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各种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矛盾.群体性事件展现出来的社会各方面宪政意识的缺失,表明了作为社会秩序构成部分的我国宪政制度依然十分不完善.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基本上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党和政府应当转变思维从宪政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群体性事件,并在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接受监督和制约,从而构建符合宪政要求的真正民主、法治和文明的和谐社会.只有将群体性事件纳入宪政视角,切实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才是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它往往成为直接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间接推动高校群体性事件恶性化发展的"催化剂"和阻碍高校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解决的"绊脚石".为了应对这些影响,应当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网上、网下联动应急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固有的风险和矛盾,群体性事件将在今后在一段时间内呈多发和频发之势.法治是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途径,而实践中的主导思维和很多做法却偏离于法治之外.为此应加强相关法律机制的建立,尽快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4.
潘天舒  马慧 《理论界》2013,(6):20-21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而"后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群体性事件正是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外在表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深度剖析和理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对待这一社会现象。本文着重对于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将这一社会现象的处理纳入法治的轨道,推动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公法学视野中,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但又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突破121。在公法学视野下寻求善治之策主要包括:科学权力观是消解群体性事件的思想基础,公共决策民主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制度保障,信息公开是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关键之策,创新基层经常性社会管理是防范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社会预警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必建机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有效举措,培育和谐法治文化是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基础工程。此外,成功解决群体性事件痼疾还涉及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问题。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演化具有明显的链式传承效应,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矛盾或诉求、信息传播、群体规模结构、行动与后果等载体在性态、量级和时空上的增大、扩散和升级.通过构建群体性事件的链式演化理论框架,揭示群体性事件内在的、规律性的链式机理,指明实施断链防控治理的关键举措,有助于避免爆发更多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减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涉农群体性事件的多数研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层面进行的,而从法治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较少.以法治为视角,可以诠释涉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法律缺失和不完善,农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法律知识的不足,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司法救济渠道不畅是涉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法治原因.化解涉农性事件的法治路径应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制定和完善涉农法律法规、畅通司法救济途径、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作为社会矛盾特殊表现形式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数量日益上升,规模日趋扩大,范围不断扩展,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标志性群体性事件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总结,对于有效预防和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群体性事件演化轨迹的研究成果,基于定性模拟技术理论,对群体性事件演化轨迹进行了定性模拟,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得到了比较接近社会实际情况的模拟结果.且研究结果表明,诱因事件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会导致次生事件的发生,政府对网络传播互动、谣言或不实信息产生与传播的控制和舆论引导能有效干预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众多方面。而法治因素则是诸多成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法治的社会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1.
探析了互联网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冲击.互联网通过改变信息传播的格局,进而改变了社会的架构和权力运作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生活中事件和议题的发展轨迹,改变了群体性事件组织和动员的方式与机制.从范围上和深度上扩大了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给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群体性事件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问题,文章从分析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入手,从经济、政治、法治、农民自身等多方面深入分析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实施民生工程,拓宽农民政治参与渠道,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监测与应急机制等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不仅进入了高发期,而且规模大、对抗激烈、社会危害严重,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和谐。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本质上看,任何群体性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社会心理动因。而在这些心理动因中,社会心理失衡和冲突是最重要的动因。所以,要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地深入剖析社会心理冲突及其发生机制,揭示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根源,以寻求有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教授的这句名言被很多主张法治者奉为圭臬.返观我国,自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至今已历十五载,可无论是建设法治国家还是达致法治社会,依然是长路漫漫.近年来许多引发公众关注或质疑的重大公共事件,包括跨省"追捕"、暴力强拆和大规模群体聚集事件等等足资证明.在众多事件中,"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以下简称"动车事件")无疑是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法治事件.因为,该事件主要以微博方式呈现的公民参与式民主之态势,标志着我国正在迈向网络维权的新时代.但另一方面,公众对正义之欲求和法治之期许的需要,却未被公权力主体及时地回应.有鉴于此,本文从法律信仰的角度考察作为我国法治主导力量的政府在该事件中的表现,截取片段进行法理层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论媒体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通道、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媒体应积极发挥作用促成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6.
童星  张海波 《学术界》2008,4(2):35-45
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公共危机中占有特殊地位.依据是否有组织、是否有直接利益诉求这两个维度,可以将其分为"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有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无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和"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四个类型.就其本质而言,群体性事件是社会风险动态演化为公共危机过程中的触发事件.运用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对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福建福安"标会"事件、安徽池州事件和重庆万州事件四个案例进行剖析,得出了无组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般性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新理念,包括:群体性事件并非"突发",而是深深扎根于社会的结构性紧张;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和"管理"有待上升为"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海南感城、湖北石首、吉林通化等地相继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社会政治影响,事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会结构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群体性事件是普通民众的"利益的社会表达"形式之一,其产生的机会结构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制度缺陷、信息断裂、风险焦虑以及诉求挫折.它们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结果,政府应当从完善制度建设、政务透明建设、民意表达机制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本文从中观角度对群体性事件之间的扩散与关联进行研究。本文使用报纸(网络)数据搜集法对近年来我国156起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程度进行计算,并在反作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政府暴力压制群体性事件会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扩散,网络媒体的报道也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从机制缺位和法治失范两方面揭示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