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对金融危机信息的反应能力和吸收信息的能力都不及香港和美国证券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投资者自身素质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向量GARCH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国际证券市场中上海A股市场、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给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市场均不存在单向的均值溢出效应,上海A股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上海A股市场和美国证券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和美国资本市场融合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不同态势下β特征及其与收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收  曹雪平 《管理科学》2007,10(1):71-78
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不同态势下各行业β值的不同表现特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至2003年12月13年间β与收益的关系,发现引入市场态势后,条件CAPM的解释能力显著增强;当市场处于牛市(熊市)时,β与收益呈显著正(负)相关;得出了β仍然是度量资产风险的重要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吕超 《管理科学文摘》2008,(17):174-17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证券市场监管政策时间不一致进行了博弈分析;其次,对证券市场违规行为进行了静态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开放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阿根廷等7个国家 (地区 )作为研究的对象 ,从宏观经济运行、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等宏观层面对其资本市场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 ,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是:开放前3年GDP增长率的方差在2以下;实际证券化率达到30 %以上。同时 ,应采用渐进式的开放模式。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总体上看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在对外开放前要首先解决3个问题:所有的股份能够流通 ,提高实际证券化率 ,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在市场准入上实现对内开放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中国证券业的优化整合;对监管制度进行市场趋向的改革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鉴于加入WTO的要求 ,目前需要适度的对外开放 ,但这种开放应该是小范围的、浅层次的 ,在战略上应符合我国资本市场有条件的、渐进的开放模式的要求。开放改革的出发点与效果都应符合有利于提高国内机构的竞争力和有利于建立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证券公司风险的实证分析及风险券商处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的市场,具有更大的风险.本文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现状和风险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证券市场中风险券商的处置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QDⅡ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新事物,对于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的产品。通过QDⅡ基金,投资者可以投资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QDⅡ制度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QDⅡ制度及其运作模式,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实行QDⅡ的必要性,总结得出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来推进QDⅡ在中国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由于市场因素、制度建设以及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原因,中国股市也像许多成熟证券市场早期所经历的那样存在市场操纵现象,个别操纵行为危害严重。有关市场操纵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众多研究表明,实践中基于交易和基于行为的操纵手段获利的可能性很小,而基于信息特别是内幕消息的市场操纵在证券市场中更为普遍。证券投资主体的市场操纵行为主要是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利用信息而进行的证券交易,目的是以个人特有的优势在证券市场榨取暴利。由于市场操纵行为利用了大部分投资主体并不了解的消息而获取实际利益,所以,它是一种不公平的证券交易。同时,这种行为十分危害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功能,直接使得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失效,由于这种行为不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防范操纵行为的机制是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对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稳定与否决定着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建立健全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0.
做市商制度在发达证券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活跃市场、分散市场风险等功能;依靠报价驱动机制,保障证券交易的效率;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从中国股市的现状来讨论做市商制度,认为该制度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股市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为我国股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