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目标,内在统一了宪政所涵括的民主理念和法治要求,其实现对规制国家行为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审议,不仅是民主财政的重要内容与运行规则,而且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是现代国家走向宪政民主的试金石.根据立宪主义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完善预算审议制度,从国家制度层面应重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地方治理层面,以地方财政改革出现的参与式预算为契机,构建公民直接参与预算的程序机制;从公民权利的视角,则应逐步推进预算公开,落实公民对政府预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公共有三个基本规定 ,人类历史上经过四种财政制度的演变与传承。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 ,是民主财政 ;公共财政的生成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 ,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 ,它们互为前提 ,互相促进 ;财政民主是通过作为民主政体基础的政府预算制度实现的 ;预算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政府财政活动的机制 ,作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是现代经济社会政府配置资源的机制 ,作为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 ;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就是要按照财政民主的要求重建政府预算制度 ,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宪政民主的试金石:预算审议的程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公共预算目标,内在统一了立宪主义所涵括的民主和法治理念,其实现对规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价值.作为宪政民主试金石的预算审议,不仅构成了公共预算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晚近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其建制化双轨制协商模式成为预算审议程序控制的民主路径.立足我国国情完善预算审议制度,在规范层面应健全预算法律体系;在制度层面应着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社会结构层面应培育和发展公共领域,促进公民有序参与预算.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是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预算法》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并且提出全口径预算体系,使得政府的预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如财政的票据管理更加合理,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更加透明,预算工作责任机制得到落实,有效地促进政府预算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同时我国政府的预算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预算编制工作过于笼统、预算公开规定不明确、预算执行力不够、预算监督制度不健全以及财政与税务部门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困扰着预算工作的开展.通过从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坚持预算公开透明制度化、增强预算执行力度、健全预算监督机制以及协调财政与税务部门等方面完善对策,促进我国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从参照依赖、损失厌恶、敏感度递减三个维度,剖析了预算遵从及预算偏离的心理动因,提出总额预算控制、实施中期预算框架、超收与削减转移支付挂钩的激励兼容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核心。地方政府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财政民主原则是整个财政法的核心,该原则的发挥也构成地方政府财政法治的重要环节。《预算法》修订在预算编制细化、预算公开、公众参与、加强法律责任等方面推动了财政民主建设;而在该法之外,尚需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公众监督和问责制等法律和制度建设。此外,形成财政民主与财政法治的共识,促使地方政府和公众积极投身于地方财政民主建设,也是构建法治政府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公共预算对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质是一个宪法问题.宪政视野下的公共预算是一个公开透明、有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公共过程.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公共预算制度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法制化、民主化水平.但目前我国的公共预算仍然存在预算不透明、编制不科学、决策过程不民主、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和公共预算改革缺少总体规划等问题.为了以民主法治的形武对政府的财政权力进行限制和监控,保护公民财产权及依附其上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国家必须加大公共预算改革的力度.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在宪政理念的指导下,选取部分县级城市作为试点,坚持先行先试、稳妥渐进的原则,以预算公开为突破口,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进而实现预算审查的民主化,最后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财政的公开透明,而公共预算正是保证财政公开透明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我国现实情况下,要求所有公众完全参与到预算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是不现实的,而且当前亦缺乏一种可供所有政府部门借鉴的预算运行模式。因此,通过分析温岭市参与式预算实践机制这一运行模式,可以从中找出其普遍性意义和可推广性特征,为我国公...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17-2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和国家孜孜以求的执政目标。参与式预算是实现财政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路径。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国家党政层面的支持,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升等,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初步铺垫了可行性的基石。同时,参与式预算还存在层级、范围和水平等限度问题,需要面对不能逾越的边界。在未来的发展中,参与式预算需要以实现参与式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为目标,激发大众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参与成为一种"优良生活",并且提高公共治理的效能和觅得更广泛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0.
政府预算的民主性: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专制的王权财政到民主的公共财政转变的过程。预算作为一个重要的财政范畴,基本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政府预算是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本质特征就是民主性,并以此相区别于古代国家预算。中国现代政府预算是在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后发外生”的方式出现于清朝末年,由于民主性先天不足,发展艰难。伴随当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政府预算的民主化程度有必要也有条件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公共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实质上就是政治冲突.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公共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变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力被广泛地运用.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运用与控制.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民主政治程序.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的民主性明显不足,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民主.实行预算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权力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包括地方预算外资金和地方制度外资金.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的持续膨胀,严重违反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膨胀的成因主要包括:地方财政收支差额不断扩大,财政收入筹集中地方税权有限,具有均等化功能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比重较小,税收返还的基数法、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方法无益于横向均衡.化解地方政府非预算财政的膨胀,需要中央政府在集中财力的基础上下放事权和财权,并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进行财政调控.  相似文献   

13.
李赞 《南方论刊》2012,(10):81-83,87
为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发展需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包括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集中监管和公务卡改革.在改革中已由多个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了部门综合预算.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部门的全部收支都要求纳入预算,并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单位.具体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及其下属事业单位预算,正常经费预算和项目经费预算,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它收支计划.随着部门预算的实施,行政事业审计的范畴和内容也随之拓宽,审计部门既要注重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事后审计,更要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预算执行的效益性,做到“三性”,即: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公共财政下财政监督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财政监督即监督财政,是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是确保政府财政活动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制度安排.实施财政监督的原因在于财政活动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财政监督要达到应有的绩效,其制度安排要点应包括对政府预算的决策形成监督的制度安排、对预算执行过程监督的制度安排及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监督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改革的目标最终确定为建立公共财政。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规定 ,公共性要求财政运行必须公开和透明。透明性是由预算制度的硬性规范予以保证的。我国现行财政“缺位”与“越位”严重 ,官僚腐败盛行 ,根源在于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因而财政透明性太低 ,政府花钱没有约束和监督。预算制度问题表现为预算不完整 ,管理粗化 ,关键是执行随意性大 ,没有约束力。现行财政转轨、实现公共财政目标 ,根本途径是重建预算制度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政治、社会各个方面 ,关键是法制化。按照公共性要求转换财政职责只是财政改革的开始 ,按照透明性要求重建预算制度才能保证财政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和财政部共同起草的《预算法(修改稿)》已经完成,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现行预算法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梳理,重新作出了规定。本文借助《预算法(修改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个契机,对预算信息透明度不高、收支范围不明确和预算追加与收入超收的随意性强等现象考察分析,为推进预算法治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救助的财政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政视角看,中国的公共财政改革还没有实现与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同步发展,不仅存在政府财政供给总量不充足、比重不合理,社会救助制度的财力增长机制缺失,资金紧张问题突出,社会救助的财政制度安排也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非规范性特征,制约着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与完善.完善财政视角下的社会救助制度思路: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支出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投入规模;合理划分不同级次政府事权范围,形成各级政府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壮大社会救助资金实力和加强对政府救助资金的预算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收入预测与预算法治——预决算收入偏差的法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预测是预算编制的起始环节,关系到预算编制水平和预算执行效果.实践表明,中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预决算收入偏差(度)持续增大,"超收"与"超支"相伴并存,成为税收预测实践的离奇现象,究其原因,技术、方法层面的客观因素固然重要,但各种激励机制下的主观偏离抉择更值得我们关注.收入预测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政治和法律层面的.我们必须理顺政府问关系、完善预算法律制度,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收入预测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7,(8):59-65
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石,如何践行预算治理理念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挖掘现代预算与预算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把现代预算的规范性、民主性与绩效性作为推进预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预算治理的规范表达是各种预算权主体动态博弈妥协的产物,实质在于实现预算权之间制约的平衡。预算治理的民主基础包含代议制民主与协商式民主的双重向度,代议制是预算治理的直接保障,协商式是对代议制下预算公共性不足的合理补正。预算治理的绩效维度是预算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目标取向,体现出预算结果和预算目标意义上的良好预算治理。为提升我国预算治理能力,立足上述三重维度,应促进立法、行政、社会之间预算权配置的平衡,夯实代议制民主与发展协商式民主,加快"抽象的绩效"向"具体的绩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吴进进 《东南学术》2021,(5):120-128
基于财政结余视角,对中国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滞缓成因进行研究表明,支出增长驱动是我国地方财政结余膨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府支出效率下降、政府预算最大化倾向增强,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超过了公共服务需求和实际成本,为财政结余创造了空间.地方财政分权是缓解地方财政支出驱动结余增长的重要机制:地方财政分权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加快了支出进度,削弱了支出规模对财政结余的扩张效应;财政分权降低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并进而遏制了财政结余的膨胀.建议加强地方预算硬约束,控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张;同时提高财政结余管理的制度化,持续强化对财政结余的清理整顿;此外还应提高地方政府自有收入,加强市县政府收入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