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贫富两极分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它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人们对贫富两极分化的心理承受力的减弱,加重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难度。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贫富两极分化及其心理承受力的现状,形成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特别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目前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和财富差距在短期内过分拉大的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如果这种差距拉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导致贫富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这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有序的分配机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学上的效率与公平,而且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收入差距过度扩大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危及社会的组织和秩序,甚至诱发社会动乱,从而使经济增长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应把调节收入差距作为一个中心环节,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和谐与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贫富两极分化已初露端倪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阻止,至少是减缓这一趋势。在采取措施阻止这一趋势之前,必须找到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从治理模式来看,中国式市场型政府治理模式是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最终根源。中国式市场型政府治理模式诱致政府"向上"的制度偏好,政府"向上"的制度偏好促成贫富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逐年增长,但不同收入户、不同区县、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性质单位的城镇居民收入之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贫富两极分化有进一步加重的倾向,这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首都的稳定与长治久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基尼系数和欧希玛指数,我国贫富分化速度迅速、程度剧烈,如处理不当,将引发不可预期的社会动荡随管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对腐败行为的抵制和反抗,将使腐败行为更多地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环境污染对人们身心造成的潜在威胁,会逐渐表露出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所谈的知识经济,实际上就是常规知识普及的经济贫富分化仍然会存在于21世纪前半时的中国。伴随贫富分化的进行,一个有产者阶层和一个贫困阶层将应运而生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的那种平等主义理念,而鼓励在竞争过程中拉开收入的档次,这就必然会产生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日渐突现,并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必须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解决包括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在内的巨大的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社会公平正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这种体制转型的顺利进行 ,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促进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不容否认 ,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腐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腐败的猖獗使经济制度劣变并使经济绩效恶化、腐败影响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收入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重大的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出发,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现如今已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使我国经济总量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完善,政府的管理理念还未完全转型,占经济较大比例的国有成份依旧效益低、粗放经营、自主研发能力和动机差、商业腐败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还在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国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上寻求办法,政府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平均主义和社会公正的本质和由来,认为正确地认识平均主义和社会公正,有助于解决诸如腐败、两极分化、弱势群体等前进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价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复杂的认识论根源。代价有必要性和人为性两种不同性质的代价。前者表现为职工失业、农民进城、贫富差距拉大,后者表现为生态失衡、官员腐败、“道德滑坡”。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改革开放并不会导致腐败。但在改革开放的实际历史进程中,某些腐败现象又确实是在不断滋长和蔓延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腐败问题与以下六个方面因素有关: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新旧体制机制的转换过程,改革开放中一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经不起考验,改革开放过程中腐败行为仍有一定的社会土壤和基础。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科学理念、先进手段、体制机制和国际经验借鉴。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问题,如关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问题、关于继承创新与学习借鉴的问题、关于先进的政党与出现某些腐败官员的问题、关于反腐败的愿望与反腐败的实际效果相统一的问题、关于"上梁"与"下梁"如何都正的问题等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更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成效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历史性的难题,它正在或已经渗入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腐败的根源,正如腐败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以往我们在解释腐败的原因时,都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剥削阶级的影响,二是制度尚未完善。但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和对腐败现象的深入研究,关于腐败成因的主要理论观点也越来越多,权力寻租、权力失监和现代化都会导致腐败,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也会造成腐败,薪俸过低容易导致腐败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共识,历史因素和外来因素可以诱发腐败,德治思想和清官崇拜意识导致腐败,腐败成本过低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 0世纪初 ,美国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 ,政治腐败问题因社会转型而更加严重 ,成为美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 ,政府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 ,改政党“分赃制”为“功绩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漫延 ,为美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提供了人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腐败评价的角度看,只有基于腐败的风险评价,才可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从经济转轨的背景看,我国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制度上的真空和漏洞,从而使腐败的出现和蔓延有可乘之机,必须加强制度预防。从制度评价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反腐败斗争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对国家廉政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重构国家制度体系,有效减少产生腐败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