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隐喻"是弗莱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弗莱通过探讨<圣经>的隐喻性,将原型与文学联结起来,并指出在由神话所构成的思维框架中,"隐喻"是惟一的表达途径.弗莱对<圣经>及其隐喻的系统研究,既是其批评理论的重要基石,同时也体现出他对"隐喻"这一概念的多重理解与运用,对理解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喻"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N.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认为,文学发展史也就是不同的“神话结构和原型象征模式”递次变换的历史,可概括为三种模式;原生神话模式、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后两种模式都是前者的“置换变形”.弗莱指出在三种模式进行“置换”后,文学又重新回到它的起点,现代派文学实际上就是“现代神话”。[1]弗莱的观点在现代派文学研究领域处于显著的地位,“现代神话”几乎已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说法。毫无疑问,现代派文学中存在着一种新的神话模式,但当我们对整个现代派文学进行俯瞰后,会发现弗莱所说的“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同样是…  相似文献   

3.
张素玫  俞超 《学术论坛》2005,(7):172-174
弗莱的文学批评别具特色。他的原型批评中的“形式”概念,让分裂的内容和形式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使文学形式的概念得到丰富和扩展。“神话”是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概念。他把神话分为关怀神话和自由神话,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文学的社会语境,从而导致他主张的社会批评,神话概念在文学与社会两个领域的游弋,决定了弗莱的批评之路既不会偏离文学本体也不会局限于文学本体,具备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饶静 《兰州学刊》2009,(8):193-196
文章主要探讨诺思洛普·弗莱构建文化批评的方式。他以文学为切入点进入文化批评,由词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形成的两极张力构成了其整体批评基础,文化批评则位于批评的离心倾向上。此外,弗莱借用“神话”来阐释文化批评。神话的多义性再次张开了一个向心/离心阐释模式,这一模式正是审美论和决定论复杂关系的体现。弗莱企图中和两者,从而使文学与文化批评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吕云 《东岳论丛》2011,32(7):89-92
诺思洛普.弗莱是北美著名文学批评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精神分析学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理论界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近来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他的文化批评观,弗莱把文化界定为自然之外的人类的所有的活动,因而文化在他而言就是一个整体。弗莱的文化叙事是一种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相连的宏观叙事,因此他的文化观也就注定是涵盖上述各学科的整体性视角下的大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弗莱的理论一直被归为文学批评,实际上弗莱为他的文学批评理论预设了文化、文明的框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批评范围。弗莱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中心,他的理论以想象结构作为交集,从神话源头、文学形式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文本,探讨的是文学文化相通的意义规则。可以说弗莱率先进入了20世纪后期出现的学科综合的“批评理论”,文学文化融合是其宏大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解剖》是弗莱原型批评的代表著作,弗莱原型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的文学循环观的思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其文学循环观思想归纳为自然循环、人物循环和生命循环三个方面,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自然循环中弗莱论述的四种叙述模式与四季相对应而呈现的循环往复的现象,分析人物循环中五种文学模式和角色的依次循环,以期对他的原型批评--神话的理论进行再剖析,以期对这位20世纪加拿大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C.S.路易斯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基督教神学家,还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家和儿童文学作家。《纳尼亚传奇》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奇幻的想象力、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流畅的语言、隽永的象征和多变的结构给予读者审美愉悦和文学感染力,但同时该作品借助神话这一文学形式来叙事,蕴含众多原型,因此,本文运用弗莱圣经原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意象、主题和叙事结构三个视角来解读文本和圣经文学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文学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弗莱的原型批评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诺思罗普·弗莱(1912-1991)是20世纪加拿大而且也是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深入地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和美学理论,为加拿大以及整个世界的文学、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不断引起东西方学者的关注;他的《批评的解剖》等几部主要文学理论著作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在西方文论史和文化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莱的原型批评美学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评述。一、“文学原型”论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弗莱的原型…  相似文献   

10.
原型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弗莱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理论。《所罗门之歌》中的原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对应了古代神话中追寻和飞翔的原型模式,而作品中的飞翔也是黑人文学传统中飞翔意象在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影子:神话不是哲学,却是哲学的萌芽;神话不是文学,却是文学的前身。上古神话是上古先民世界观的综合反映.同时又是上古先民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而且其反映的方式与文学相通相似,因此,神话最具有文学的基质和特征。神话正是原始人充分发挥和运用想象的产物。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写道;“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诈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来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在此认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精神分析学派兴起的背景文化人类学或曰民族学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迅速发展,是人类学术发展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随着这一学科的兴盛,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格局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化人类学至少有三大流向:一是在摩尔根、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走向对于原始社会结构和人类婚姻、家庭的历史变迁以及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同途径这样一些有关人类重大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二是在列维-施特劳斯等人那儿,产生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并进一步渗入到后结构主义思潮之中.三是影响于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而荣格,人类学的成分及地位愈益重要并进而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出以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张文曦 《东南学术》2011,(6):284-290
诺斯罗普·弗莱是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最富盛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始终贯穿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并与其理论形成相互呼应,唇齿相依的态势。本文通过分析弗莱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尝试阐释不同时期弗莱对加拿大评论的侧重,展现其对加拿大文学及文化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建构人化的自然过程中,围绕月亮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文化体系。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张爱玲对月亮阴性属性有充分地体验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学中的月亮意象,使其成为表现人物心理、性格以及整个女性地位和命运的重要手段。借助月亮意象,张爱玲深刻地揭示出一个个情态各异的女性深邃的内心世界,解构了少女神话和母亲神话。  相似文献   

15.
论诺斯洛普·弗莱对加拿大文学的后殖民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加拿大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对加拿大文学后殖民性所做的精辟论述,认为弗莱对加拿大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分析以及强调加拿大自然环境对加拿大文学的影响,实际上彰显了加拿大文学与前宗主国文学之间的张力,表现了具有加拿大特色的后殖民文学特征,从而丰富了当代后殖民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主人公由神到英雄,再到凡人,想象的视阈不断在下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文学想象力的匮乏.用以创造神话和设计乌托邦式理想世界的想象力只是想象力的原始形态.当代文学不再以编造神话、描写理想为要务,而着力于阐释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恰恰是想象力走向成熟的标志,不能因为有了李白式的精神高蹈就排斥杜甫式的现实批判.文学想象已大致形成了三重空间:受理想原则支配的本能性幻想空间,受现实原则支配的仿真性模拟空间,受历史原则支配的反思性还原空间.  相似文献   

17.
尽管神话研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对于上古神话的文学研究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建构四川文学通史先秦部分的基本前提。与荆楚文学等中国地域文学相比,上古巴蜀神话早期文学化程度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先秦巴蜀文学的总体水平和早期巴蜀文学历史演进的地域统贯性。包括四川文学史在内的中国地域文学史书写在处理上古神话部分时应着眼于对神话固有之文学属性的分析,具体可从还原和整理神话谱系,揭示神话的“意态结构”以及讨论和列举神话对后世地域文学的影响三个步骤着手。  相似文献   

18.
张树政 《理论界》2015,(1):122-126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评论中的一种形式,它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型批评是通过对神话的分析和探根,凭借文学文本中的意象、细节描述、情节和人物类型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学和心理学,它在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和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型批评家弗莱借助人类学家弗雷泽和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宏观分析之中。美国文学批评家费德莱尔进一步发展了原型批评理论,从七个层面探讨了成长小说的范式,为文学文本的微观探索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原始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原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意识形态,它通过人类童年自发、幼稚的幻想曲折地反映客观世界,传递各个民族对史前社会的模糊记忆和来自人类童年时期的可贵信息。本文拟对土族神话作些尝试性的分类,并对分类后的土族神话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粗略的探索和思考。一涉猎土族神话研究的文章,近几年见于报刊的不多,其中席元麟和星全成两位研究者在《土族神话的内涵和特色》一文中对土族神话进行了简略的分类,将土族神话分为创世神话、人类繁衍神话、农业起源神话和解说自然现象神话。这种以内容为出发点的分类虽…  相似文献   

20.
一、蒙古文学的源流——神话传说 神话是人类文学样式之源,蒙古族文学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概莫能外。无论哪个民族虽然存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体系,但它的起源都是原始文化,绝不是以最早的文字写定的典籍为其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方面的著作中对神话多有论述,马克思说:“……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期。”恩格斯把初民意识归结为宗教意识,把初民神话归结为宗教观念,并特别在“观念”后的括弧内注明“神话”二字,可见神话与原始宗教几乎密不可分。鲁迅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巫书”无非是以文字写成的神话;“巫话”就是口头神话;“巫风”就是神祭。巫风炽而巫话起,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