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学台湾》从“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两方面描述了台湾文学的基本概貌、发展轨迹,填补了台湾文学研究的某些空白,还通过塑造“文学台湾”的形象对台湾问题进行文学审视。为此,作者打造了一个由还原的记忆世界、感性的理解世界和理论的想象世界构成的“三重世界”。它们在从知觉形象、感性形象和“抽象形式”上丰富着“文学台湾”形象内涵的同时,也使得《文学台湾》对台湾问题的文学审视具有文艺学、社会学的意义和思想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港台片不是样板 陈道明最近拍了他的第一部台湾娱乐剧《女巡按》。此事成为影视圈的一个话题,一些青年演员找到了依据:“象陈道明这样顶尖的不是也拍港台娱乐片了吗?”言外之意何况我辈?而陈道明表示,他“只是为了接触一下,仅仅一下而已。” 这“接触一下”使陈道明感慨良多,他认为台湾古装戏拍不过大陆,其文学性、史实性都比大陆影视剧差得远。台湾影视剧在制作上  相似文献   

3.
去年 1 0月中旬 ,台湾知名作家陈若曦、应平书、姚宜瑛、小民、曹又方、廖辉英、钟文音、六月等数十位台湾中国妇女写作协会会员 ,在青岛与大陆部分女作家、记者、学者联合召开了海峡两岸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会上 ,代表们共同探讨了海峡两岸女性文学的共性与特质以及今后共同发展的趋势。这里发表的《谈谈台湾情色小说》一文 ,是陈若曦女士在大会上的发言稿。在文中 ,她辨明了情色文学与色情文学的关系 ,探讨了台湾情色文学与中国古代性文化及情色文学的联系 ,总结了台湾情色文学的特点。这对海峡两岸文学的交流发展及研究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4.
至今,大陆已经编撰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可说是种类繁多,相关述评也是随之繁盛,但由于大多编撰及相关研究对台港及海外的同类文学史著视而不见,欠缺平行比照的视野,这无疑使得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始终是自说自话。而台湾学者皮述民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在文学史命名与整体流变的勾勒,台湾与大陆文学的并行书写,历史性与文学性的融汇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或可作为我们的镜鉴[1]。  相似文献   

5.
从台湾的修辞学研究说到澳门的语体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各大学中文系课程,一向都有“修辞学”一科,可是台湾学者研究修辞学,著成专书的,却是始于六十年代初期。在这之前,流传于台湾的现代修辞学著作,只有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台湾学生书局翻印这本书,改名为《修辞学释例》)、杨树达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和陈介白先生的《修辞学讲话》等三家书而已。据孙传钊氏《我国台湾修辞研究概述》一文所说:“新加坡华裔学者郑子瑜先生写的《中国修辞学的变迁》一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出版后,在台湾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后台湾学者撰写修辞学专著时也都在书中用专门章节来回  相似文献   

6.
<正> 琼瑶自1963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至1985年间,先后发表了42部中长篇小说,几乎本本畅销。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也被称为“琼瑶电影”,不仅轰动台港,甚至风靡东南亚和大陆。但琼瑶和她的小说在台湾文学评论界并未得到好评,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龚鹏程先生说:“三毛、琼瑶,这些人在批评界是从来没有人讨论过的,几乎不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台湾文化界、教育界甚至视琼瑶小说为“社会公害”,大有非彻底清除“琼瑶公害”决不罢休之势。大陆评论界对于轰动一时的“琼瑶热”虽未象台湾评论界那样偏激,但多数文章也只是泛泛地谈论琼瑶小说的“纯情浪漫”、“虚无飘渺”、“唯美模式”、“艺术档次的局限”等,而很少有人以一种平等、冷静的态度深入地探讨琼瑶小说何以具有  相似文献   

7.
问一:墨人先生,今年农历“芒种田”是您的八十大庆吉日,首先向您表示祝贺与祝福!您的家乡的朋友后学,曾期盼您能返回故乡,给您做寿;或能去台湾北投,向您拜寿。却缘于种种原因,双方都不能成行,留下遗憾。记得十年前,当您七十大寿日,正在大陆进行为期四十天的文学之旅。我们相聚甘棠湖畔、庐山姑岭、太乙别墅,好不舒心。为此,近日我又重读了您的力作《大陆文学之旅》。我以为,对墨人先生最好的思念、怀念、纪念,莫过于认真研读墨人的作品,领悟思想、领情文学、领教人生。墨人先生,您的此次大陆之行,自北京始,途径沪杭,重…  相似文献   

8.
1987年《人民文学》和《收获》集束刊登了先锋小说,这预示着先锋小说在当代大陆文学中有了一席之地。从梳理和分析《人民文学》的刊登动机入手,揭示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意识形态性:它们是作为“多元化”的“一元”被纳入的,同时也是当时知识分子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综观台湾文学史,不论是主题史、文体史、断代史,还是全史,也不论是大陆学者所著之史,还是台湾学者所著之史,都极少有"浪漫派文学"的一席之地。这一现象,不能不令读者质疑:是台湾文学场中真的就没有生产过"浪漫派文学",还是生产过而研究者对之有难以言说的避讳,抑或认为其不值得笔论?还是被其他某种形态文学遮蔽着?文章对这一缺失现象及其原因作了必要的探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以张我军为代表的台湾知识分子抱着文化朝圣的愿望最初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界,并将大陆新文学运动之风引向台湾,但台湾文学却由于当时台湾的日治身份而并未被中国新文学作家和中国新文学界所重视。这种现象持续到30年代,台湾文学依旧被当作“外国文学”引介。直到40年代中后期,台湾光复前后,《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始在刊物中集中介绍台湾文学,将台湾文学拉进“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本文力图梳理这种微秒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浦忠成的《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史纲》,注意原住民文学的特点,处处让人感受到与汉人殊异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模式。三本“台语文学史”将方言文学看成是台湾的特有文化现象,将台湾文学研究扩大到很少人问津的领域,但认为只有母语文学才是台湾文学,这就有排他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区域文学史编写,以人文地理或历史地理为标尺,文学史在名称上多用“县”或“市”而少用“地区”,这便受到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冰心作品在台湾广为传播,对台湾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也映射出不同时段台湾文学的发展状况。20—40年代,借助泰戈尔访华热、仓石武四郎的翻译和《新新》刊物的引介,冰心文学对形塑台湾青年反殖民意识和东方文明主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50—60年代,受冰心影响较大的林海音、琦君、王鼎钧、“创世纪”诗人群在参与台湾文化重建过程中,丰富了母爱主题散文、社会问题小说、“冰心体”小诗等创作,以文本模拟互文的关系,助力台湾文学发展。60—80年代,苏雪林、夏志清、余光中等学者对冰心抒情性诗文的讨论,成为透视台湾“西化”风潮下“反传统”和“反西化”问题的重要维度。90年代以来,即便在台湾“本土化”的氛围下,很多台湾作家、学者仍认同冰心是“文坛祖母”,冰心作品被编入台湾教科书,持续影响着台湾的小读者。大量第一手报刊资料和台湾作家的口述访谈表明,百年间冰心文学在台湾的影响赓续未断,并由此推动了台湾文人创造出新的文学境界。冰心文学的价值意涵及其话语延伸空间的互构关系,奠定了其在两岸文学谱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85年7月,“台湾研究国际研讨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时,我曾经提交过一篇题名《为中国化的社会科学作出独特贡献》的书面发言稿,阐述了我对台湾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意见。《发言稿》的中心思想是,我完全赞同当时的台湾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文崇一教授倡导的:台湾社会科学的发展应当走“中国化”的道路,中国学者应当为中国化的社会科学作出“独特贡献”。现在,我还想就这个问题发表几点补充看法与意见。 首先,我需要再一次声明的:由于台湾同大陆过去有三十多年的分隔,我本来对台湾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就很少,而且我也不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讲出的话误差性可能很大,希望两岸有关专家学者们指正与见谅!  相似文献   

14.
《“万里长城”与“马其诺防线”之间的艰难突围》是公仲先生2005年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这是他近10年来文学研究和文学活动的成果结晶,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收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仲先生就在文学领域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执著地勤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台湾文学史初编》  相似文献   

15.
就“皇民文学”研究这一课题,对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学界的研究方法、研究心理及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并由此提出关于这一文学现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求达到学术上的相互理解和通融,促进三地的文学互动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笔之辨”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它反映了当时从“文章”演变为“文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对“纯文学”和“杂文学”本质区别的探索过程。其中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把“学术”与“文章”区别开来,如《汉书》仅有《儒林传》,到《后汉书》除仍有《儒林传》外,又增加了《文苑传》。这就是“古之学者有二”。然后,再从“文章”中区分为“文”与“笔”(“纯文学”与“杂文学”)。这就是“今之学者有四。”具体一点说,先秦时代的“文”、“文章”概念非常广泛。《论语》里,它们和“文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学概念,台湾新文学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中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学这一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大陆学者近30年的学术研究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台湾新文学在"融入"大陆学者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方式上,还留给研究者更多的学术期待。  相似文献   

18.
刘勰对“文笔之辨”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笔之辨”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它反映了当时从“文章”演变为“文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对“纯文学”和“杂文学”本质区别的探索过程。其中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把“学术”与“文章”区别开来,如《汉书》仅有《儒林传》,到《后汉书》除仍有《儒林传》外,又增加了《文苑传》。这就是“古之学者有二”。然后,再从“文章”中区分为“文”与“笔”(“纯文学”与“杂文学”)。这就是“今之学者有四。”  相似文献   

19.
(台湾《联合报》6月26日报道)“台湾应该和大陆统一!”“一中一台,台湾应该独立!”这这是大家经常可以听到的两种不同意见,也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应该维持现状,不统不独。但现在出现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主张台湾应该成为美国的一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日至4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届讨论会是由新近成立的复旦大学台港文化研究所具体组织筹办的。出席这届讨论会的海内外作家、诗人和学者计有106人。其中17人来自台湾、香港和美国、日本、南朝鲜及新加坡。从提交本届讨论会的学术论文以及会议上的报告、发言来看,本届讨论会明显地反映出台港文学的研究领域已大大拓宽。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学术天地,但以往的研究工作却基本上限于较仄狭的范围。这届讨论会证明目前的情况已有明显的改变:就地域而言,以往主要是对台湾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的研究,现在扩展到了对香港新加坡、南朝鲜以及整个美洲华文文学的全面研究。就作家作品而言,以往较集中于对大陆去台作家和旅美的华裔作家作品的研究,现在扩展到了对台湾本土作家、香港专栏作家和其他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全面研究,被研究的作家作品也不再集中于少数几个已为大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