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恕是我国近代早期维新派人物之一 ,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抑 ,提出了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平权的惊世骇俗之论。宋恕女权思想的产生是与其自身特殊曲折的个人经历及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运动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2.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3.
陈望道在五四时期从事妇女解放运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他在婚姻、人口和生育节制以及妇女解放途径等方面,通过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对旧社会的控诉,提出了自己独到而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不愧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在五四时期的思想家群体中,张竞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人。他留学法国8年,广泛研究多种学科的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的关于社会改良的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妇女解放、节制生育、优生优育、性教育、婚姻家庭改革、妇女平等经济权等方面。这些思想是五四时期激进知识分子探索中国社会进步途径的努力的一个方面,对于推进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适为妇女解放所作的思想启蒙主要是从三个层面鼓吹平等,即妇女社会位置的平等、妇女人格的平等和妇女选择社会职业的平等;实现平等的途径是接受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和“学做人的生活”教育。为实现这两点,胡适提倡大学开女禁。胡适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源自三个方面: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学说、易卜生主义以及他留学美国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秋瑾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先驱,她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纲常礼教,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在新时期再采探讨她的妇女解放思想,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周建人在五四后期在恋爱、婚姻、离婚问题上更多地注重个体的自由、价值和觉醒.他认为,真诚的恋爱本是人生的花,是精神的高尚产品;理想的配偶选择应以个人本身性质上的各种美德为标准;以爱情的有无为婚姻离合的原则.婚恋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有利于种族的完善、国家的进步,也是妇女解放和冲破家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婚恋观的一个重要诉求是男女平等,呈现出对妇女解放各个问题理性而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周建人在五四后期在恋爱、婚姻、离婚问题上更多地注重个体的自由、价值和觉醒。他认为,真诚的恋爱本是人生的花,是精神的高尚产品;理想的配偶选择应以个人本身性质上的各种美德为标准:以爱情的有无为婚姻离合的原则。婚恋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有利于种族的完善、国家的进步,也是妇女解放和冲破家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婚恋观的一个重要诉求是男女平等,呈现出对妇女解放各个问题理性而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集中于戒缠足、兴女学等方面,这也是近代妇女解放的起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爱国活动表明,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征程,是从踏上救国道路起步的,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觉醒的妇女,一方面在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中冲锋陷阵;另一方面反封建,为争取自身自由解放而拼搏斗争。  相似文献   

10.
妇女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问题。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民主派都对此表示了极大关注。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对妇女问题也表示了高度重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他曾多方阐发了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并且使之得到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湖南长沙发生了两个新闻事件:周南女校学生袁瞬英自杀事件和彭襄弃妻事件,湖南新闻界、教育界和普通社会民众围绕这两起事件发起了关于“婚姻自由”和“教育平等”的争论,此后发生的湖南的女性参政热潮,虽然有更为复杂的区域文化背景原因,这两起事件也是触媒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右江妇女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始于韦拔群等人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凡是农民运动高涨的地方,也是妇女运动最活跃的地方,右江农民运动为妇女解放开辟了道路。它引导妇女参政议政,提高了妇女的政治权利和地位;普及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提高妇女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帮助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妇女解放是"五四 "时期民主知识分子备加关注的一个问题.伴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婚恋自主已成为"五四"时代广大知识女性的自觉要求,"五四"时代女作家本身就是这样一些知识女性.文章从分析她们的作品入手,论述了女性自身对"自由"平等"的不懈探寻.  相似文献   

14.
综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我们不应简单地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界定为不成熟的作品,从而忽视了其在马克思自由思想演进历程中的里程碑式意义。在其理解的自由实现了从抽象自由到实质自由,即从政治解放到人的普遍解放的转变后,马克思在该文本中正式开始了对人的现实解放道路的求索,这无疑意味着其自由思想的新起程。一方面,马克思找...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是在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思想启发下,借助群众运动的方式不断深入社会底层的过程。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政府保障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合法权利,启发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主体意识,支持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抗争行动,纠正干涉妇女婚姻自由的错误行为。这一发展过程不是被动的“恩赐”,而是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宋代厚嫁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义利观念的根本转变 ,导致婚姻关系中的门第婚让位于财婚 ,婚姻论财成为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又不可避免地促成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厚嫁风气 ,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诸如杀婴尤其是女婴、女子迟嫁乃至终生不嫁及对儒家礼仪制度的极大冲击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争取婚姻自主权为线索,利用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第一手资料,考察了近代妇女从否定、批判封建婚姻,到争取婚姻自主权和实施恋爱婚姻的历史过程。文章提出,戊戌维新时期是妇女反对封建婚姻的起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是妇女批判封建婚姻和呼喊婚姻自由的高潮;五四运动后,妇女从行动上开始了争取婚姻自主权的斗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从法律上确认了妇女的婚姻自由权。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的婚恋观主要包括:两情相悦是幸福婚姻的前提和基础,志同道合是幸福婚姻的灵魂,自由平等是幸福婚姻历久弥新的重要保障,奉献牺牲是幸福婚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家。他的小说《呐喊》、《彷徨》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严肃思考。鲁迅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冷静的审视态度。在小说里 ,他对于受尽侮辱、损害的女性给予深切的同情 ,但从不因同情而涂上理想的色彩 ,而是重在揭示中国女性“不争”的一面 ,直视她们自觉的奴性意识及种种病态行为、心理 ,极力倡扬中国女性应有清醒的反抗意识 ,渴望她们从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理规范的重重束缚中挣脱出来 ,将天性中的“母性”与“妻性”完美结合 ,升华为一种善与美的力量 ,结束病态而又不幸的人生 ,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成为真正的女人。  相似文献   

20.
波伏瓦以哲学理性反思和批判女性的生存状态,探求女性解放的道路。她认为,不存在“永恒的女性气质”,女性的“内在性”是历史的产物,也能够历史性地加以克服。实现经济独立、摆脱爱情依附是女性克服内在性的重要条件,实现自由是女性解放的目标。解放了的女性应当在平等中求差别,与男性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