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的小说善于从很细微的方面写城市市民的生活、处所等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最宽泛而最恰当的恐怕就是"文化"--老舍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型"的作家.市民,是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反映这一社会阶层生活的作品,古典文学中有,近现代文学中更为多见.老舍先生不是表现市民社会生活的唯一作家,但就其作品所取得的成就看,至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超越得过.老舍先生正是以其善于描写市民生活、创造他们的形象的突出成就牢固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的.而在他的这些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四世同堂>可说是很有特色、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老舍用众多小说建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他在观察表现市民社会时,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并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文化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以及在制"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老舍的小说正是以这种文化为基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形象.  相似文献   

3.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北京市民生活,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市民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作为京味儿文学的集大成者,老舍以自己的创作成就为京味儿文学树起了一面旗帜。他用京味儿语言写尽人间百态,用现代文化意识的独特眼光确立了现代京味儿文学的完美形象,成为京味儿文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城市文化是城市里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我国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物质建设也取得了骄人成就,但与之相符合的城市文化却没有随之出现.文化,成为近年各城市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一部这样常读常新的作品.当我再读这篇小说时突然强烈地感到用"干枯"二字来形容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极为恰当-他似乎己没有血性,没有情感,没有欢笑,没有生活乐趣,连灵魂也早已挣脱那层层的套子离开了躯壳.这种陌生的感觉之后,缠绕我心头的是另外几个问题:别里科夫的心灵究竟为什么那么枯竭,又是从何时枯竭的?为什么连最动人的爱情也不能将他滋润?那些形形色色的"套子"是何时层层包裹住他的身和心?  相似文献   

6.
李铁和他的工业题材的小说越来越受人重视,不同以往工业题材小说选择改革的精英者,而是通过从小人物--师傅和工友的命运,展示出丰富的生活和复杂的人性.李铁的小说把工业改革这样的时代作为小说人物的背景,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面对生存选择时自觉地展示出人性的弱点.李铁从工人中来,他有着真挚的底层情怀,所以在作品中到处可见对人性"美"与"善"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先生9月12日在北京为"新加坡--迷人之都,无限机遇"展览开幕式揭幕.北京市民感受到由新加坡特别呈现的无限机遇、活力经济、多元文化、丰富饮食和优质生活.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人民艺术家老舍曾打算写一部以南洋为背景的小说,以“表扬中国人开发南洋的功绩”。从1924年起,老舍有过五六年的旅欧生活,先是在伦敦东方学院教中国语文,接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德意法等国跑了一圈”,最后从法国的马赛动身回国。但因为路费不够,没有办法,只好买了张三等票先到新加坡,“到新加坡再讲吧。反正新加坡比马赛离家近些”。到了新加坡,几经周折,老舍靠友人的帮助,最后才在一间华侨中学谋到一个职位,教了几个月的国文。也就在这个时候,老舍萌发了写一部华人开发南洋的小说的念头。他在《还想着它》一文(发表在1934年10月第12期《大众画报》上)中,曾谈及此事。  相似文献   

9.
羊是中国传统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经济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与羊相关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
看看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的人生经历:50 岁时,25 岁就出版第一本小说未获成功的他, 时隔二十几年重新开始笔耕不辍的生活;60岁,他才凭借以18世纪的宗教审判隐喻葡萄牙后独裁时代的小说 《修道院纪事》成名;而以作品《失明症漫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  相似文献   

11.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振兴京剧,扶植民族艺术是我当初创办老舍茶馆的初衷。近十年来,老舍茶馆从名不见经传到声誉鹊起,靠得就是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艺术为己任,因而得到了广大海内外同胞的赞同和认可。老舍茶馆的创办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动了京城文化产业的兴起。尹盛喜简介1938年出生,大专学历1964年──1978年任北京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1979年。任北京大栅栏贸易公司经理,1988年至今任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总经理兼老舍茶馆总经理。尹盛喜主要成就@1979年6月创办…  相似文献   

12.
郭京宁 《人才瞭望》2017,(21):91-92
历史上,北京作为中外交流的枢纽、舞台和国际性大城市,与如今"一带一路"的很多沿线国家都有着贸易、科技、文化、宗教上的往来.许多文物中都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夏商出现匈奴文化元素 北京昌平张营夏商遗址中出有一种陶鬲,鬲身上附有各种呈直线、波浪状的细泥条堆纹,大多数弯曲,如爬行的蛇.这种纹饰称为"蛇纹",饰有这种纹饰的陶鬲称为"蛇纹鬲".蛇纹鬲多见于今内蒙古中南部、东部和陇西地区,最远波及苏联的外贝加尔地区.由于风格独特,有研究者认为其代表了匈奴文化因素.张营遗址是目前所知蛇纹鬲出现的最南地点.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古老繁华的前门箭楼一隅,与老字号全聚德、瑞蚨祥、都一处、老正兴等名店相毗邻,座落着一家京韵十足的企业新秀,她就是老舍茶馆.老舍茶馆的美名不仅享誉京城,而且漂洋过海,传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老舍茶馆的门面不大却古色古香,魅力无穷.步入大门,小过厅里挂着一天的营业内容.缓步走上楼梯,只见楼梯走廊两侧摆放着匠心独运的泥塑,看着那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老北京人物,仿佛使人走进了一座京味浓郁的民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月13日,2016"外教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将在北京揭晓.这十位年度人物,他们在中国生活与工作,热爱着中国这片土地,为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冒险家与大伯乐 杰伊·西格尔(Jay Siegel)是一个"冒险家",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 无论是放弃一切、在天津大学从"零"开始,还是任教后"大刀阔斧"地教育改革,天津大学用包容、开放的态度,为西格尔的"冒险"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俄文化的"混血儿" 有个别外国人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回去就说对北京了解了,这是不可能的.北京是中华民族的缩影,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能那么容易被了解吗?可是有一个人似乎例外,他就是俄罗斯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斯别什涅夫(中文名字:司格林),当代俄罗斯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北京通".  相似文献   

16.
5月27日,"谷建芬先生《新学堂歌》鉴赏大赛"揭晓仪式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文艺名家汇聚一堂,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的热点问题,引起听众强烈共鸣. 谷建芬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获得者.2005年起,谷建芬先生为数十首(段)优秀的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典范诗文谱曲,创作了《新学堂歌》系列儿童国学、音乐启蒙教育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童趣、旋律优美,拉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少年儿童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日本茶道     
茶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喝茶的习俗从我国传到日本后演化为茶道,成为交友、修身养性之道。在北京长富宫饭店,茶道里千家北京同好会代表丸山宗佳女士特意安排了新年的初釜茶会,我们有幸成为茶会的客人。这是一个纯粹的和式房间,木棂纸窗,草席铺地,朴素无华。一缕  相似文献   

18.
《大老郑的女人》这篇小说是作家魏微写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通过大老郑和他的女人以及“我”们家发生的故事,揭示着梦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且生活的本身是复杂和苦难的。该小说语言凝练清新,淡然流畅。读起来温情而悲伤。本论文主要从文本简述和文本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外国专家大厦.我们和怀特曼先生相对而坐.亮堂的大厅,又时值金秋,阵阵微风穿堂而过,我们采访起他来心里感到十分地舒服.但要说最舒服的是翻译杨小姐."哇,他好帅唷!"她看着潇洒、结实的怀特曼先生几次称羡地说.  相似文献   

20.
"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指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构成细胞,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组织。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