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教学要使“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这就明确规定了必须具有阅读和写作一般议论文的能力。并且对初三年级的读写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 根据这个要求,语文教材相应地编选了一些议论文:一、二年级每册一个单元,共八篇,二年级十二篇,共计二十篇。文言文中也有议论文八篇。此外有《记叙·说明·议论》、《论点和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等四篇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短文。 任务是明确的,教材也文质兼美,基本适合教学。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大纲·初中·写作能力》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编写说明》指出,第四册教科书“以训练议论能力为主”。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训练。写议论的目的,就是要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点,应该放在怎样说清道理这一点上。训练初中生说清道理,首先当然要让他们明确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概念。从平时的语…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三理科学生写作文是个亟待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中不少同学不爱写作文,手太懒;有的想写,由于平时不善于积累素材,写不好,缺乏信心。特别是写议论文,大部分同学议论不到点子上,也就是说,不能够针对事物的本质生发议论,内容空泛,用词不当,标点乱点,不善于运用修辞等现象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4.
一、读后感是引导学生从记叙过渡到议论的最佳训练形式由于学生初二以前主要以训练记叙文、说明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到了第五册,学生开始训练写议论文未免存在一些陌生感和畏难情绪,而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减少或消除这种心理障碍,让学生从写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的好方法。读后感是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产生感想的一种文体。它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一般先简要叙述所读内容,接着以精练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总体感受(这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联系实际,通过概括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把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训练要求“有创意的表达”,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而1978年语文教学大纲则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很明显,新课程标准将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强调要“有创意的表达”。这个“有创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议论文训练,人们往往重写轻识,仅在方法、技巧上加大强度,忽略了识的作用.其实,“识”的地位应比“写”更重要.以下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一、识广促写宽中学生写作路子较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狭窄,二是证据狭窄.三是思路狭窄.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开拓其写路,而开拓写路的最好方法,就是开拓其识路.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从生活学习中“广义的议论”走向“狭义的议论”——课堂写作,这是拓宽写路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妨分析学生的两篇周记,由此认识其中的道理.一、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从逻辑的角度说,“议论文就是运用逻辑推理来说明道理,揭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章”。(《苏联的作文教学》第274页)议论为其基本表达方式,论证作为主要表达手段。因为议论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常用文体之一,所以对议论文的研究一向比较重视,专著、文章都比较多。但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仍然有不少的教师、学生,对议论文教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弄不清楚。比如,当讲到论题(或“论点”)、论据、论证(或“论证方式”)是议论文的三个构成要素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这三个要素与序论(绪论、引论)本论、结论这三个构成都分,有什么不同?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的质疑引起了我的思考,也是我写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主要通过逻辑推理的形式,阐释观点,以理服人。那么,它还要不要讲究文采呢?世上的事物很多都存在着交叉状态。记叙文和议论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文章体裁,但在表现方法上不能截然分开,即是说记叙文不能只要形象思维,而一点不要抽象思维;议论文只要抽象思维,而一点不要形象思维。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我不相信文艺创作丝毫不需说理,不用抽象思维;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谈谈说理文》)。这里说的“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就是指的议论文的文采。  相似文献   

9.
论文学议论     
<正>清末小说理论家夏曾佑在论小说时曾说过这样一句有意味的话:“叙实事易,叙议论难。”议论作为议论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并不存在“叙议论”问题,而一旦进入小说中,就存在一个“叙”的问题,议论失去了在议论文体中的主体性,要“寄人篱下”,得“羞羞答答”了。小说是文学大家族中的一种,在其它文学体裁中都存在着如述问题。因而,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就有了与一般议论不同的特殊含义,“文学议论”命题因之成立。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写议论文时,常常要运用事实材料作论据论证论点。但初学议论文的同学多是原原本本引用.以叙代议,结果不仅减弱论据的作用,甚至淹没了论据.成为“无效”的一堆废铜烂铁。议论文的叙述材料,目的是为了说理,只要它能达到说理、证明的目的就行了,事例本身是不必用许多笔墨的。而且一则事实材料的含义往往很丰富,叙述事实作论据时,就只能考虑“取其一点”,这才能集中火力真正有效地证明论点。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作文中,相当多的同学会选择议论文这一传统文体。写好议论文关键是“规范”,在规范中写出文采,写出丰富,写出新意,照样受评卷老师青睐。在每年高考中涌现的满分作文中有大量的规范议论文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三种主要文体之一,是比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更广泛,教育作用更直接的一种文体。在大学中文系写作课教学中,议论文又是学生重点练习的常用文体之一。从我这几年接触学生作文实际以及同一些写作课教师交换意见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议论文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因而对议论文的写作也是重视不够的。许多学生不能写甚至不愿写议论文。有的学生常以“没啥意思”、“没有写的”、“不知如何论证”为辞,迟交或不交。从学生的作文看,一般是记叙文比议论文写得好些。如  相似文献   

13.
在广大中学生中,喜欢挥毫作文者固然不乏其人,但厌倦写作甚至害怕写作的同学确也大有人在。在诸多文体中,他们尤其害怕写议论文,共同的反映是“无话可说”。当然,造成这“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生活经验贫乏”问题,“认识水平较低”问题,等等。但也应该指出,学生思维方式的“僵化堵塞”,也是造成“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解决学生的这一“老大难”问题,笔者曾在指导议论文写  相似文献   

14.
苏洵是一位以主要精力从事议论文写作、并以议论见长的散文大家。就议论文在其集中所占的比例而言,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是首届一指的。苏洵的议论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语言古劲简切,风格纵横恣肆、气势雄放。同时,苏洵也以研究权术著称,其“长议论”是与“好权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级要“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要求“写一篇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而高中二年级则规定应“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要求“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用之于读写”。显然,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初中一、二年级  相似文献   

16.
★想: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两个年轻人在议论什么?为什么要议论?★写:1.写记叙文,画面是一个故事。你要直接描写画面内容,写得层次清楚,语言通顺即可,结尾可通过点题的方式,引发思考。2.写议论文,画面是一个论点。你可以以“瞎子多走冤枉路,一点也不假”这句话作为论点,写一篇夹叙夹议的小评论,标题自拟。 谁是真“瞎” 公园里有一块大草坪,草碧绿碧绿的,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远远望去,像碧绿的毛毯。为了保护这块草坪,工人叔叔在草坪周围围了一圈栏杆,还竖了一块“爱护小草”的牌子。 一个盲人叔叔走了过来。他拄着拐杖,…  相似文献   

17.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难度之大是语文教师共所周知的。在议论文写作起步阶段,相当多的学生对写作议论文没有兴趣,虽然从课本中学习了一些议论的相关写作知识,并不懂得如何运用,很难感受到学习写作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因此,初学议论文写作如果教师缺乏正确指导,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畏难的心理,影响学生写作。由此可见,议论文起步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这一阶段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对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和训练,我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体沟通”,就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几种文体的前提下,再根据具体文章内容的可变性,引出另一种文体的写作练习方式。如记叙文可引写出相关的议论文,有的议论文又可引写出相关的记叙文,有的说明文又可引写为议论文等。这种文体的沟通,是以传统的写作体系为基点,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为了改革作文指导,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条件作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记叙、议论、说明等文体都可提供条件作文。而用于议论文写作训练,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正确揭示论题,阐述观点,探求真理,批驳谬误。写议论文由“直接命题”改为提供条件,“题目自定”,其好处是范围宽,思路活。从材料的分析综合中得出论题颇费脑筋,弄错了便走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探索规律,掌握步骤。一般学生面对提供的条件,有的胡思乱想;有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只看现象,不顾本质;有的丢开条件,强加观点;等等。  相似文献   

20.
议论文的关键在于说理。说理是证明文章观点必不可少的手段。议论文写得深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析说理能力。可是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奉行“理不够,事来凑”,常常只记得摆事实,忘了讲道理。于是一篇议论文便成了事例的罗列,材料的堆砌。这样的文章,又有何理趣可言?更谈不上为文的深刻性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得论理,并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如何说理,方法众多,比较常见且讨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从假设的情形分析即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难得糊涂》一文中这样写到:如果我们可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