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为《琼州学院学报》自2013年第3期开始在人文社科版面创办的常设专题学术特色栏目,聘请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持人,截至本期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论文25篇、主持人语11篇。所发学术论文,用木斋先生的  相似文献   

2.
投稿须知     
<正>《琼州学院学报》是琼州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其中第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在兼顾人文社科诸学科的基础上,特设"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国家语言战略""黎族研究""南海研究"等专题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为《琼州学院学报》自2013年第3期开始在人文社科版面创办的常设专题学术特色栏目,聘请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持人,截至本期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论文31篇、主持人语14篇。所发学术论文,用木斋先生的话说,"基本都堪称国内外一流的论文,至少都是很有创意的一批论文";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为《琼州学院学报》自2013年第3期开始在人文社科版面创办的常设专题学术特色栏目,聘请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持人,截至本期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论文30篇、主持人语13篇。所发学术论文,用木斋先生的话说,"基本都堪称国内外一流的论文,至少都是很有创意的一批论文";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5.
<正>倏忽之间,已经到美国普度大学学术访问一年时间,快要转到休斯敦大学的时候了。在美国期间,由于资料携带的不便,我的许多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不得不暂时中断,但为《琼州学院学报》的《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专栏写作主持人语的工作却一直没有中断,从去年第3期到今年的第3期,正好是五期的主持人语。我曾笑称,在美国没写什么,只是写了几期的主持人语。不过,为这一专栏写主持人语,确实是令我颇感快乐的事,几乎每一期的主持人语,都是一个上午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当然,这需要动笔之前花  相似文献   

6.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为《琼州学院学报》自2013年第3期开始在人文社科版面创办的常设专题学术特色栏目,聘请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持人,截至本期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论文21篇、主持人语9篇。所发学术论文,用木斋先生的话说,"基本都堪称国内外一流的论文,至少都是很有创意的一批论文";主持人语也多是涉及学术精神和方法论、具有前瞻性和鲜明观点的文章。本栏目已引起学术界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为《琼州学院学报》自2013年第3期开始在人文社科版面创办的常设专题学术特色栏目,聘请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持人,截至本期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论文23篇、主持人语10篇。所发学术论文,用木斋先生的话说,"基本都堪称国内外一流的论文,至少都是很有创意的一批论文";主持人语也多是涉及学术精神和方法论、具有前瞻性和鲜明观点的文章。本栏目已引起学术  相似文献   

8.
晚明诗论家许学夷以精于辨体著称,其《诗源辩体》通论先秦至晚唐诗之演变。所论汉魏六朝诗部分,力求调和七子派宗汉魏黜六朝与六朝派嗜好“偏奇”、公安竟陵“诡诞相尚”之间的理论对峙,通过对诗歌体制中俳偶、声韵等因素的详尽考察,把握汉魏六朝诗歌的流变轨迹,并对此前“诗溺于陶”的辨体命题予以修正,为该段诗史研究确立了系统的辨体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已初步具备地域视角;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论述标志着地域文学研究开始由传统走向现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逐步繁盛与多元.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分别从文学家籍贯分布与迁徙研究、区域文学及其差异研究、特定地域作家及文人群体研究、文学风貌、题材及文体的地域研究等层面展开系统论述.国外的地域文学研究在考辨基础上重视文学集团及意象分析,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礼乐文化包括经典诠释、礼乐制度的讨论与制作、礼教与礼俗等多层面的内容。由于礼乐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随历史呈现出变动且富有生机的面貌。其中礼乐制度的讨论与制作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礼乐制度史类文献,《仪礼》《周礼》《礼记》这三种经典则是这类文献的引证来源。这类文献主要包括正史礼乐志、律历志、舆服志、郊祀志及仪注、政书类文献。汉魏六朝的这类文献,由于时代久远基本已亡佚。根据正史志书与目录书所载书目,可略窥其将经典用于礼乐实践,及由经典与历史现实发生冲突所产生的继承与演变状况。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江海赋创作繁荣,当时的作品编集选录和文学批评对此有所体现。汉魏六朝江海赋的兴盛既和秦汉时期的"君子必观大水"的观念有密切关系,也与当时江海地理知识的繁荣有直接关系。江海赋显现独特的美学趣味,包括兼具游仙与诡诞的神话特性,涵盖婉约与雄浑的诗学特性,富含政治文化意义的社会特性。  相似文献   

12.
筝及筝乐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彩.筝乐文化在汉魏六朝时期走向成熟、高雅、精致.当时众多文学家创作的<筝赋>不仅描述了筝乐文化的这一发展趋势,也以文学移情的作用,让后人领会到乐音铿锵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24日—28日,"中国文选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文选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文选研究所主办,河南大学国学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协办。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文选》文献学、《文选》学史、《文选》与汉魏六朝文学、《文选》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及中国学术文化等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国文选学会会长许逸民总结说,本届年会收到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邹淑琴 《西域研究》2013,(3):116-121,156
唐诗中对西域胡姬形象的描摹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汉魏六朝诗文中虽然也出现了胡姬形象,但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她们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出现在诗文中,并不具备异域女性特有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诗作所要表达的也往往是中原的传统道德观和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投稿须知     
<正>《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其中第1、第3、第4、第6期刊登人文社科内容(分别于2月、6月、8月、12月份出版),第2、第5期刊登自然科学及交叉学科内容(分别于4月和10月份出版)。本刊在第1、第3、第4、第6期中开设"南海研究""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国家语言战略"等特色专栏,以及"民族学""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栏目。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正>《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其中第1、第3、第4、第6期刊登人文社科内容(分别于2月、6月、8月、12月份出版),第2、第5期刊登自然科学及交叉学科内容(分别于4月和70月份出版)。本刊在第1、第3、第4、第6期中开设"南海研究""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国家语言战略"等特色专栏,以及"民族学""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栏目。  相似文献   

18.
船山诗学崇尚真情,对汉魏六朝诗歌中的质朴自然之情加以推崇,呈现出汉魏六朝祈向。这一祈向体现了崇尚悲美与自然的精神,是楚歌中悲情的传承,对清代文学特别是道咸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巍 《船山学刊》2007,(2):82-85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悲为美、感时用情、器法天地、乐以通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要走出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当前困境,只有寻求突破。以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探讨作品的意义出发,挖掘作家与作品的深层关系,确实解决了不少学术问题。但是,文学史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精神现象,只采用一种方法难以展示其真实的面貌。适当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方法或许有助于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研究论题。本论文本着充分开掘文献资源的目的,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适当吸收西方接受美学的理念,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略论接受美学对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