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风险和结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不合理的财税制度;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滞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助长了盲目举债等.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举措: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债务余额;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渠道;严格举债程序,设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完善债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地方主要决策者和金融监管负责人的问责范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风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运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各省市未来三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东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可持续性较好,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大,可持续性较差;(2)在可支配比例25%的情况下,仅凭借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收入作为偿还债务的唯一来源,我国东北和中西部的部分省份会发生债务违约;(3)在加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情况下,我国各省份不再有债务违约的风险,债务可持续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融资,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从债务管理监督、平台经营与内部控制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引致的债务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并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PPP模式。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积累,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风险,而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惠.必须对地方政府发债实行规范管理,限定地方债券资金的用途,公开地方债券信息,加强对地方债券的市场管理,逐步消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大量新增融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债务压力迅速扩大.如何继续保障各地融资平台的债务安全已经成了地方政府及金融监管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否在债务压力下实现市场化转型是保障债务安全的关键问题.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依然比较缓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较大的债务存量,在转型过程中如果缺失地方政府的支持,存量的债务可能出现兑付压力,甚至是兑付的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产生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力严重缺少的现实背景下,作为理性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地方政府,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达到效用最大化,将举债作为现实中最容易的路径和较优之选。这种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政府信誉的损害,实体经济的被冲击和民生保障的弱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为了终结地方政府持续大量举债的"异化"行为,推动地方经济健康科学发展,应采取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化解地方债务的风险和问题,全面完善考核体系,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地方财税体制,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事权、财力等方面的匹配。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国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包括由信用约束带来的直接显性债务风险和由道德约束带来的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本文依据世界银行专家的债务分类理论,归纳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来源矩阵,并对地方政府负债及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地方发债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不可避免,而隐性负债又极易引发财政风险,因此,应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制的举债权,对地方政府发债进行公开、规范的管理:对地方政府发债实行余额管理;限定地方债券资金的用途;为地方债券设置偿债基金;公开地方债券信息;加强对地方债券的市场管理;逐步消除地方或有隐性债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研究,在传统的政府“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提出政府“复杂人”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的“需要-行为”模型,由此为研究政府债务融资提供一个可能的框架.研究发现,除了财政分权因素和官员政治及经济激励因素,政府债务融资更是为了满足政府自身的需要.地方政府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不能忽视的重要动机.  相似文献   

12.
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债务及相应风险的存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本文在总结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际上有关地方债务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治理对策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如提高政府应债能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健全与地方政府举债相应的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论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聚稳 《理论界》2009,(9):68-69
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出发,概括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并从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完善分税制改革以使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分类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云 《社会科学家》2015,(2):142-146
在近代,广东省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经历了辛亥革命、讨袁、护法、东征、北伐等革命战争,这些因素给广东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独特的条件。从1840年到1949年,广东省所发行的长、短期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军费、建设、金融领域。广东省历史上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对当今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可做借鉴,具有历史性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设计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界定、量化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从而适度控制和有效化解地方长期累积存压的巨额债务负担,是中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线性指标体系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难以解决指标设置、基础数据、主导警源、风险测度等问题,应转化研究范式,通过对债务传导模式、层级架构、量化思路的理论阐释,从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视角重新解读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及潜在威胁,进而设计出化解债务的渐进性战略目标及配套制度安排.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战略目标设计沿循调节总量→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动态演进路径,而制度安排是实现化解目标的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策略互动是影响债务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债务投资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竞争和投资结构错配不仅显著降低了本地区的债务投资绩效,还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债种差异性,即专项债务对投资结构偏离度的推升降低了债务投资绩效,而一般债务对投资结构偏离度的抑制则提高了投资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绩效受到债务率门槛值的约束,且高财政能力组的门槛值大于低财政能力组。当未越过门槛值时,政府举债有助于提高债务投资绩效;反之,则降低投资绩效。应以改进考核体系、完善债务规模控制、优化债务投资结构等方式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现行融资模式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述推进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地方政府直接债务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