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和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未提出快速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未提出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的主张.1918年4月,他也未提出这类思想,不仅未要求立即消灭资本主义,而且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可是在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三大"期间,他提出了"彻底摧毁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论断,似乎提出了快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这样人们在认识上就难以理顺十月革命时期至1918年4月列宁思想的发展线索.列宁在全俄苏维埃"三大"期间提出的若干论断,似乎成为理顺这一时期列宁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障碍.本文就正确理解全俄苏维埃"三大"文献的精神,排除人们认识上的障碍,阐述了一系列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提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过渡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模式;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阶段作了创造性探索。列宁的上述思想,成为我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包括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等观点.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相比较,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将社会主义问题提上了首要的地位,将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视为同一个政治力量体系来研究,同日益成熟的东方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能够指导和说明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从而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论争虽由来已久,但仍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或弄清楚,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形成阶段、其与马恩的“同时胜利”思想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列宁是否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等是这些学术争论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初步形成于1915年8月至1916年8月间;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恩“同时胜利”思想中所蕴含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因子,尤其是拓展了马恩思想中“一国首先胜利”的时间跨度;列宁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思想,但始终认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俄经历了国内战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后一时期,为摆脱困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全俄人民,进行了利用当时现有市场发展经济的尝试.众所周知,在国内战争时期,刚刚建立新政权的苏俄曾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取消了商品交换和封闭了市场.战争结束之初,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的副作用,一度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为转折点,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正是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列宁产生了利用现有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第一,列宁提出了以周转自由、贸易自由和商品交换为“主要杠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这种指导思想出发,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行粮食税制,使小农在纳税后留有一定的余粮.然而,仅仅使个农手中留有余粮仍然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关键的、根本的方针和  相似文献   

6.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动过程,而是在经济基础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个方面交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早在1921年,列宁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之间就有过一次激烈的论战.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说他们关心的是提高生产,而列宁关心的则是政治,是“从政治上看问题”.列宁在回答这种责难时,深刻地强调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常识”.(《列宁选集》第4卷第441页)列宁还指出“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执政党建设学说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执政党建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列宁的执政党建设学说,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俞良早 《社会科学》2005,29(9):59-66
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关于俄国社会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计算和监督",这是"非剥夺剥夺者"的思想,是"渐进发展"的思想.人们一般认为,国内战争时期列宁的思想属于"激进"、"冒进"的思想,即认为他主张快速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可是实际上,列宁这一时期坚持并明确论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深入阐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渐进发展"的形式和措施主要是较长时期地发展小农经济,积极利用资本主义,紧紧抓住发展商业的环节,适时地转变工作重心从而消除"激进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科学区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范式中所包含的一般生产逻辑和特殊资本逻辑蕴涵,是全面澄清生产范式的内涵,正确看待“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日益模糊的马克思主义边界的理论前提.鲍德里亚彻底否定了生产范式的科学内涵、价值指向及其关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论基础.拉克劳和墨菲借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生产范式的“本质主义缺陷”,而放弃生产——阶级——历史必然性的资本主义批判框架.“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产范式双重逻辑的放弃,及多样化替代方式的选择意味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已经与马克思思想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西方“列宁学”对列宁《哲学笔记》的解读可谓是观点杂陈、莫衷一是.他们不仅把《哲学笔记》与列宁的早期思想对立起来,而且把《哲学笔记》视为黑格尔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和开创之作.本文透过西方“列宁学”对《哲学笔记》的种种新奇解读,揭示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本质.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界,分成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列宁早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重点是要建立起对全部社会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确立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组织体制。而在后期,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并最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扬弃”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列宁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这个认识转变是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当时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进程。其中所体现的求实精神、科学态度,很值得我们今天去认真总结和领会。本文想就这些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他们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现象,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后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消灭则意味着经济危机的消失。斯大林就曾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根源和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我国曾两度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一次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过渡时期”;一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度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践,是对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也是由他领导原苏联人民首先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其理论内容很丰富,大体可以概括如下: 1.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过渡时期理论”。马、恩在1848年革命后逐步形成了过渡时期思想。1875年马克思把“过渡时期思想”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的行动纲领提出来,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横着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过渡时期,而这个时候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他的后期曾多次指出:“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存在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必须利用市场经济调节计划经济,同时又要通过国家计划指导和调节商品流通。这是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产生的必然性改变经济政策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时说过:在要不要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搬斯大林,而斯大林是搬列宁的。事实上,列宁的这个思想也是总结了俄国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验证,才逐渐明确起来的。他自己就讲过:“这种办法并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由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必然性来改变我们的经济政策。”这就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而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良早 《江汉论坛》2003,35(9):46-51
"东方列宁学"着眼于"东方性"、"主导性"和"当前性"看问题,认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下述列宁的思想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思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作用的思想,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关于建设先进文化的思想,关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思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空心村问题再认识——农民主位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心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试图在短期内消灭空心村的治理方案既不科学,也不实际.空心村的形成不仅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限制、土地管理及村庄规划的不到位等体制机制有关,更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有关.空心村不仅影响人居环境建设,影响农民福利及农村稳定,更影响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大局.治理空心村应坚持农民主位,不仅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诉求,更考虑农民群体的分化.以规划和管理为主,注重农民生产生活方便,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治理方案是有效的空心村治理策略,值得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齐泽克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过程中提出了“重复列宁”的斗争策略和行动主张,这是他在理论领域呈现“列宁转向”的显著标志。齐泽克“重复列宁”思想具有特殊的理论意蕴,正是列宁身份的特殊性、意志的坚定性及其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的绝然批判性,使齐泽克认为“重复列宁”有助于丰富和强化他的行动理论,赋予行动理论以回溯性历史辩证法,并使之成为突破资本主义象征秩序的致胜法宝。齐泽克之所以提出并反复强调“重复列宁”,是为当代欧洲左翼谋求一股革命态度和理论勇气,使之能够突破和批判后政治时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为构建“新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崭新思路和实践策略。齐泽克提出的“重复列宁”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在西方思想界成功实现了博人眼球的目的,但是,在革命实践方面,却并未取得任何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俄国党和人民进行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列宁积累了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即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本方向,经济政策和经济策略思想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必须和实践相统一,必须坚持“两点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依归制定各项政策,必须尊重群众的创造力等.列宁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问题,列宁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学习列宁的这些论述,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党的领导绝对不意味着独揽一切,包办一切。党的领导的一个总体概念,主要是政治领导。这是列宁的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列宁所说的:“首先应该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没有其他的形式,也没有一个国家创造了其他  相似文献   

20.
搞农业生产,就是同自然界作斗爭,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是同大自然反复进行艰苦斗爭的过程。现在,我們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大农业,不但要高举阶級斗爭这个網,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陣地,而且要积极地向自然界的深度和广度进軍,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書的按語中說过:“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資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进軍,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这个指示,在当前組織农业生产新高潮中,更加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