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维 《社会科学家》2005,(6):175-179
柳宗元生命中的最后四年在柳州度过,无论他当时怀着怎样的心境,他留给柳州和柳州人民的,不仅仅是"生能泽其民"的一般意义,更重要的是,柳宗元当时矛盾而复杂的心情,成为历代迁客骚人吟咏柳州的两大主题.即一方面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典型的贬谪心态的流露,另一方面以柳宗元"以利安元元为务"的抱负作为人生目标.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粤西三载"中,明代文人吟咏柳宗元和柳州的诗文作品的解读,探讨明代迁客骚人对柳宗元和柳州的基本认识,以说明柳宗元与柳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在柳州留下的诗文作品是人们了解柳州最直接的材料,甚至可以说,柳宗元代表的就是柳州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2.
来自全国140多名学者参加的柳宗元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柳州召开。会议围绕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关于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多数同志认为柳宗元肯定“元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元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一些同志认为,柳宗元的自然观受佛教唯心本体论的制约,在世界观上以佛教真如唯心主义为归宿,其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有的同志则认为,柳宗元一方面主张“元气”本体论,另一方面又赞同佛教“中道”、“真常”的佛性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是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期唯一纯写柳州山水的散文,他仅用不足五百字的笔墨,记载了近治十多处景物。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为文谋篇上,都与永州时期的山水游记有着明显差别。这种差异折射出的正是柳宗元屡屡逢殃的仕宦历程中,在心性人格、处事态度、理想情志等各个方面的坚守或改变,反映出他当时真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华夏族与那里的少数民族间的交往不断向纵深发展。到了汉唐时期,许多有识之上都积极地促进这种民族交往,尤其是唐代的许多南满官员,他们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贡献较为显著。从永贞元年到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先后生活在中南地区的永州和柳州两地。永州是苗、瑶等民族先民的杂居地,而柳州则是壮族先民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十四年中,柳宗元与当地少数民族朝夕相处,深受他们的尊重和敬仰。考察柳宗元在永州和柳州时期的生活,有助…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方报纸,柳州日报多年来致力于对柳宗元研究成果的传播,特别是该报的副刊专门开辟了文史版,设置了专门刊载此类文章的“柳园絮语”专栏,既发表了大量的本地柳学研究者的学术论文和研究心得,又刊登了不少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为本市的柳学爱好者、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信息.据初步统计,从1993年1月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柳州日报副刊共发表各类有关柳宗元研究的文章150篇,对柳宗元的诗文、历代对柳诗文的评论、柳宗元诗文的考证、柳宗元哲学思想、柳宗元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其中不乏佳作名篇.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推动本地柳宗元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本文特对柳州日报副刊近五年来发表的关于柳宗元研究的文章进行一些回顾和综述,以期对今后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的四年时间里,顺民所愿,启民之智,革民弊习,增民之利,获得了地方改革的成功。他坚守"吏为民役"的同时,能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各方势力与改革之间,地方传统与新政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是他为官实践中智慧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概述柳宗元在柳州的善政时,特别提到“大修孔子庙”,因为这是古代柳州的一件历史性大事。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令天下郡县立孔庙,四时致祭,从此各地有了孔庙。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权威——儒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了。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对儒学如此推崇,决非偶然。孔子创立的儒学,经千年而成为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它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本阅读求证柳宗元种植诗中"种植时空"的文化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种植诗可以成为柳宗元眨谪生涯的文学风标,是书写柳宗元贬谪生活的独特体裁.本文分析了柳宗元永州、柳州种植诗的异同,认为永州诗多为"秘境"探访的个人私思,同时也是柳宗元自我调整、主体价值凸显的一个记载;柳州诗则"公私有间",由"秘境"而至公共空间,抒发了造福惠民的长安理想但仍有哀怨.柳宗元种植诗风格上屈陶兼有,陶隐之淡中屈怨暗结;多以借物自喻、用典巧指等方式运思,独柳州种植诗能够"以谐传之".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治柳州,有永贞革新的经验教训和永州十年理论深化的思想基础。四年的吏治,是他的自然观、历史观、政治思想在永贞革新之后的重要实践。柳宗元结束了废置十年的贬谪生活,出任刺史,从此“怀印曳绂,有社有人”。他给李愬的信里说:“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虽死不憾。”态度非常积极。补什么?无非早年在长安从政“利安之道,将施于人”的抱负。关于柳宗元被贬后,从此“悲观失望”的说法,事实上是对他很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何业光 《学术研究》2000,(5):127-128
在唐宋八大家中,柳宗元是命运最悲惨的一个,也是被后世误解乃至曲解最甚的一个。历代封建守旧者,总是对柳宗元的政治表现、哲学思想横加贬斥;解放后,虽然有过比较公正的评论,但“文革”时期,又遭“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肆意歪曲,被戴上“法家”的桂冠,弄得面目全非。 梁鉴江先生的《柳宗元传》(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9年 10月版,《唐宋八大家传》之一),以丰富翔实的材料、饱蘸感情的笔墨,全面系统地叙述柳宗元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充分展示其一代宗师的人生风采,揭示其卓越的政治哲学思想,评介…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答刘连州邦字》、《登柳州峨山》、《柳州寄京中亲故》、《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等等在柳州的名篇,在近年来出版的柳宗元诗文选注或赏析著作中多有收入。对于这些诗文中有关柳州地理方面的注释,许多是经过严密考证而准确无误的,也有不少是不够准确或明显错误的。如有些与有关地方历史上的沿革不相符合,有的与柳州地方地理面貌的实际状况有所出入,有些问题不是亲到柳州进行实地考察是很不容易发现的。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查考文献资料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治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但他又自称“自幼好佛”,并且“求其道积三十年”。对于这一“矛盾现象”,学术界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佛教在唐代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柳宗元能够正视这一现实,并从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求其道”,既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对待一种社会存在(包括思想的存在)所应持的态度,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丈生活的组成之一。一柳宗元“好佛”,大致经历了幼时的盲目、为政时期的附会时尚和贬官后的自觉三个阶段,前后达三十余年。好佛的…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凡是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或者读过一些古书的老人都知道的。至于柳宗元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知道的人就要少得多,学术界的认识也不很一致。在十年动乱时期,表面上把柳宗元捧得很高,把他封为“法家”,实际上并没有理解柳宗元,把他的形象歪曲了。应该说柳宗元是个儒家,是“孔子之道”的忠实追随者。但他不是个墨守成规的儒家,是个儒家的改革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个伟大的改革者。柳宗元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至少不应比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低。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作于永州不同时期的两首渔翁诗,其创作风格和渔翁形象都大不相同.前后的不同,折射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心态变化.柳宗元诗中的渔翁,不仅包蕴了中国文学史上"渔父"形象所特具的象征性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作者本人的自喻性形象.其笔下渔翁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面貌,可视为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精神与生活的折光.因此,考察柳宗元渔翁诗,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情感状态和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5.
<正> 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8月14日至18日在广西柳州举行。会议以“柳宗元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议题。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来自日本、美国、泰国的近8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上大家怀着极大的热忱,交流研究心得,检阅研究成果,切磋学术问题,开拓了眼界和思路,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会上山东大学刘光裕介绍了建国以来国内对柳宗元思想研究的概况。山东大学刘晓东介绍了由山东大学古籍所承担的《柳宗元全集》注释的进展情况。人民大学吴小林、日本立命馆大学笕、文生、台湾交通大学方介、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6.
在柳宗元改官柳州刺史后的诗篇中,有《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这一首七律诗,结尾两句说:“非是白苹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潇水、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指他贬斥永州后居住、游览的区域。白苹洲在哪里?宋代韩醇注引述:南朝梁柳恽出任吴兴(即令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曾经写成《江南曲》,其中有“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两句。(见中华书局校勘本《柳宗元集》卷四十二)白居易集中有《白苹洲五亭记》,叙述“湖州城东南六百步,抵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晚年贬任柳州,因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中唐优秀诗人。他和柳宗元都是永贞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在政治上是盟友,诗文创作上是文友,生活道路上是挚友。一、志同道合,仕途坎坷,矢志不渝起初,柳宗元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中进士,第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迁蓝田尉;任监察御史里行;贞元二十一年(805)擢升礼部员外郎时仅33岁。他怀着“励才能,光功力,致…  相似文献   

18.
乡魂曲     
据说张九龄为相时,曾向唐玄宗建议:“放臣不宜与善地,应徙五溪不毛之乡。”所以其后许多臣子犯了过错,便都流放到广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地。为此,张九龄不少挨骂,后来连他自己也懊悔了。永贞变革失败,柳宗元被贬柳州。那里交通不便,荒凉贫困,跟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比较,落后了许多。人民忍受不了沉重的压榨和剥削,便只好挺而走险。“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寄韦珩》)下车伊始,就碰到一大堆难题,如何收拾?柳宗元此时的心情,是非常苦闷的。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作品的悲剧意识及其有限消解丁光清,孟修祥柳宗元作品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的现实人生悲剧。自“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从政治中心贬入南荒僻州。《新唐书》本传说他在那里“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因而,他被贬南荒以后所有诗文创作是我们认识柳宗元...  相似文献   

20.
曾日升 《云梦学刊》2003,24(1):58-60,92
与柳宗元同时及后世评论柳文的人,都有指出其文“自史中来”的,他本人对这种继承,则概括为一个“洁”字。柳宗元深受司马迁的影响,是因为他们两人虽然不同时代,但却具有颇为相似的遭际,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柳宗元研习《太史公书》,“忖度其心而得之”,进而体现在写作目的、内容选取、手法运用和遣词行文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