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美学不仅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更能凸显以时间性为维度的实践美学所独具的介入生活的魅力。马克思美学在美学史上所引发的革命在于其彻底摆脱了主客二分的窠臼,使美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本原地呈现,甚至改变了美学的语言风貌,其中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从时间性维度对审美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关系及其结构所做的卓越描述,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同时性地处在一个业已完成的实践感之中。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审美生活的时间性存在方式的奠基,才使得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被安置于社会时间之中,使得休闲美学在时间的角度既获得了结构清晰的内在构造描述,又获得了其根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得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显得尤为卓著。  相似文献   

2.
音乐体验既是柏林特环境美学得以建构的重要来源,也是验证他审美理论的最佳范例。环境现象学语境中的“环境观”和“体验观”是柏林特艺术美学和环境美学一脉相承并得以建构的理论基石。音乐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是柏林特对音乐审美体验的“环境性”所做的一种环境现象学描述。他将由创造性、物质性、表演性和鉴赏性等主要因素构成的音乐环境定位为一个知觉体验的审美场,有力批驳了音乐理解的形式化和主观表现倾向,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艺术客体论,消解了现代审美欣赏的二元论格局。音乐存在的非对象性、多维性及其知觉场域内各因素功能的连续性、交互性和一体化,有力证明了音乐体验的环境性和人类多维度的统一性。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音乐体验及其实现路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还为当代美学建构一种普适性审美理论带来了重要启示,从而为阐释当代艺术审美领域中的去物质化、非对象性、关系性和跨媒介的美学理论、艺术现象带来了更加全面有效的语境视角。  相似文献   

3.
审美价值与存在的自我--莫里茨·盖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里茨·盖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了价值论美学。盖格尔对审美价值的研究,首先是把审美价值从正在进行体验的主体之中孤立出来,对其构成成分及其价值模式进行阐述,以便寻找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依据,以此去反对美学中的心理主义。然后再关联到主体的深度层次去论述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审美价值主观性的含义是:艺术作品只是为了人们才存在,美只存在于它与体验它的人类的关系之中,只是对于主体、对于自我的体验,艺术才具有意味。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5.
王天乐 《学术探索》2023,(3):104-109
“山水”与“乡愁”作为一对不可分割的经典文化意象,构成了当代乡村文化情感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生态理念和乡村文明建设中,传统的“山水精神”得以回归,正由一种精英式的审美转为大众的家园期待,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观念。而“乡土”作为传统记忆文化的根本,使“山水精神”和“乡愁记忆”在情感感知上密切相连,“山水”是“乡村”的环境载体,“乡愁”是建立“乡村”的情感基础,“乡村”则是实现二者互通的现实之场。在“山水”与“乡愁”的情感建设中,不仅可以引发大众的历史回想与审美体验,还生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象,“乡村”内涵也得以真正诠释,这在塑造民族家国意识与审美共感上具有重要的现实功能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相占 《学术研究》2013,(1):122-131,160
综观过去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可以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论归纳为五种立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具有不同的开端,二者并行不悖、没有任何关系;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种立场,认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非常明显,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各自的健康发展。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于"艺术审美"的"环境审美",它是对自黑格尔以来以艺术品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哲学"的批判超越,其核心问题是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的联系与区别;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生态审美",其对立面不是"艺术审美",而是传统的"非生态审美"或"没有生态意识的审美"。环境美学是就"审美对象"这个角度立论的,探讨审美对象是艺术品还是环境;生态美学是就"审美方式"这个角度立论的,其立论根基是人的生态生存和生态思维,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生态意识引领下进行审美活动,亦即在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中,如何使生态意识发挥引领作用而形成一种"生态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7.
贾巍杨 《河北学刊》2007,27(2):253-255
多媒体和网络使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交互”成为美学新问题。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仿像”进入美学领域;审美体验从“高峰体验”进入“虚拟体验”阶段。交互美学理论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建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造、理解和体验,人际交流不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期刊的质量与风格是编辑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即审美理想物化的结果。“鲜明的形象性,生活的肯定性,形态的诱惑性,高度的和谐性,是一切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王明居:《通俗美学》)优秀的期刊也必然要在特色的鲜明、内容的精当、形式的悦目、表里的和谐诸方面表现出编辑主体的美学理想,而这诸方面的特征又构成了矛盾的同一体。  相似文献   

9.
赵国乾 《东岳论丛》2004,25(4):154-158
“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修辞技法到审美体验的过程。“兴”作为心物对应关系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 ,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传统心理结构。“兴”体现了传统诗歌文化的基本美学精神和原则 ,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无法进入审美本源性的探讨;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则为追寻存在本源开启了一个构成境域,从而审美也只有放在时间性的境域中加以考察,才能回归至本源状态,揭示其本质。在时间性的境域中审美的发生具有潜在的或能在的可能性,审美状态是此在本真存在的澄明状态的到时。审美到时状态的根本标志是陶醉与显现。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当代美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驱动,推动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观念更新、方法转换、理论建构与范式革命。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在以“生态”为逻辑起点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生态审美化”与“审美生态化”两条理论展开的逻辑线索,以及“人本生态美学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审美生态观”等三种基本的生态美学观,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生生美学、美生学等多元共生的理论构成。“一点生发、两线耦合、三观互进、多元共生、整体旋生”的理论模型,标识了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生成理路,也促成了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元理化、体系化的理论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内美”是一个兼具内修、审美和道德的多义性概念,其含义及其发展与“气”、“象”、“道”等中国审美形态范畴相关联.中国文艺美学史上,内美观念经历了秦汉的发展,到魏晋六朝以重视和强调“神”、“意”、“气”而得以确立,形成了重视内美的传统思想.从与内美相关的许多审美形态范畴以及近代美学理论的发展来看,重视内美可看作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恒 《南京社会科学》2003,16(12):38-43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并不是空洞的形式 ,海氏的此在也非事实性的存在者 ,二者的根基都在时间性 ,都以其绽出结构作为意识或此在的存在形式。海德格尔思想一而贯之的基本线索 (最低基准 )就是要从时间来探讨存在的意义 ;而其前提和真实含义却是要从存在来探讨时间的本性。在《存在与时间》中 ,时间性是作为整体性问题的答案引入的 ;其“将来”的特征表征的是作为整体性的“自身性”。事实上 ,“当下”才是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焦点。这与胡塞尔作为主体性本身的时间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从“原意识”到“眼下” ,对前对象领域的揭示 ,可以成为与法国现象学的全新的接口。需要注意的是 ,存在的动词化呈现的基本境域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 ,而不是实践。  相似文献   

15.
裴萱 《天府新论》2017,(4):44-59
艺术自律是伴随现代性进程而不断延展的审美文化现象,主要指涉艺术活动逐步获得自身场域伦理的过程。空间理论、空间视角和空间因素构成艺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式自律的角度而言,现代艺术完成了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空间革命”,以“视知觉空间”、“并置空间”和“幻梦空间”完成自我指涉的形式自律,而后现代艺术空间的碎片化“分形”空间促使艺术形态呈现出解构与重构的特质;从场域自律的角度而言,艺术场域空间的生成与资本空间的流动、交流和区隔息息相关,正是空间的“不平衡性”和主体感性自由的反思促成空间距离的产生,也走出了一条从“波西米亚”到公共空间的理论谱系;从美学自律的视角而言,审美现代性的美学进程则依托艺术自律,并将自主性的艺术精神转化、拓展为审美革命和审美对抗。从本雅明笔下“游逛者”的现代空间体验到福柯的后现代“另类空间”美学,都体现出空间美学的谱系流变和不断介入现实语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无利害关系"是审美经验的核心,由此,"静观"和"移情"构成了审美态度的两个向度,而这种审美态度实质上就是"审美知觉"。在当代,"生态审美经验"的形成,使得"生态美学"得以勃兴,它呼唤着以敬畏生命、诗性智慧和栖居意识为基本特征的"生态人格"。这种生态人格建筑在"生命态度"之上,是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工程建构了时间与空间的新秩序,推动空间整体知识场域的形成。地方、地方性、地方感等正是现代性的产物,在与空间的对立关系中得到凸显。地方感的生成维系了主体与地方、地方与空间以及主体日常生活结构之间的诗性情感话语,通过“主体”“社会”“生活”三个维度凸显空间美学的意义结构。其一,地方感作为主体空间意识的组成部分,通过地方体验的方式构建符号意义。主体的地方依恋、地方认同以及地方栖居等成为意义结构的深层维度。其二,地方感是现代性工程与社会空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审美现代性反思的话语策略。“认知图绘”的感性救赎原则与“另类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凸显了地方感的社会文化意义。其三,地方感重构了主体在数字化生活中的感性认知方式,实现空间嵌入机制的回归,彰显了“千高原”般自由的空间美学景观。“再地方化”与“流动地方感”不仅重塑了主体的视知觉审美机制,也赋予了后现代主体感性认知与精神栖居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美学在根本上是一种主客二分的美学,其根本的基点在于从一个纯主观的教条——"理念"出发,衍生出"心灵"高于"肉体"的美学观,而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不仅在"时间性"上把"美的理念"体现为一个具有自身内容的孤立发展"过程",从而不可能把"审美生活"的"时间性"理解为"主客不分"的"整体性",而且这一美学观也必然忽视"身体"诸感官在"审美生活"整体中复杂的"时间性"构成,因而,黑格尔美学在整体上呈现为仅仅能够描述与阐释一小部分纯粹艺术品的"艺术美学"、"视听美学"或"残象美学"。  相似文献   

19.
康德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从Dasein的角度对存在的认识,这一存在论基础奠定了审美领域中的主客二分,也奠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与审美客体的存在论性质,这种区分与对立奠定了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域,也是近代美学得以确立的前提.要超越这种对立,就必须超越这一对立之产生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是对传统美学审美经验论的终结,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生态思维的意向.其主要表现是: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使审美经验回归到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从想象性阐释审美经验的整体性和理想趋向的生成机能,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审美经验的“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深入认识杜威审美经验论的生态思维意向,有助于把握其美学思想的生态精神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