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休闲文学     
休闲文学的提出曾一度引起争议,这是西方休闲学引入中国后产生于文学界的新名词。休闲学源于西方的休闲传统,它承继了一种自古希腊以来的休闲哲学观,其核心是人心灵的自由。文学是人类劳动后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一种特殊游戏方式,具有休闲特质。休闲和文学都是人类内心的要求。休闲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休闲学的新视角和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哲学有很多定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哲学的基本旨趣,它指向人类追求的至高目标——自由。人在什么时候最接近于自由呢?我们认为是游戏。但是哲学游戏不是以简单快乐为目的的单纯游戏,而是自由游戏。哲学游戏的本体论是生活世界,哲学游戏的内容就是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遭遇的各种人事物事;哲学游戏的表征论是概念系统,概念不是哲学的本质,但是哲学的基本特征,哲学游戏需要概念系统作为手段才能过关;哲学游戏的旨意论是人生境界,通过批判维度和终极关怀,帮助人类进入游戏状态,获得心灵的安顿。  相似文献   

3.
网络角色游戏将来有可能与文学、影视、雕塑、绘画等等艺术样式并列独立为一种新的艺术门类.因为,它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应当拥有的艺术特质,且一旦当网络游戏加入更多人类共有的精神价值与积极传统价值之后,通过其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网络游戏将有可能自我拯救,甚至可以改变世界.如果这样,网络角色扮演游戏(RPG)不再是生而有罪且无法赎罪的待罪羔羊,它将拥有无限艺术追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指出:“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讲话》)。电子计算机科学就是当今人类争取自由的强大武器,它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产生了一次伟大的革命飞跃。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不同阶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则以人类的劳动工具和认识手段发展的水平作为物的标志。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劳动工具和认识手段的重大改进,都标志着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们关于艺术和游戏的公共经验是:艺术是美的事物,游戏是自由的活动;艺术是具有人的能力的可审美性的人为事物,游戏是自足(因而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能力审美论视野中的广义艺术与游戏是部分交叉关系;惯例艺术与游戏是交叉或从属关系;非本质论意义上的艺术游戏论具有片面的合理性;本质论意义上的艺术游戏论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生命力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渴望自由游戏的。喜剧精神是主体的一种内在优越感和游戏精神 ,它蔑视一切阻碍生命力自由挥洒的禁忌与压抑 ,召唤人们去尽情挥洒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 ,倾情投入并陶醉于自己喜爱的、能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中。文学艺术中的喜剧精神表现为一种文艺观 ,它是指创作者和接受者将喜剧世界观渗透到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中的一种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区别既表现在形式上的差异,如超链接的多媒体技术、精致简约的网络语言、幽默戏谑的叙事风格等,更表现在价值倾向上的根本变革。在网络作者的个体生命体验和生存感悟的感性渲染中,网络文学释放了人类的书写本能,彰显了文学的基本功能,颠覆了纸质文学的审美特质,让传统纸质文学低下了其高贵的头颅;在褪去了华丽的外衣以后,文学远离了崇高和说教,回归了文学自由、愉悦的“游戏”本质,表现出一种恣肆舒展、感性真实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在社会中,个体依然是软弱的。况且人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无穷是一种永恒的缺憾………但西方人为自由的生存,不断地进行抗争。西方文学正是反映了这种生存意识。能够准确捕捉人类历史的“脉搏”,这或许是西方文学走在世界前列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庄子对自由探讨的立足点是人生的种种困境,其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庄子所处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他所追求的自由的飘摇无根和不可能实现,最终只能归结为一种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故庄子的自由是超越的.庄子认为,自由有有待自由和无待自由也即相对自由和绝对自由之分,他所追求的是后者.在人生困境及解决上庄子指出:(1)人的成心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对立,这可由以"道"观物之法予以消除,其具体途径是"吾丧我"和"莫若以明";(2)命,气和与"道"为一是超越生死困境的三种途径,即把人的生死看作是命和时,把人的存在看成是气之聚散变化,最终通过与"道"为一超越生死;(3)人的绝对自由只能归于道德境界,唯有乘道德以浮游才能解决材和不材皆不可避祸的难题;(4)代表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仁义有种种弊端,不可能挽救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自然.庄子在现实中保持了自己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庄子对自由探讨的立足点是人生的种种困境,其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庄子所处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他所追求的自由的飘摇无根和不可能实现,最终只能归结为一种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故庄子的自由是超越的.庄子认为,自由有有待自由和无待自由也即相对自由和绝对自由之分,他所追求的是后者.在人生困境及解决上庄子指出:(1)人的成心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对立,这可由以"道"观物之法予以消除,其具体途径是"吾丧我"和"莫若以明";(2)命,气和与"道"为一是超越生死困境的三种途径,即把人的生死看作是命和时,把人的存在看成是气之聚散变化,最终通过与"道"为一超越生死;(3)人的绝对自由只能归于道德境界,唯有乘道德以浮游才能解决材和不材皆不可避祸的难题;(4)代表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仁义有种种弊端,不可能挽救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自然.庄子在现实中保持了自己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用"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终结了传统哲学的"世界何以可能"的话题,面时工具理性与物质暴力的挤压与裹挟,马克思美学怀着对人类生存的深情关切,肩负起批判与创造的使命,提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审美解放与救赎路径:即人类只有走入审美的"自由王国"与游戏实践中,才能找到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救赎.游戏源于审美,因而本真;游戏基于主体间性,因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也使存在的全部意义得以澄明和确认.游戏作为人与世界主体间深层交往并创造意义世界的自由精神实践,完成了审美救赎,也实现了最本真的"诗意栖居".这是游戏的魅力,更是马克思美学历久弥新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与数字化革命交融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正在改写文学这一古老艺术的历史。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写作与传播突破了纸质媒体的限制,把原本一维的平面文本和线性的叙事逻辑,变成了一种在想像空间中自由翱翔的诗性文本,并明显具有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等狂欢化特点。超文本创作与接受,使文学活动变成了一种交互指涉的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4.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观念,把文学理解为一种在非现实的水平上向他人揭示世界的活动,因此,在承认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的同时,说明了它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确定了它与其他人类行为的区别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文艺活动的社会角色的认定也就与西方文学理论传统区别开了,在后者那里,文学艺术主要在某种边缘性的、次生的意义上得到规定,即它总是作为科学认识行为和政治社会实践(这两种人的生存实践中更加直观的力量)的附庸被人们把握,它是某种不完善的知识或者只是游戏.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也是圣经文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常规叙事手段。文章通过探讨圣经文本中单物单喻、单物多喻、单喻多物等多元隐喻模式,对圣经文学,尤其是福音书中耶稣传道时所采用的各类隐喻语言进行分析,揭示对圣经的隐喻性解读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和修辞学意义,更是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认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扩大文学的"自由效果",而是要探讨使批评、自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的那些历史的以及推论的条件。20世纪对康德提出的自由与文化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将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相联系;第二种将文化刻写为治理的一种机制,它通过自我调节手段运作并使之成为可能。这两种反应紧密相连:英国成人教育与文学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史表明前者是如何紧密地仿照作为自由表达空间的后者的。要理解这两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构成审美的原初决定性特质的无用性是如何被重新界定的,以便它能够被用作治理的工具。在文化治理中,恰恰是通过与社会隔离开来,审美文化才作为一种能够从治理上作用于它的有益手段而被提出来。审美实践被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方式,审美、治理与自由在自由治理的诸种机制之内刻写了某种特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自杀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有人认为"自杀"是人类奔向自由的途径之一,那是勇敢者的游戏;有人认为"自杀"是对己对人的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自我的否定,是懦夫的行径。笔者以为,"自杀"是一种可悲的行为。萨特的自由哲学实际上就告知人们,只有在生之过程中不断地选择,不断地挑战,才能实现生之意义。所以,意欲自杀者须认真去理解萨特的自由哲学,它是对人最伟大的礼赞,对人性最强烈的激发,对人最崇高的讴歌。  相似文献   

18.
“游戏”语词是现代思想的关键词语,是理解思想、语言和文学的奥秘的通道。西方不同历史阶段对这一概念不同理解导致对他们文学本质的寻求也呈现出历史的变化起伏。从亚里斯多德的娱乐到康德的自由到席勒的生命冲动,从儿童游戏到上帝掷色子到后现代的语言游戏,审美游戏说在西方历史中呈现出有趣的双向演绎和延伸。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学视角对性文学进行批评使我们对这类作品和文学现象所涉及的人、性、文学三者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创作和阅读性文学是人类的性补偿行为之一.性文学的圣洁与肮脏二重性是由于早期人类对性的公私分离,公类的性作为高媒祀典的国家行为抽象而神圣,私类的性才是个人的具体的性行为,由于其和群体、国家利益的远离而肮脏.性文学的书写方式中,"放荡"的美人尤为注目,这与人类早期女(雌)性的以色易食和男性对女性的性爱女神期待和地亩神崇拜有深刻的渊源.一般对性文学的贬损是由于耻感性心理和早期人类的生殖唯一的性意义.当下文学中的"性泛滥"与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融汇有关.存在于中国文化积习中的当下性文学并不能真正起到解放人性获得自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 哲学文学史。文学照样参预人类的哲学思考,有时甚至是在最深最高的层次上思考哲学问题。中国先秦“文史哲”不分家正表明此种传统的悠久。就是汉魏以降,文学意识觉醒之后,也还时时在哲学境地的纵深地带作自由奔突的文学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