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线道德是人类最低的道德,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一个基点,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把底线道德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视野,符合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底线道德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其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符合善的最低、最基本要求而履行的基础性道德义务;其次分析了底线道德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前提是批判地反思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而当前道德建设的归宿是走向对道德情感的强调。只有解构理性道德,弘扬道德情感,才能建立起充满人性的“主动道德”,才能把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引向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同意把道德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位,但也反对轻视、贬低,甚至否认道德作用的观点。当前的问题是,有些同志看不到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企业迈大步,全靠钱开路;调动积极性,全凭发奖金”,而道德和道德教育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有必要从理论上阐明道德的作用。本文就如何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规律     
本文认为,一切社会的道德莫不循由如下规律而发展变化。“变化律”:共同道德是超社会的,它的变化不是决定于社会的变化,而是决定于人们道德意识的变化;特定道德相反。“推行律”:一个社会实行何种共同道德,是偶然的、自由的、可以选择的,它不取决于社会发展,而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特定道德相反。“效用律”:任何类型的共同道德对社会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均与社会发展无关,而完全决定于其自身性质;特定道德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论灰色道德     
“灰色道德”是一种不求善不避恶,抛弃善恶两极,而走中间道路的道德中立观,它把妥协作为价值标准,容易导致人们同情邪恶,反抗美德,因失去道德标准、原则和目标而变得麻木,进而导致一个非理性社会的产生。崇尚选择灰色道德的人,不是不能够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而是不愿意选择完全善和完全恶。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种逃避心理,即追求道德责任的逃避,怕被烙上道德“黑”的污名。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我国的整个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现实向人们昭示出: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道德建设之间是否存在“二律背反”现象?在世界上,也确有相当多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中国将怎样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时期。“改革是一场革命”,而这一深刻的历史变革必然会对社会道德领域发生重大影响。随着现阶段改革的不断推进,道德领域的变化已经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并引起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一个向来把道德文明当作精神文明核心的民族,道德危机无疑被视为一种深刻的文明危机。那么,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道德领域的流变趋向究竟怎样?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把握这一流变?本文主要讨论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分析评价道德现状、如何把握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改善不良的道德状况。 一 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的现实存在,其合理性也只能以它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存在去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我们进行道德变化分析所应遵循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道德的社会 ,应该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真正统一的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当代建设的重心 ,应该是把五十多年来的道德建设成果予以自我完备化、体系化、规范化、自洽化、边限化、透明化 ,使其使充分释放其内在能量 ,以成为民族世纪性复兴的文化思想基础和精神源泉。其突破口应该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道德立法 ,然后以此为规则 ,从“共同富裕”的道德理想中提炼出“人人幸福原则” ,并在此原则规范下 ,建立起道德实践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共享原则”和个人与政府行为的“利益边限原则”。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历史的产物,而不是超历史的抽象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道德观念也要跟着发生变化。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道德建设应该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道德观念应该与这个阶段相适应,道德建设应该扎根于这个阶段的经济关系之中,并为它服务。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列宁曾指出:“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服务的”,“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道德建设不仅对于搞好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道德建设在改革和开放中的作用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1.
道德制度建设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制度是指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正规化、异己化,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道德具有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同等的效力和作用。这是历史经验的概括,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亦有理论上的依据。道德制度化必须辅之以制度道德化;同个体道德相比,制度的道德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道德制度建设的内容和范围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深化,道德制度建设重心在制度、关键在于制度体系的公正性和运行的合理性,道德制度的功能表现为制约与激励并重,仍须强调道德个体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究竟使社会道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究竟与社会道德的变革有什么关系?怎样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呢?这是当前人们最为关心,议论纷纭的问题之一。这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道德情感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特色。在儒家道德情感论中,道德情感既是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相贯通的中间环节,也是社会进行道德示范、道德奖惩、道德规导等道德教化活动的必要条件。儒家伦理思想对道德情感的阐发是多维度的,往往使之与“情欲”“心性”“人道”“天道”“天理”等概念相互交织,并且借助“仁爱”“孝悌”“恻隐”“羞耻”“荣辱”等众多概念来表达其丰富内涵。由于重视和强调道德情感,儒家伦理思想没有仅仅以空洞的道德理想、抽象的道德命题、玄妙的道德精神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因为能够关心道德生活中的“人之常情”而显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借鉴儒家重视和强调道德情感的伦理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社会道德的有效性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规范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熟人社会”为条件,以“由礼入刑”为手段,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是传统社会道德有效的真正原因。相应,当代道德建设要取得成功,道德规范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开放的市民社会为条件,把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制度化,高度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上大凡比较进步的、明智的思想家,都把人们的知识积累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视为一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道德”的著名命题;我国古代素有“文以明道”的说法。从中外思想史上看,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大都注意到“知识”对道德的积极作用,因而十分重视人的知识,把知识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剥削阶级思想家,由于受时代、阶级地位及唯心史观的局限,他们对“知识”以及知识对道德的作用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中一个很错误的观点就是把“知识”理解为道德的知识,而把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视为与人生目的无关的东西,排除在“知识”之外。譬如,苏格拉底就说,“我和物理学的探索是毫无缘分的,”知识就是一切美德的普遍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又往往把知识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夸大为知识就是道  相似文献   

16.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是同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当前,准确的掌握其精神实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有着重大的现实主义。 一、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质?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伦理学界看法不尽一致。有的认为:“这个原则的精神实质是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正确地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有的认为:“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实质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的认为:“集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复活》为论述重点 ,对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提出一种新的评价 ,认为“道德自我完善”值得肯定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并认为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 ,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肯定和继承这些道德准则 ,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依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社会道德现状?道德"社会病"症结何在?应该如何根治?已经成为国人集体思考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导致当下社会道德问题诸多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大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弘扬的力度和密度,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并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积极进行社会道德文化的软实力建设,确立重建道德社会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为如何根治当下社会道德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巨变,带动了社会伦理道德建设领域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伦理道德问题。有人提出要“用市场经济原则代替道德原则”。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有些活动的评价只能到经济原则中去寻找恰当的答案,而不宜到道德原则里去寻找答案,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原则运用于道德领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和道德败坏现象,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有的论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与伦理的冲突,导致道德进步与道德退步这样的“二律背反”;有的认为虽然商品经济所必然产生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是“不道德”的,但它却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而集体主义则被认为是“反主体”、“反个人”的,不过是一种“道德说教”。与上述观点不同,有的人则担心发展商品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太高了,以致怀疑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要性。上述观点不仅涉及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迫切的现实问题、实践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