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解读,只有以其中的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为两个"理论硬核",才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中所蕴含着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逻辑主线,从学术实践上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及探寻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实现现代性嬗变的路径.在当代中国,贯彻"资本理论的现代性",首要的是将这些逻辑的关节点的理论内容转化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理念,从而倡导尊重劳动、创造价值、发展积累与促进资本合法运动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春秋时期和西汉后期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对《左传》和《易林》中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左传》和《易林》在思想倾向上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3.
4.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西游记>众多续作中,董说创作的<西游补>和周星驰主演的电视剧<大话西游>有着解构经典的独特意义.<西游补>和<大话西游>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解构着<西游记>,<大话西游>的解构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西游补>的解构则有历史与宗教的双重背景.<西游记>自身存在的解构性以及续作对原作继承和解构的二律背反规律,决定了<西游补>、<大话西游>选取<西游记>作为其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历史性权利主张遭受南海争端国以及欧美学者的挑战。这些学者认为,《海洋法公约》只有限地讨论了历史性海湾及历史性所有权,中国的主张不符合《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而从历史性权利及一般性海洋法规则的发展历程来看,历史性权利对《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历史性权利对国家海洋管辖权的扩展、海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基线制度的发展方面。从历史性权利对上述规则的产生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可以分析出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法规则的动态发展中,是对一般国际法规则在特殊情况下适用的确认。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断促进一般国际法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因此,虽然《海洋法公约》没有系统性规定历史性权利制度,但这并不能成为《海洋法公约》排除、摒弃或合并历史性权利的证据。历史性权利对《海洋法公约》相关制度和规则的促进作用,充分证明二者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奥瑟罗>与<伪君子>两部作品有极大的差异性,但两剧中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形成一定对应关系.从中可以分析和理会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作品的内涵,认识他们的思想特征、创作旨意、艺术风格及其发展变化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包含了市场交换的逻辑,《资本论》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命运的理论经济学经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亟须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深入解读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澄清《资本论》是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经济学著作又是必要的前提.因为,基于《资本论》的文本全面揭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助于从市场经济学的视野重新认识马克思经济学的时代价值,并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对《文镜秘府论》做传本调查、校勘,及对相关研究成果做全面总结清理的基础上,中国内地终于有了一部集大成的《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但作者认为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未存传本、原典考证、《九意》作者,以及《文镜秘府论》的编撰思想、文学思想、诗学日本化等。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故事多被看作是作者的婚恋理想寄托,但其中仍然有不少篇目保留着浓厚的民间故事的特点。本文以《小翠》为例分析《聊斋志异》的民间故事特点。认为《小翠》在叙事视角、叙事程式上符合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是多个民间故事类型的组合;故事的主人公契合民间故事的审美趣味,流露出《聊斋志异》浓郁的民间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神道史观以“神”和“上帝”来解释人和历史,结果形成宗教神学的救赎历史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颠覆了神道史观的“神”和“上帝”观,建构起历史的“人性”观念,但历史本身却被当作是一个“人-→非人-→人”的人性完善或复归之路。唯物史观则将人道主义历史观的“人”和“人性”从抽象的思辨世界“拉回”于“粗糙的物质生活”,把“人”、“人性”都放置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来解析,结果就发现(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不是“上帝”和抽象的“人”、“人性”建构着我们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在建构着我们现实的历史,从而建立起科学解释历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人与现实的人在人性方面存在同构,历史剧作家和现实观众都能理解和接受历史人物。相通的人类本性像一座心灵之桥,沟通了历史和现实。观众欣赏历史剧,不是单纯地去寻求历史知识,而更是把它当成审美的对象。这就要求史剧作家追求人性真实的深度。但是历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必须符合历史逻辑和性格逻辑,否则就失去历史的真实性,不能成为历史剧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咏史诗中诗人的历史观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思想与人文精神。元上都咏史诗的题涉及到李陵、苏武等,各民族咏史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传统价值观认定并没有因为统治主体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传统价值观得以赓续,明显受到儒家传统的忠孝节义价值观的影响。这说明:元代的文化政策是开明、开放的,也是宽松的;也是元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并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生动例证;其中由咏史引发的国家强大的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元代生动而具体的写照,说明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的性质及其目的 ,针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现象 ,阐述了该课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从这些问题入手 ,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方法 ;同时 ,针对本课的特点 ,指出了教学与作业的重要联系 ,以及作业指导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观开始于古代希腊对"不变的实体"的追求。柏拉图的"数学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基质"、笛卡尔力学自然观的"原子"(不变的粒子)、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伯纳德的"内部环境",都是对这种"不变的实体"的诠释。因此,整个自然观的历史演变都可以理解为关于"不变的实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根据费尔巴哈文本及列宁《哲学笔记》等相关材料可以认为《宗教本质讲演录》等是费尔巴哈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且1844年以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又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直到1851年前后才是其思想发展的巅峰。《宗教本质讲演录》最显著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自觉地表明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早期现代哲学性质;二是含有明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或"胚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根本不同于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它是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是单义决定论的线性相互作用与或然决定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 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来理解和把握它。  相似文献   

18.
主客体问题在哲学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吸引着哲学家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该文首先简要概括了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然后分析了两种性质学说的实质,评价了他对客体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观点中的局限性,最后对客体的实质作出了尝试性探讨并重新评判了符合论真理观。  相似文献   

19.
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古汉语教材“通论”部分的编次应当以“音韵”起首,因为“音韵”是“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性内容及“古代文体”等文化性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陪都外交历史文化资源乃重庆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贡献的凝结,其内涵极为丰富,目前尚处于半沉睡状态。可以尝试发起友谊之旅,缔结历史友好城市,打造特色外交旅游,推出陪都外交书系,让陪都外交在屏幕上大展风采以及举办重庆与世界交流节,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前提即明确责任,重视策划、宣传,广泛搜集有关人事、资料信息与遗物,加强历史遗迹保护工作和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