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画艺术创作主要不是技法和创作意念的组合,而应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境追求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乌托邦的批判超越精神,乌托邦批判超越精神可以不断升华画家的创作意境,进而在具象、意象和抽象统一中表达生活的艺术美诉求。揭示乌托邦与中国画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画艺术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精神家园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仰高度整合的结果,是人们笃信不移的合乎人们意愿的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精神家园建设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澄明人生价值和意义、确定并持守人生信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从思想上塑造人、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精神家园建设在培育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激励、调节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帮助人们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等方面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标、功能等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理应成为新世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女作家,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卓越的人格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李清照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与坚守纯洁爱情;二是诚挚浓烈的爱国情怀;三是顽强坚定的生命意志;四是追求理想艺术的不懈精神。  相似文献   

4.
屈原赋中的自然形象是古代生态智慧“天人合一”观的艺术体现。屈原对自然表现的实质是将自然美与人格美、人情美耦合,创建出一种“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正是屈原赋的生态美内涵所在。屈原赋中的生态美既有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自然意象和自然意境,亦有虚实相合、人神一体的自然神形象,前者体现了人与自然感息相通的共生关系,后者体现了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整体关系。屈原赋展现的“美美与共”的审美理想境界为当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古老智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山水"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给人一种超然的审美享受。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既是真正的宇宙自然,又是最高尚纯化的人格世界,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其理性之纯,是返璞归真后的艺术真实,其境界之美,是山水画家的个性与灵魂传达出的生活神韵。中国人要做中华文化之美的传承者,就必须回到创生中国画的文化母体里修养身心,寻求祖先精神智慧的启迪,领悟这个优美民族超然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学家们是非常注重自身人格塑造的.理想人格是大多数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文学家人格包括其社会实践中呈现的现实人格和文学创作塑造的艺术人格两方面内涵,而艺术人格说到底是现实人格的理想化.一些文学家,由于他们对人生意义、价值,人类命运、前途的深沉思考,其人格内涵具有了超越传统、指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意蕴.明代伟大文学家汤显祖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在汤显祖人格内涵中,有对体现传统美德的伦理人格理想的追求,有对代表时代新精神的自然人格理想的践履,而他在人格价值指向上,对自由人格的执着追寻与探求,则表明他人格内涵中具有着超越时代、指向未来的深沉意蕴.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一种神妙的精神活动 中国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在堪与亚里斯多德《诗学》嫓美的《文心雕龙》中,曾把超越时空的艺术想象称为神妙的精神活动——神思。但我以为,艺术想象的神妙性不仅在于它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越身观限制;“而且在于它一旦飞腾到“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就会热情沸腾,灵感闪光,促使意象升华,并外化为情采相济的语言艺术,诱发读者的情思。这样,由灵感催化的意象才不会僵死纸上,而是以强烈的感发力推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象征性、人格化的色彩,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审美观念是分不开的。中国画用色受道教、儒教及魏晋玄学的影响,绘画的色彩观念很早就从再现客观中解脱出来,开辟了一种主观需要的“随心所欲”,色彩自由地表达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先秦哲学在人为二践履精神指导下,从人的存在样式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美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古希腊哲学在认知理性精神指导下,从人与对象关系的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神性的善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中西哲学分别以“美”与“理性一宗教”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倾向,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从庄子理想人格的根本入手,以探讨其理想人格在文学创作中的延展为基础,将庄子与西方哲学家尼采及萨特推崇的理想人格进行了深入比较,得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庄子人生追求的重要部分,历经"圣人"、"神人"、"真人"、"至人"的不同层次,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则是庄子理想人格中的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庄子哲学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整个精神世界中,道德人格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标志的。培育一种健全的道德人格,能够促使人对道德的追求和选择,从而形成一种人的自主、向上、严肃、负责的态度,并自觉"慎独",做有理想、守德性的道德新人。一个具有成熟、健全人格的人必定是一个社会人格与自我人格统一的人,一个自觉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人,就一定是具有德性人格的道德新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对于中国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既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画艺术在迎接这一挑战过程中怎样有效地把握自身的价值存在,将直接决定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和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全球化就是要包容差异,体现多样化、多元化,民族正是世界的组成部分。无论中国画怎样“走向世界”,必须确立一个前提——民族性。中国画传统的精髓和魅力就在于它具有的独特的东方艺术特征和独到的审美理念——写意中的“精气神”、笔墨精神、绘画语言的高度程式化与抽象化。有坚守亦有创新,我们要按照“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思路寻求改革与发展。中华文化有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中国画艺术也正是在广收博采、兼容并蓄的文化激荡中,建立起了具有东方民族特质和独特审美范式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文化,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画所反映的艺术精神,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群体院落———单体建筑———建筑中的绘画艺术点染的具体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一种如画和谐之美。为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求一种新的建筑民族风格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舞蹈是一门动觉艺术 ,是无声的美 ,它是人的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是人体美的具体反映。舞蹈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个性更加和谐 ,更加完美 ,能够达到一种美的思想境界。舞蹈在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美、精神美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舞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美术类院系的重要课程,而当下过于强调技法传授,造成了中国画教学的观念滞后.分析了造成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尴尬局面的原因,比较了传统中国画教育与现代中国画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的投入与培养;有计划地理顺管理制度;树立学生正确的艺术价值观、责任感;建立传承与革新的合理教学体系;明确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学术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等解决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尴尬局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品评薛宝钗     
在薛宝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好健康和陈腐窒息形成了奇妙的统一。她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存方式,正是儒家传统的伦理人格所要求的内容、所渴望达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东晋时期的杰出诗人陶渊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情表述,对自然美景的旷远、可亲、质朴、自由、自然的展示,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的和谐,体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精神是一种阴阴开阖、俯仰自得的精神,中国艺术的灵魂常常蕴藉在空间境界里。这,在中国诗史和中国画史上,都得到充分证明。所以传统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讲究“空”的艺术,或者说讲究“虚”的艺术。以魏晋为界限向上推,中国诗画艺术中的“虚空”意识应该是由《楚辞》而生发起来的,《楚辞》是这种艺术精神屹立在先秦的源头的标志。其中《九歌》尤为昭著。  相似文献   

19.
屈原以高尚的人格形象与杰出的诗歌成就,深深影响、感召着后代文人.初盛唐的张九龄由于人格理想、自身遭遇与屈原极为相似,在作人、作文等方面都表现出对屈原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张九龄对屈原的继承和发展,不仅使自己的品行人格与屈原互见,诗文取得独特的艺术成就,且为王维、李白等人学习楚骚开启了道路,成为诗歌美学史上重要的中介人物.  相似文献   

20.
试析生态人格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与其他道德人格相比较,生态人格具有自身突出的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的统一,生态智慧与生态体验的统一,生态尺度与心态尺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