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从中原文化的角度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活的灵魂;"为了民众,依靠民众"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所在;"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是红旗渠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文明重在建设,道德重在实践。文明河南建设是我省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善做善成,推动全省人民将"文明河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做文明人、办文明事"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1.进一步提炼中原人文精神,使文明河南建设具有"精气神"。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深厚的文明沃土孕育了河南特有的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特质。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更是河南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与中原文化精神的厚重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以下方面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中天人关系的新发展、中原文化优秀品质的自然接续、中原民间伦理的社会化践履与更张、中原民生意识中利益共享原则的放大与超越、中原文化与社会实践中领导者献身精神的延展与新生。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5.
抗疫精神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淬炼而出,是与中国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伟大精神文化。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宣扬求实之风,激发当代青年使命担当的责任感,促进同舟共济、团结凝聚力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加强人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扬抗疫精神对社会风尚的积极影响力,具体建议为将抗疫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强化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商帮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组成部分,豫商伦理精神在历史演进中秉承了中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当代豫商的伦理精神以"贵中尚和"为特质,表现为坚忍不拔、恪守诚信、勇于担当的工作伦理、经营伦理和管理伦理的三维有机统一。面临着小农意识、家族色彩以及官商色彩的困扰,促进豫商伦理精神的观念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向互动、道之以德且规之以矩形成内外支撑的软硬合力、注重道德舆论引导是建构当代豫商伦理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促进河南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强化东西联动、服务国家大局的重要方略,也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绝佳契机,能有效破解高校发展"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等问题。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探究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对于提升河南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吸纳中国以民本主义和人格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主自由精神,它是培育当代中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必须吸纳现代西方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分权制衡、民主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由精神,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必须发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现当代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它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基础;必须创造出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和宏伟纲领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以民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常州"三杰"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是近代中国留给常州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杰"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新常州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加强常州市民文化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着手,把弘扬"三杰"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通过学校教育大力弘扬"三杰"精神,依托社区活动努力彰显"三杰"精神,立足工作岗位积极推介"三杰"精神,大力推进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不断改善文化民生。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性呼唤的历史回应,它契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倡导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弘扬生态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对于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原经济区各地文化不仅有同根性而且在历史演变中又有异质性,这使得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非常必要。中原经济区文化资源丰厚,但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偏低,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平衡,需要秉承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从而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必将是群艺馆搞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奋斗目标。所以,如何发挥群艺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功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原水文化资源数据库有助于中原水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该数据库建设应以人水和谐为宗旨,突出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重大关切的水文化主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数据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当代性相统一、资料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等原则。同时要彰显地域水文化资源优势,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立足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切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史鸿文):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是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现从和谐文化入手探讨阅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如何加强阅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河南红色文化的知名品牌,是中原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是提升民众精神风貌的生动教材。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打造以焦裕禄精神为题材的红色文艺精品,开发以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发挥焦裕禄精神对各行各业的精神指导,是展示河南文化形象、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